1968年12月5日,这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沉痛的日子,因为在一天凌晨,一架由兰州飞往北京的飞机在北京上空失事,在这起事故中,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郭永怀的牺牲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周总理甚至为此落下了无比悲痛的泪水。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1)

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回国报效祖国

1909年,郭永怀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出生,由于家境贫困,在刚刚懂事时就帮父母放起了牛羊,直到9岁的时候,郭永怀三叔开办了一所学堂,郭永怀自此才有了学习的机会,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郭永怀十分的刻苦好学,终于在1926年他以十分优异的考入了青岛大学的附属中学,成为了当时他们家乡唯一一个公费的中学生,到了这里郭永怀更加的刻苦,经常废寝忘食的埋没在书堆中,到了1929年,郭永怀考入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成为了家乡中独一无二的大学生。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2)

1938年,第七届留英学生招生考试中,我国当时的报名人数高达3000余人,而录取的名额仅仅只有20名,其中郭永怀的力学专业仅仅只有一个名额,但与郭永怀一起报名力学专业的就有钱伟长、林家翘两人,可以说竞争是十分的激烈,最终他们三人都以5门考试总分超过350分并列第一,这就让人十分的头疼了,毕竟名额只有一位,但是他们三个却并列第一,最终经过叶企孙、饶毓泰等教授的极力争取之下,留学的名额被增加到了22名,他们三人也被同时录取。

仅仅半年的时间,郭永怀就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拿下了硕士学位,而郭永怀那么玩命的苦读,是因为他明白他自己身上的重担,在国土沦丧的岁月里,遥远的祖国大地正处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祖国的同胞无时无刻不被日本侵略者肆意残杀,身在国外的郭永怀在无数个日夜中,在梦里他听见了同胞的哭喊,因此他读书十分的刻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因为他们深知落后就要挨打,而这也是钱学森、郭永怀等人出国留学的初衷。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3)

多伦多拿到硕士学位后郭永怀没有停下他想要学习的脚步,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他同钱学森一样,拜入了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门下,成为了钱学森的师弟,当郭永怀走进加州理工大学的门口时,他哭了,看着眼前华丽的学院建筑他哭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离他那个报销祖国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成为冯卡门的学生后,郭永怀钱学森一起沉浸在研究空气动力学课程中,因为气体力学对于发展导弹、核弹、卫星事业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一旦突破这个难题,等将来祖国掌握了这门技术,那么一直处于挨打地位的中国将会拥有属于自己不在轻易挨打的资本,相比我们现在读书的报效祖国,当时钱学森等人的学习不仅仅是报效祖国,还有的就是要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因此在加州理工大学中,郭永怀与钱学森都是学习最狠的学生,没有之一。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4)

每天最早走进教室和最晚离开教室的永远是钱学森郭永怀,祖国的贫弱让身在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国度里是感触最大的,种族的歧视,国家的弱小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钱学森郭永怀他们,同时也让钱学森、郭永怀越发清楚的意识他们身为一个中国人,因为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在国外是如何的艰难,最终在他们两个人的努力下,合作写出了重要的数论论文,而郭永怀更是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粘性流体力学、跨声速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发表了10多篇具有重大意义的论文。

由郭永怀和钱学森合作提出的上临界马赫概念也在一架美国研制的超级大黄蜂得到证实,也是因为这次郭永怀的名字轰动世界气动力学界,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为后来的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5)

因为郭永怀的出色表现,他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三个著名的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而在三个主持人当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个用时最短就成为主持人的人,康奈尔大学出于对郭永怀的尊重,在他毕业后就将郭永怀聘用为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月薪高达800美元,就连郭永怀的妻儿都按照美国的最高标准来配备,豪华别墅、牛奶面包等应有尽有。

但是面对美国的种种福利与诱惑,郭永怀始终不曾忘记过自己的初衷,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学成归来能够报效祖国,虽然身处远洋,穿着洋装吃着西餐,可是郭永怀的心中始终怀着对于祖国的思念。

踏上回国路,两弹一星的精神永驻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新中国成立了,当这一消息传遍世界的时候在海外的中国游子都十分迫切地想要回到祖国,为祖国效力,郭永怀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在美国郭永怀享受的是十分优越的生活,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他选择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但是像郭永怀这样尖端的科技人才,美国怎么可能轻易地放走。

钱学森爷爷的回国路程就知道郭永怀想要回国的路是有多么的艰难了,当初钱学森爷爷要回国的时候,美国的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就曾说过,“我宁愿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愿让他回到中国,因为他知道太多了,这样的人才无论放到哪里都能抵得过五个装甲师”但是郭永怀是钱学森爷爷说过比他厉害的人物,钱学森爷爷曾说过,“假如我能够抵得上五个师,那么郭永怀起码能够抵上10个师”,可见郭永怀的价值有多大了,而拥有如此价值的郭永怀美国更不可能轻易放走。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6)

1955年9月17日,历经千辛万苦的钱学森终于如愿回国,而郭永怀因为种种原因而推迟了回国的脚步,但是郭永怀是无比的煎熬的,他无时无刻不想尽快的回国,但是此时美国已经禁止中国学者的出禁令,郭永怀只能继续带在美国当中,但是此时的他因为上了美国的黑名单,处境也十分的不好,生活中到处有人监视,当初美国害怕钱学森的事件在发生,他们不惜推出一张调查表给郭永怀,上面写到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原因为美国服兵役,而郭永怀因为写不愿意导致上了美国的黑名单。

郭永怀的这一窘迫直到1956年,美国政府解除了禁止中国学者的出境禁令才有所缓和,但是郭永怀深知美国不愿意放过他这样的人才,但是回国的初心始终不变,恰好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国内钱学森的来信,怀着激动心情的郭永怀找到他的妻子李佩,并将信件交给妻子观看,并说道,我们回国的时机到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回国了,可以看到真正的亲人了

当晚,激动得睡不着的郭永怀将自己未发表的已经自己多年来苦心专研的资料全部找了出来,而他的爱人看着郭永怀这样的表现他隐隐有些不详的预感,因为她知道如果郭永怀带着这些资料回国,美国当局根本不可能放他们顺利出境,可是若不带,那郭永怀大晚上的全部整理出来干嘛?但是郭永怀并没有让李佩疑惑多久,因为在第二天,郭永怀就当着所有同事的面将自己多年来呕心沥血钻研出来的资料全部焚烧殆尽,因为郭永怀明白这些资料他是带不走的,李佩能够想到的事情他会想不到吗?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回国的路程顺利些而已。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7)

李佩

郭永怀的举动引来了所有人的诧异,但是郭永怀只是淡淡地说,没有这些我回国就顺利了,如今我回国带回去的应该是我的脑子,烧掉的这些都在我的脑子里了,听到郭永怀这些自我安慰的话语,深知郭永怀为人的李佩哽咽了,因为李佩知道这些资料可都是郭永怀的命根子,如今为了回国都没有一丁点的犹豫就全部烧掉,换做是谁心里都会难受吧!她可是亲眼看过郭永怀为了这些资料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人的。

郭永怀焚烧资料的同时他的同事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十分诧异郭永怀回国的决心,甚至有人还说到,你真要放弃大好的事业与优越的环境,回到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新中国吗?你要知道,如今中国估计可能连个实验室都没有,你回去不是自毁前程,跳到火坑当中吗?但是对着这些劝说的话语,看着眼前的火苗,郭永怀说道,“家贫国穷,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在这一天仅仅只是带上爱人李佩和一个幼小的女儿郭芹,告别了他在美国十几年的家,踏上了回国的路程,而在美国的一切他都放弃了,洋房带不走,他不要了,汽车带不走,送人了。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8)

回国后的郭永怀就马不停蹄地参与到祖国的建设当中,1960年,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等人成为了我国核武器研究之初的三大支柱,相比美国优越的科研环境,郭永怀回到祖国后科研的严峻形式十分的艰难,当时由于国内的环境问题,研制两弹的所在地选择在青海,在海拔3000多米的环境中,因为条件的问题,郭永怀以及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是一起喝着咸水,住着帐篷,可以说说我国的科研环境与美国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的差别。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9)

但是郭永怀没有丝毫的后悔与怨言,因为从他下定决心回国的时候他就有了吃苦的准备,无论经历怎么样的困难,他始终默默前行,克服所有的一切,最终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的爆破方案,在郭永怀夜以继日的忙碌中,我国的国防力量在不断的增强,百花齐放,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反导弹系统统统提上日程,郭永怀的研究还不止这些,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也是郭永怀参与与领导的

郭永怀如此身兼多职,累是肯定的,但是没有办法,此时的新中国刚刚起步,比之西方国家落后了上百年的时间,像郭永怀、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尖端人才自然是十分的缺少,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是到了他们的身上就不同,必须要身兼多职才行,但是那些老一辈的科研人员没有丝毫的喊苦喊累,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着相同的信念,那就是“振兴中华”。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罗布泊发出属于他的怒吼,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中国人民的脊梁终于可以挺了起来,但是这些显然还不够,因此郭永怀等人在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庆功饭之后又马不停蹄投入到科研当中,仅仅两年,郭永怀以及他的团队就研究出了地对地导弹,到了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第一颗氢弹也成功爆破,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等人才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我们的祖国落后世界上百年的时间,而他们如今仅仅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让中国人的骨头重新硬了起来,再也不怕西方国家的核威胁。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到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的一声怒吼,在到1967年6月17日氢弹实验成功引爆,以前那个任人欺负的中国终将一去不复返,从此世界上的任何个国家再也不敢小瞧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一刻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对一切的不公平对待说“NO”。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10)

当然这一切的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的为祖国奉献他们的一生,而郭永怀也是如此,在我国研究核武器之初,为了保密,许多的科研人员几乎都与家人隔绝了,郭永怀更是如此,从回国之后他的女儿几乎见不到父亲多少次,每次问及父亲去哪,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父亲去了哪里,在干什么,包括她的母亲。

在一次郭永怀的女儿郭芹生日时,郭永怀才急匆匆地赶来陪女儿过一次生日,这也许是小郭芹最快乐的一次生日了,看着眼前瘦了很多的父亲,小小年纪的郭芹还不懂什么,只是好久没有见到父亲的她正在郭永怀的怀中撒娇,索要生日礼物,但是一路风尘仆仆的郭永怀哪里有时间准备礼物,只能安慰着郭芹,说把天上的一颗星星送给郭芹当做生日礼物,这原本是一句无心的话语,小郭芹听后也开心的说着好,但是没有想到郭永怀的这句玩笑话在几十年之后成为了现实。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11)

飞机坠落的前十秒,他抱紧了以身许国的忠诚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新的进展,他为了想向战友们分享科研的成果,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辗转多地,终于从兰州踏上飞往北京的航班,本来很少坐飞机的郭永怀为了要将这个全国人民都为之兴奋的消息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宣告,他选择了坐飞机,然而还没有等他公布消息,噩耗首先传来了,在郭永怀乘坐的航班在距离北京机场只有500米的地方,他乘坐的飞机失事了。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12)

当时他乘坐的飞机只有十几人,但是仅仅只有一位幸存者,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在这位幸存者后来的回忆中,“当飞机剧烈晃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呼唤救命,唯独一个人在大喊我的公文包”,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呼喊公文包的人就是郭永怀,在他的回忆中,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所有人在想着怎么保命的同时,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却是想着如何保存好公文包里面的资料。

而当千钧一发之际,为了保护文件不被焚毁,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而那个公文包被他们两个紧紧保护在怀中,后来在人们找到郭永怀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已经烧焦的郭永怀以及他的警卫员,他们紧紧的抱在一起,搜救的人员们废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他们分开,而在他们分开后,郭永怀和他警卫员誓死保护的公文包终于被发现,正是因为郭永怀舍生忘死的保护,公文包里热核导弹的资料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在郭永怀牺牲的22天之后,我国的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引爆,我国的氢弹武器化也终于得到实现,原本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应该是他郭永怀来宣布,但是这些他都看不到了。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13)

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而他也是二十多位被授予两弹一星的群体中唯一一个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郭永怀的牺牲对于我国的国防科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对于她的爱人李佩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坚强的李佩并没有因为丈夫的牺牲就沉沦下去,反而她站了出来,将自己的后半生活成了丈夫的模样。

虽然在科研的路上她没有丈夫的天分,但是她把她的一生都奉献在教育祖国未来的身上,为了让丈夫活着,她培养出了我国首批硕士学生、博士生,为了祖国能够繁荣昌盛,她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而在这一批学子中,李佩对他们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学习国外,强大祖国。

两弹一星专家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勋郭永怀壮烈牺牲)(14)

2018年,国家为了纪念郭永怀夫妇对国家所做的贡献,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向国际天文学联会提出了小行星命名的申请,很快国际天文学联会就同意了我国命名小行星的申请,“郭永怀星,李佩星”也出现在了浩瀚的星空当中,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郭永怀他却在有生之年都没能看到这两颗有关于他们的星星,他看不到我们如今繁华盛世,但是我们如今的这一切一定是他们这样的烈士最想看到的。

总结;

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那些英勇的先烈们,然而时光最是无情,有多少人还会记得那个在美国的调查表上大写一个“NO”的郭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