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1)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2)

编者按:瓮安地处黔中腹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开辟《印迹·瓮安》专栏,沿着千年古邑深入挖掘瓮安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瓮安历史,熟悉轶闻掌故。

瓮安地域开拓较早,上溯至夏,《尚书·禹贡》记载,其地域属梁州南部。期间曾经历秦朝至民国的数个时期。

其中,元代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土司制度,至元十四年(1277年),播州首领杨邦宪纳地归附,授播州安抚司,隶湖广行省。十八年(1281年),升为播州宣慰司。二十一年(1284年),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隶顺元宣慰司。二十八年(1291年),改为播州军民宣抚司(元末复为宣慰司)隶四川行省。二十九年(1292年),改隶湖广行省。播州军民安抚司辖1府、32长官司,内有旧州草堂(塘)等处长官司,为今瓮安县城。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3)

在明代时仍然实行土司制度,并在土司地区插入军事据点——卫、所、屯,分军屯田,扼守要道,加强控制,逐步“改土归流”。洪武十七年六月初一(1384年6月29日)升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为草塘安抚司,是年置瓮水安抚司,均隶属四川布政司播州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初八(1382年3月23日),置平越卫指挥使司,卫治平越(今福泉市)。十七年二月十六(1384年3月8日),升平越卫指挥使司为军民指挥使司,先隶属四川都指挥使司,后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辖左、右、中、前、后5守御千户所3站72电堡(百户所)。今县境部分地区属右所,有15堡。

后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九(1601年5月30日),改土归流,以瓮水、草塘安抚司和重安长官司一部及平越卫右所干平、干溪、梭罗等15堡地合置瓮安县,以瓮水安抚司“瓮”、重安长官司“安”合称“瓮安”,下设瓮水里、草塘里、荆竹里、牛场里、附郭里、干溪里,隶属贵州布政司平越军民府。

而后再经历了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朝代以及辛亥、民国时期,在1949年12月11日,瓮安县解放,隶贵州省贵阳中心,1952年12月4日,省人民政府省民民字73号文件通知:贵阳专区改名贵定专区,仍辖瓮安县。1956年5月10日,撤销贵定专区,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1958年12月3日,瓮安县改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机关驻都匀)。

瓮安历史沿革: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4)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5)

总第3期

整理自《瓮安县志》

编辑:实习:晏青霜 编审:李峤橦

审核:李永春 监制:王富刚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6)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7)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8)

瓮安简图(印迹瓮安瓮安沿革历史来啦)(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