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清代雍正皇帝是追求极致的皇帝,十二色菊瓣盘就体现了雍正瓷器的精致。雍正皇帝钟爱菊花,怀揣着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悠然自得,在故宫藏《雍正行乐图》册页中,一幅雍正皇帝穿着汉服扮陶渊明东篱赏菊的图画,可见其对菊花的喜爱之深。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1)

胤禛行乐图册•松涧鼓琴页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2)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3)

清代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呈菊瓣形,侈口弧壁,下承圈足,形制秀美。

清代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清代雍正十二色菊瓣盘不是只有十二种釉色,只是个泛指。黄釉的华丽;红釉的高贵;蓝釉的肃穆;胭脂水釉的妩媚;天蓝釉的静谧;粉青釉得精纯;秋葵绿釉的鲜嫩;洒蓝釉得飘忽神秘;清代雍正十二色菊瓣盘集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之大成。

1.白釉菊瓣盘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4)

白釉菊瓣盘细白润洁,白如凝脂。雍正时期的白釉没有添加任何呈色剂,只是将胎与和中的铁降低到最低限度,再施一层高质量地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白种瓷器胎士的精纯度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瓷器釉面的纯净。

2.胭脂紫釉菊瓣盘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5)

胭脂紫釉菊瓣盘釉汁深艳细腻,光润匀净,色泽艳如胭脂,比胭脂水釉更加深浓泛紫。胭脂紫釉是清康熙年间由西方引进的一种以金为呈色剂的红粉低温釉,雍正时发展到极至,有深、浅两种,较浅的近乎于粉红,俗称胭脂水;较深的接近玫瑰红,俗称胭脂紫。

3.绿釉菊瓣盘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6)

绿釉菊瓣盘雍正时期在继承前代的铜绿釉的基础上,研制出掺进其它金属呈色剂的各种绿釉瓷器,不仅有一般的绿釉,还有葱绿釉、鱼子绿、松石绿、瓜皮绿、湖水绿釉等。菊瓣盘中绿釉盎釉色浓绿发蓝,无纹片;葱绿种盘釉铜金属在氧化气氛中会呈现出绿色调,明代中期景德色绿中闪黄,接近草绿色,如初芽之嫩绿,亮艳娇嫩;湖水绿釉色凸显亮丽的温绿釉。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7)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8)

4.黄釉菊瓣盘黄釉菊瓣盘釉色纯正,通体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黄釉瓷器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低温釉瓷。

5.酱釉菊瓣盘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9)

酱釉菊瓣盘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面肥厚,色泽乌亮。酱釉又名“紫金釉”,清代雍正酱釉继承了明朝宣德酱釉的优秀工艺。

6.葡萄紫釉菊瓣盘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10)

葡萄紫釉菊瓣盘光洁莹润,紫中透红,近似于芸豆的红色,为紫釉中的精品。紫釉是明中期创烧的一种颜色釉,主要着色剂为锰,釉色中所含少量的铁和钴起调色作用。雍正时期的紫釉色有多种颜色,最早的紫釉釉色淡粉如藕荷,最深的紫釉釉色色深艳如茄皮,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有玫瑰紫和葡萄紫。

7.洒蓝釉菊瓣盘

清雍正黄釉瓷器的特点(清雍正十二色颜色釉菊瓣盘瓷器鉴赏)(11)

酒蓝菊瓣盘釉面匀净光洁,及到釉面.上密集的白色斑点如漫天飘舞的雪花,洒蓝釉菊瓣盘胎中的细小杂质颗粒洒蓝釉中清晰可见远蓝釉又称“雪花蓝”,洒蓝釉是明宣德时期烧成的一种高温蓝釉,洒蓝釉的色地上有喷亮如水点般的均匀斑点,而称为“洒蓝”。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十一年(1733),十二月二十七日,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式菊花式瓷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呈览。奉旨:着江西烧造瓷器处照此样各色烧造四十件。”可知此类菊瓣盘深为雍正皇帝所青睐。清代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完全是按照皇帝的御旨专门为皇家烧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