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襄阳举行。

审议通过了《“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签署了合作协议。城市群发展框架初步搭建完成。如何让四城齐头并进,实现一体化发展?省政府相关领导、“襄十随神”四地及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提出城市群发展的“隆中对”。

“襄十随神”城市群实行决策层和协调执行层两级运行的机制。

决策层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协调执行层包括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和专题工作组。

联席会议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决策结构,会议由四城党委书记、市长(区长)及城市群办主任、副主任出席,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

城市群办由四城联合组建,作为综合协调机构,主要负责落实联席会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日常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议。

专题工作组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实施主体,计划成立基础设施、产业(招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六个工作专班,主要负责推动具体工作落地落实。

当好城市群“群主”

“城市群定位中,襄阳是中心城市,就是俗话说的‘群主’,这意味着襄阳须以身示范、积极作为。”襄阳市发改委主任付劲松说,首先是自身做大做强,襄阳提出“十四五”期间GDP达到7000亿元,巩固全国50强地位,强化辐射带动能力。

武当山与襄阳(襄十随神湖北4地官宣)(1)

2020年5月8日,蓝天白云下的湖北襄阳古城。(杨东 摄)

其次是开放共赢的心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强化合作共赢的思想自觉,坚决破除‘怕吃亏’心态。”付劲松说,襄阳市牵头提出“七共”任务,即基础设施共联、产业发展共促、创新平台共建、开发合作共赢、生态联保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协同发展共进。

目前襄阳正搭建共享平台,“襄阳的综保区、自贸区、检验检测中心不光服务襄阳,还要为其他城市服务。”付劲松说,同时进一步制定辅助产业发展机制,目前襄阳已提出四地共同出资,就相关重点产业成立产业发展基金,帮助域内企业加速发展。

“坐群望圈”当好桥梁

武当山与襄阳(襄十随神湖北4地官宣)(2)

在襄阳风神物流中心库,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整装待发。

“‘襄十随’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城,今后将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集群。”随州市发改委主任万明说,随州在四个城市中,距武汉最近,广水是武汉城市圈观察员,随州将充分发挥“坐群望圈”的特殊地位,联动武汉、孝感建设“汉孝随襄十”汽车工业走廊。

“农产品是另一个发展重点。”万明认为,四地都有不少响当当的农产品,但不少产品都存在加工力度不够,附加值低的现象。“随州香菇产业全国第一,随州产茶不多但出口却是全省第一。”万明说,这些农产品产业发展经验,都可以在城市群内共享,全力打造随州现代农港的同时,为城市群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贡献随州经验。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农机装备、应急救援装备、风机制造等产业。其中,襄阳、十堰积极开展智能装备应用示范,扩大应用市场,壮大装备制造产业规模。随州加快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中国风机名城”。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深度参与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分工,重点在三个领域取得突破:电子元器件方面,重点发展功率模拟集成电路、IGBT、车用元器件及配套产业,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智能终端方面,重点引进一批整机、核心零组件、方案研发设计等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国产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和AR、VR可穿戴设备等整机、配套零配件及相关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信息网络技术方面,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加快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产业化,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建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

充分利用鄂西北生态资源品牌优势,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中医药旅游、温泉疗养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健康旅游服务,打造康养、康疗和康体三大主题产品,丰富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运动康养、温泉疗养、乡村休养等多元化产品体系;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健康养老专业品牌、服务企业入驻,加快一批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打造“襄十随神”健康养老产业链、老年人颐养乐园和养老服务品牌。

共建绿色生态示范区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堰发改委主任夏树应表示,未来十堰将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加大自然保护地管理,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林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带动城市群打造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共建区域性“两山”实践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态示范区。

“大家都知道随州是炎帝故里,根据史书记载,炎帝在随州出生,在襄阳谷城种植五谷,在神农架采药。又比如说大家都知道随州编钟,但枣阳也出土过编钟。”神农架发改委主任陈千说,讲好这些故事,将进一步拉近四地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未来神农架将通过共建共享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炎帝神农文化、诗经文化等旅游资源,逐步实现文旅产业交融互通共进,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形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支撑。

武当山与襄阳(襄十随神湖北4地官宣)(3)

湖北省襄阳市古城北街在灯光的映衬下魅力尽显 (杨东 摄)

组织四地文化活动联办,完善旅游联动监管机制,开展文旅产品联合营销推介活动,共推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四地旅游年卡互认互通互用。

71项政务服务异地办理

5月14日,“襄十随神”城市群的27位县(市、区)行政审批部门负责人在襄阳市签署协议,71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跨区域通办。

这71件大事,十堰、襄阳、随州、神农架四地通办!(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为提升跨区域通办事项的标准化程度,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襄十随神”四地统一规范申请材料、审查要点、流程和时限等,向社会公布,让企业和群众按标准准备,异地窗口照单收件;各地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分别设置“襄十随神”跨区域通办综合收件窗口,通过明确专人授权负责联办事项的咨询、收件、审查、结果送达;窗口与窗口之间可开展异地视频会商收件,实现“襄十随神”跨区域通办全过程记录和点对点视频对话、视频核验。

根据协议,四地建立“襄十随神”跨区域通办授权信任机制,合作单位分别统一集中授权当地政务服务主管部门,相互授权窗口受理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收件受理权、一次性告知权、原件核验权、审批结果送达权”。为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寄递资料,由各地建立邮递收件和管理机制,审批部门确需收取原件存档、不便异地打证事项,采用“邮政跑”取代“群众跑”。

协议还要求,“襄十随神”各地合作单位主要采取线下代办和线上流转的形式开展跨区域通办业务,各地窗口工作人员之间要通过视频、电话、微信、邮政快递等联系方式,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以便双方能够及时有效开展异地办理工作。

据了解,未来四地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在政务服务领域整体协作,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打造区域“数字联盟”,全力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北部列阵。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5月8日,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一次公示。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中。

呼南高速铁路为呼和浩特至南宁高铁通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纵向高铁干线通道。呼南高铁建成后,将在襄阳东站与郑万高铁、武西高铁交汇,襄阳也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换乘枢纽站。

襄十随神地理相邻,城市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交通基建的互通互联。

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优化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汉江综合交通走廊,联合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货运中转枢纽,加快推进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优化内联外通运输通道。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线网建设,依托国家高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国家高等级航道深度对接周边武汉、关中、中原、成渝四大国家级城市群。

铁路方面,加快建设西武高铁、郑万高铁、呼南高铁,真正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积极推进安康(经十堰、襄阳、随州)至合肥高铁、荆门至安康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汉江是母亲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加快建成雅口、新集枢纽,实施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研究启动王甫洲船闸改造,统筹推进汉江航道整治,全面实施“江海联运、港港联动”战略,构建东至上海、西至重庆、南至广西的水运大通道。

武当山与襄阳(襄十随神湖北4地官宣)(4)

2021年4月27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的保神高速公路、呼北高速公路交会处的后坪互通枢纽。目前,保神(湖北保康县至神农架林区)高速公路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将于5月28日通车。(杨东 摄)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启动十堰经神农架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至南阳高速公路、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动福银高速改扩建,打通串联国家高速公路网,积极谋划十堰经丹河谷至南漳高速公路,打造沿汉江高速公路通道。

国省干线方面,加快贯通316国道“襄十随”一级公路,统筹推进207国道、209国道、240国道、346国道提档升级,提升干线公路辐射带动能力。同步相向推进相邻乡镇、相邻村组间县乡村道的对接升级,打通断头路,串联循环路,畅通毛细血管,服务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一体化发展。

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加快落实城市群公交一卡通,四地互联互通互惠,积极推动“丹河谷”“随枣”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开通城际公交线路;积极对接旅游一体化发展需求,开通城市群旅游专线。提升旅游客运服务质量,引导建立区域内旅游客运企业联盟,通过联网电子客票“一票制”,实现地接中转无缝衔接。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铁路物流资源,高标准建设铁路物流基地,服务城市群及周边区域铁路运输需求。依托盐田港公司将唐白河港区和小河港区建成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港口,积极推动进港铁路建设,打造城市群及汉江流域的航运中心、铁水联运中心。加快建设传化公路港、中通分拣中心、好邻居配送中心等物流园区,提高服务能力。

加速物流资源集聚共享,推广应用网络货运平台等“互联网 物流”新业态,构建区域物流大数据中心,推动公共信息平台共享互通,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实现城市群之间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来源 | 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