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1)

绘画 ·孙悟空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2)

《西游记》孙悟空的形象来源,有外来、本土等诸说,均从中国或外国古代猴子故事演变的层面立论,而很少注意到《西游记》的这只猴子已不止是神通广大,更被赋予了那时古今中外一切猴子所从未有过的思想意义,并通过命名“孙悟空”规定和体现出来。

因此,学者们不妨继续考证是中外哪一只猴子演变成为了美猴王,而笔者却愿意对“孙悟空”的名义的内涵与渊源略作索解和探讨。

“孙悟空”命名之义应从全书有关描写得到说明,但最重要是第一回写须菩提祖师为石猴命名一段文字: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1]]

这里祖师的话杂揉释、道,又联系接下第二回写这位祖师“静坐讲《黄庭》”,“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似乎其为石猴命名之义,并不主一家,其实不然。

按须菩提祖师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西游记》中多次提及、佛教禅宗最为推崇的《金刚经》一书,全部文本就是佛与须菩提的对话。

因此,《西游记》所写孙悟空的这第一位师傅根本是佛教中人。书中有关这一人物住洞天福地、念《黄庭》、传法(道)术等描写,不能不使读者感觉其扑朔迷离,道释难辨,但是,从全书对两家关系的处理看,总不过是表现“仙不能离佛”“佛不能离仙”(第一回),修仙为成佛之“本路”(第九十八回)。

换言之,作者之意并不以仙、佛为无别,而是仙为佛阶,以道济佛,“归一”(第四十七回)于佛。

这集中表现为上引须菩提为石猴命名取义,根本就从禅宗顿教义理而来。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3)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

首先,是命名的原则。须菩提祖师为石猴“就身上取个姓氏”,似乎只是极自然之笔,恰到好处而已,其实最具禅意。

按此“就身上取个姓氏”之义,即是以“自性”为姓,定义悟空为“自性”的象征。

而“自性”是禅宗教理的基础,是指一切众生自作、自成、自有、自在、不变之本性。祩宏《弥陀疏钞》卷一云:“此之自性,盖有多名:亦名本心,亦名本觉,亦名真知,亦名真识,亦名真如,种种无尽。统而言之,即当人灵知、灵觉本具之一心也。”

从而祖师为石猴“就身上取个姓氏”命名之意,实是入手就教以禅宗“见性”的功夫, “见性成佛”[[2]]。

而猴王叩头曰“今日方知姓也”,就是回应祖师“见性”之教。

其次,是所赐之姓。祖师从“猢狲”之“狲”,说到为其赐姓“孙”;又因“孙(孫)”为“子系”而牵合“婴儿之本论”。

“婴儿”之论本出《老子》,而《孟子》“赤子之心”也庶几近之。与《西游记》关系甚大的宋代张伯端《悟真篇》其十四也说:

“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但是,须菩提祖师说“正合婴儿之本论”,却是沿唐宋以降“三教一理”之论,用为佛教禅宗的比喻。《五灯会元》卷五《石室善道禅师》:

汝不见小儿出胎时,可道我解看教、不解看教?当恁么时,亦不知有佛性义、无佛性义。及至长大,便学种种知解出来,便道我能我解,不知总是客尘烦恼。

十六行中,婴儿行为最哆哆和和时,喻学道之人离分别取舍心,故赞叹婴儿,可况喻取之。若谓婴儿是道,今时人错会。”[[3]]

可知“婴儿之本论”实是况“喻学道之人离分别取舍心”,也就是禅以“无念为宗”[[4]]之“心”,又谓之“禅定”[[5]]。

所以,如同第五十八回中诗说“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这里为石猴赐姓“孙”而“合婴儿之本论”者,也是以“婴儿”喻心,即以“孙”为“心”明点“心”字,以勉其“见性”又“识自本心”[[6]]始。

从而孙悟空又有别号“心猿”。“心猿”曾见于道教典籍,如宋张伯端《悟真篇》中卷第六十:“了了心猿方寸机,三千功行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争奈担家恋子妻。”

宋石泰《还原篇》第十五章:“意马归神室,心猿守洞房,精神魂魄意,化作紫金霜。”

但是,二书均晚于三国吴支谦即已汉译之印传佛典《维摩诘所说经》:“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这一譬喻后世多为禅宗典籍《祖堂集》《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等书所称引。

因此,上引《维摩诘所说经》的几句话,特别是经禅宗的称引,才是孙悟空别名“心猿”真正的出处!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4)

《维摩诘所说经注》

《西游记》至少有三十三次称“心猿”,仅出现于回目中就有十四次之多;另有称其为“心主”“心神“者非止一处。

可见其对于孙悟空作为“心”之象征的高度关注!因此,“心”才是这一猴子形象最本质的意义!

最后,是取名字。先排行取“悟”辈。

祖师称其门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各为派别,虽系杜撰,但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等作为哲学概念,基本上只是佛教专用或最先使用、用得最多,并且多为佛教禅宗语。

而尤以“悟”字为禅宗修行“最上乘”[[7]]法,所谓“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8]],“一悟即知佛也”[[9]]。

祖师说:“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又说:“排到你,正当‘悟’字。”即佛门“十二字”中,“悟”字当“第十”。这一位次也是有意义的。

《易·屯》:“十年乃字。”孔颖达注曰:“十者,数之极。”

因此,把“悟”排为“第十辈”,实是作者以此“极”数,体现禅宗顿门以“顿悟”为“最上乘”之义。后取字,即“空”。

“空”是佛教多数派别最基本的观念,但各派对“空”的层面与程度的看法有差别,而以禅宗最为彻底。

在禅宗看来,不仅宇宙万物,而且“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10]]

无一物实在。须菩提为石猴取名字为“悟空”之“空”,就是这种至于极端的彻底的“空”。

其意就是勉其“识自本心”,不仅“心”知万相为空,而且“本心”亦空。

综上所论,可知《西游记》写须菩提为石猴命名“孙悟空”,并以之贯穿全书,实是特笔点明此书之旨为“心悟空”,是以禅宗顿教“无念为宗”的一部“无心诀”而已。

“悟空”之名字似最早见于《佛说十力经》有“从安西来无名僧悟空”,至唐宋禅宗僧人多用之,如《五灯会元》卷八有《升州清凉院休复悟空禅师》,卷十四有《襄州谷隐智静悟空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二十有《潭州龙兴寺悟空大师》等篇,传主均名“悟空”,又均为禅宗顿门僧人。

可知《西游记》以“悟空”命名石猴,实是取了佛教→禅宗最流行的概念,从而对于当时读者来说,也就是传达了禅宗最普通的教义,是认识这一文学形象进而全书思想倾向最重要的标志。

但是,对于石猴来说,以“悟空”命名仍然有特殊的意义。据禅宗典籍《月灯三昧经》卷二云:“有或系属魔,悟空无忿怒。”

又卷五云:“若能悟空者,是则知寂灭。”可知“悟空”之重要一义在使“无忿怒”即制怒,而归根于“寂灭”即“涅槃”。

从全书描写看,石猴最突出的性格缺陷正就是“躁”,因此,祖师为石猴命名“悟空”之意,既寓言禅宗“无念为宗”之最高诉求,又具体针对石猴之性“躁”,可谓妙合无垠。

然而,即使禅宗内部,“悟空”之途也有顿、渐之分。渐教即以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为代表之北宗,主打坐参禅、念佛诵经,由渐而顿,渐悟成佛;顿教为神秀的同学六祖惠能所创之南宗。

惠能不识字,所以不乐渐悟,而主“不假文字”,“以心传心”,“直指本心”,顿悟成佛。比较而言,顿教唯自求本心,看似至难,其实以无法为法,最为简易快速,合乎人不愿受任何束缚的本性,所以唐宋以降,最为流行。

《西游记》写须菩提祖师为石猴命名“悟空”之义,正是这种禅宗顿教的“悟空”,上引所谓“打破顽空须悟空”者,就是顿教那种“空”至于极致的“悟空”。

以须菩提祖师为石猴命名为中心,《西游记》全书前后有关孙悟空的描写随处点明并突出此“心悟空”之义。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5)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首先,第一回祖师命名之前,已写石猴是“心”的象征。如写其所从出之仙石尺寸并有“九窍八孔”,李卓吾评曰:“此说心之始也,勿认说猴。”

又写此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黄周星评曰:“此是心之形状。”又接写其“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黄周星又评曰:“心字出现。”

都极有见地;更进一步,须菩提所居仙山洞府即石猴学道之地,为“灵台方寸山”,李卓吾评曰:“灵台方寸,心也。”

为“斜月三星洞”,李卓吾评曰:“斜月象一勾,三星象三点,也是心。言学仙不远,只在此心。”

黄周星评略同,都正确指出了美猴王为 “心”之意象。其姓“孙”为“心”之喻,不过是这三复象征性暗示之后的进一步影写罢了。

其次,第二回写孙悟空本自有“悟”性,所以于“道”“流”“静”“动”各门的俗学都不感兴趣,因此为祖师所知,而有得道之机云: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

“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而《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载禅宗五祖弘忍向惠能传法:

逮夜,(五)祖潜诣碓坊,问曰:“米白也未?”卢曰:“白也,未有筛。”祖于碓以杖三击之。卢即以三鼓入室。祖告曰……[[11]]

虽然这类“打三下”“三击之”的哑谜,在各种禅宗典籍中并不少见,而且以上两节引文,前繁后简,似乎差别很大。但是,就基本情节而言,二者实很为一辄,并在叙事中都具关键的意义,而显然前者从后者脱化而来。

由此可知,孙悟空形象其初实略有六祖惠能的影子,与“孙悟空”之名体禅宗顿教之义密相关合。

第三,书中多次写孙悟空“顿悟”。如第二回: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第三回:

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冥界”。

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

第五回特笔点悟空之“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

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

而以第十七回所写,最为点睛之笔: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

以上引繁复写悟空之“顿悟”“顿然醒悟”等,比较写唐僧等其他一切形象,全然不及于此,可知《西游记》“五众”以及其他神魔中,能“顿悟”“顿然醒悟”的只有孙悟空一人。

尽管这些“顿悟”“顿然醒悟”的用法不尽合于禅宗顿教之义,但是,作为小说家言,至少表明作者有意以此点出孙悟空之“悟”即“顿悟”,乃禅宗顿教之“悟”。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6)

世德堂本

第四,书中一再通过他者确认写孙悟空能“顿悟”。

第十九回写乌巢禅师说:“多年老石猴(按指孙悟空)……他知西天路。”

第九十三回写唐僧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总之,全面看来,悟空有的是猴气、神气、妖气、道气,乃至呵佛骂祖的狂禅之气,但是,其基本的方面,或说作者着意突出的悟空思想特征本质的方面,是一个以“无念为宗”“顿悟成佛”的禅僧。

然而,正如历史上顿教虽以“自性”为空,却还是要“见性”;虽称“顿悟”,却还是要“心行”,《西游记》的“心悟空”也并不是“一悟即知佛也”。

唐僧等不必说了,即使孙悟空只任“心行”而“不假文字”和坐禅念经等,但是,全书卷末写孙悟空为“斗战胜佛”,说明作者也不得不以他毕竟仍要有一个“斗战”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从须菩提祖师门下出来,离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回到花果山,自“放下心”(第三回)开始,

中经“大闹天宫”“八十一难”等,到取经回东,返于西天。在这一过程中,孙悟空完成由魔而道、而佛的转变,关键在“弃道从释”(第二十六回),或曰“弃道从僧用”(第三十五回)、“弃道归佛”(第九十回),又关键在“西游”,第九十八回孙悟空对唐僧所说“借门路修功”(第九十八回)是也。

可知《西游记》的“心悟空”,虽高自标榜“最上乘”法之“顿悟”,却终于不能无所凭藉地“一悟即知佛”。

而且果然“不假文字”“一悟即知”的话,一切经典都可以没有,而《西游记》也可以不作。

而毕竟要“西天取经”,有此一部《西游记》,实是因为如佛祖所说,“东土众生,愚迷不悟”,不识“无字真经”,只可“以此(有字真经)传之耳”。

这固然是作书的由头,却同时表达作者之意,是以如我辈读者还不配读“无字真经”,而不得不写一部《西游记》,假象见义,使知有唐僧辈不得不西天取“有字真经”之事,也使知有“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之“心悟空”即顿悟成佛的道理,以共赴西天之孙悟空与唐僧的对照,显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12]]。

所以,《西游记》只能是一部写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取经成佛的“渐门”之书。即使孙悟空有“顿悟”之资,却还是要“借门路修功”,才能终成“正果”。

虽然如此,作者却始终关注那个不须任何凭藉和过程“一悟即知佛”的“顿悟”。如唐僧弟子有“三悟”——悟空、悟能、悟净,而以悟空为首。

第八十回沙僧对八戒道:“莫胡谈!只管跟着大哥走。只把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之之日。”而全书后半多写悟空谈禅,也是“智人与愚人说法,令彼愚者悟解心解”[[13]]。

这些地方所显示虽非禅宗顿悟的正义,却分明体现了作者对顿悟之法的推崇与向往,是《西游记》一书所执“最上乘”的宗旨。

又如,孙悟空“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正好是东土去西天的路程。而《五灯会元》卷九《韶州灵瑞和尚》载:“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十万八千里。’”[[14]]

类似的话在诸禅宗典籍中屡见不鲜。可知孙悟空的“筋斗云”乃从“西来意”化出,为“一悟知佛也”的象征。

再如“八十一难”后写唐僧等取回东土的虽然只能是“有字真经”,但是,当传经之际,仍由佛祖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

以不足为俗人道的口吻表示了推重“无字真经”之意。而“无字真经”又显然是“不假文字”“直指本心”之顿教的象征!

所以,“心悟空”才是“孙悟空”名义的正解。

而《西游记》“三教归一”归于佛,“万法……归一”(第八十四回)归于禅,又以禅宗“顿悟”之教为“最上乘”法,以“悟空”为一书终极之旨,即黄周星评云:

“又要即心即佛,又要无佛无心,所以心猿法名悟空”(第十四回)。

这里还要顺便说到,孙悟空别号“心猿”既出自印传《维摩诘所说经》,所以,即使不论其神通变化等行为方面的特征,仅从其思想内涵来看,孙悟空的“血统”也不免带有印传佛教文化的成份。

但是,“心猿”之说传入中土后,不仅如上所引及,佛、道的典籍多所采用,而且早在《西游记》之前,就已有小说家推衍其义,以为故事。

如《太平广记》卷四四五《畜犬》十二《杨叟》,叙乾元初,会稽民有杨叟病心,“盖以财产既多,其心为利所运,故心已离去其身。非食生人心,不可以补之”。

其子宗素至孝,既闻之,乃求之于浮图氏法。一日,遇一胡僧,貌甚小而枯瘠,衣褐毛缕成袈裟,踞于磐石上。问之,僧曰:

“吾本是袁氏,祖世居巴山。其后子孙,或在弋阳,散游诸山谷中,尽能绍修祖业。为林泉逸士,极得吟笑。人好为诗者,多称其善吟笑,于是稍闻于天下。有孙氏,亦族也,则多游豪贵之门,亦以善淡谑,故又以之游于市肆间。每一戏,能使人获其利焉。独吾好浮图氏,……常慕歌利王割截身体,及菩提投崖以饲饿虎,……恨未有虎狼噬吾,吾亦甘受之。”

宗素因告以故,曰:“愿得生人心,以疗吾父疾”僧曰:“檀越所愿者,吾已许焉。今欲先说《金刚经》之奥义,且闻乎?”

宗素曰:“某素尚浮图氏,今日获遇吾师,安敢不听乎?”僧曰:“《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檀越若要取吾心,亦不可得矣。”言已,忽跳跃大呼,化为一猿而去。宗素惊异,惶骇而归。注出《宣室志》。

这是一个有关佛教“心法”的故事,所以明陆楫《古今说海》改题为《求心录》。

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胡僧既“本是袁氏,祖世居巴山”,末又“化为一猿而去”,可知其本质为“猿”无疑;还值得注意的是,胡僧即使能舍身饲虎,也答应了宗素“愿得生人心”的要求,却又引《金刚经》之奥义,明告其“心……不可得”,然后化猿而去,可知这只“猿”正是《维摩诘所说经》所说的“心猿”;

更值得注意的是,胡僧自称为“袁氏”的同时,又提及“有孙氏,亦族也”,实即关于“心猿”姓“孙”具体的说明。

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故事是佛经“心猿”说进入小说并中国化的开端,《西游记》写悟空为“心猿”,姓“孙”等,则是在这一故事基础上的发展。

而一如禅宗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孙悟空这只猴子的“心悟空”,却应该说是地道的“中国制造”了。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7)

本文作者 · 杜贵晨 教授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8)

注 释:

[[1]][明]吴承恩《西游记》,李卓吾、黄周星评,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引《西游记》原文及评语均出此书,说明或括注回数。

[[2]] [唐]惠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页。

[[3]] [宋]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5页。

[[4]] 《坛经校释》,第31页。

[[5]] 《坛经校释》,第37页。

[[6]] 《五灯会元》,第60页。

[[7]] 《五灯会元》,第88页。

[[8]] 《五灯会元》,第51页。

[[9]] 《五灯会元》,第60页。

[[10]] 《五灯会元》,第49页。

[[11]] 《五灯会元》,第52页。

[[12]] 《坛经校释》,第76页。

[[13]] 《五灯会元》,第58页。

[[14]] 《五灯会元》,第559页。

杜贵晨谈孙悟空(杜贵晨孙悟空)(9)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收录于杜贵晨著《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齐鲁书社2006年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