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河南省信阳市邱庄村,两位村民在稻田里发现了一座高高隆起的土堆,走近一看,居然有个大坑!这让两人觉得很奇怪,谁会在自己的地里刨个大坑呢?两人赶忙找到了村支书郭宏高。因为他们村位于遗址保护区内,所以村民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很强,几人一琢磨,判断应该是盗墓贼在偷盗,几人不敢耽搁,赶紧报了警。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1)

警方来到案发现场后随即进行侦破工作,警察们在现场附近开始走访调查,因为案发地位于淮河西岸,所以有很多采砂船在工作。一位采砂工反映,有一艘采砂船很奇怪,别的船都在紧赶慢赶地采砂,这艘船却好像很悠闲,干一会歇一会,仿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得到线索后,结合走访得到的其他数据,警方迅速锁定了盗墓团伙,并于4月15日抓住了团伙主犯,那些伪装成采砂工的盗墓贼也随之被逮捕,他们所盗窃的文物全部被追回。

不过这些盗墓贼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盗窃的两座墓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专家随后在旁边发现了另外一座墓,墓里的宝贝震惊了考古界!不仅是因为其中发现了历经千年的“牛肉汤”,而且在主棺中还出土了一把寒光四射的宝剑!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2)

被盗墓已无太大价值,考古专家心灰意冷

尽管武警部门积极配合,对遗址现场进行看护,但是在重兵看护之下,盗墓贼还是成功了。因为墓葬已经被盗,受信阳市文物管理局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迅速开始对于墓葬的抢救性挖掘。不过正如考古专家所预料的那样,那两座墓葬已经被盗墓贼祸害得差不多了,这两座墓分别被命名为M16和M17号墓。

M16和M17号墓相距约10米,规格形制都十分相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武志杰判断,这两座应该都是战国中期楚国的墓葬,距今两千多年。在发掘M16号墓时,考古队员发现里面的棺椁大部分都已经坍塌了,而且棺椁的东西两端都打有盗洞。由此可见盗墓贼的技术还是挺到位的,知道从头尾两端“前后夹击”。打开木棺后,里面甚至连人骨都没了,只剩下了一些鼎、陶器、青铜兵器、漆木器等。这些文物还是比较精美的,不过也许是看着不起眼,没有引起盗墓贼的重视,幸而保护了下来。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3)

M17号墓是有两座棺椁的,不过里面也都没有发现人骨,专家从里面清理出的陪葬品也还算比较丰富,从中发现了镇墓兽、凤鸟等漆木器,还有车辖等青铜器。

武志江随后发现,这一带应该还有其他的墓葬,构成一个战国时期楚国墓葬群,可称为“郭楼墓葬区”,以中小型墓葬为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不过,对于M18墓的发掘却出乎考古专家的预料,这座墓不仅规模庞大,还是一座贵族墓葬,而且文物数量众多,更是出土了一把寒光四射的宝剑!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4)

大墓发掘困难重重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工作后,考古队把重心转移到第三座被盗的墓葬,即M18墓。因为在M16和M17墓中,考古队并没有发掘出什么有价值的文物,所以大家的心里还是比较沮丧,只能把希望放在最后的M18墓上。

在开始发掘后,专家们果然发现封土有被盗的痕迹,这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在继续发掘时,专家发现椁室保存完好,这让考古队员们惊喜万分,也许能在这座墓中出土有价值的文物。但是连绵不断的雨季使得考古工作不得不停止下来,等到雨季过去,适宜继续发掘的时候,已经是11月份了。此时的中原大地,已经寒风萧瑟,已经等待半年之久的考古队员们却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们必须赶在封冻以前完成发掘工作。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5)

在一段时间的清理以后,墓室的形状显现了出来,这座墓呈甲字形。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整座墓分为墓室和墓道两部分,墓道为斜坡墓道,这是一座大型墓葬。冬季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考古队也已将填土清理完毕,几块巨大的椁板呈现在专家的眼前,在椁板上覆盖有草席。

2016年12月8日,考古专家开始清理草席,他们先是把黏合剂涂在草席上,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纱布,使纱布和草席粘合在一起,随后通过抬起纱布,将草席完好地揭下来。但巨大的椁板又成为了摆在专家眼前的一道难题,经过人工作业,终于抬起了第一块椁板,椁板下面的墓室已被积水填满。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6)

这让考古专家心里紧张了起来,因为水的酸碱度对于文物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经过测试以后,水质是中性,大家也就放下心来,开始想办法移走这几块椁盖板。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专家决定调来吊车来配合工作,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椁盖移到地面。考古队随即调来抽水机,开始抽墓室里的积水,里面的水实在是太多了,整整抽了一夜才抽完。墓室的形状显现了出来,大体分为了六个区域,这也让专家们开始期待墓室里埋着的文物了。

墓穴中惊现“牛肉汤”

考古队首先对后室进行了清理,像M16和M17号墓一样,里面也是一些陶器,这些仿铜的陶器让专家开始对墓主人的身份开始产生了怀疑,难道墓主人只是身份较低的贵族?在后室中,考古队还发现了制作精美的镇墓兽,在后室南壁上发现了青铜戈。专家判断,这基本上也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墓葬,而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员武将。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7)

随后,专家开始对侧室进行清理,除了出土的伞和五只陶鼎等文物外,专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原来,在一只陶鼎内,专家发现了动物的骨骼,而且由于陶鼎的盖子已经损坏,积水和其他的东西也充满其中,远远看来仿佛是一锅“肉汤”。经过进一步的检测,确定里面动物的骨骼是牛骨,而且牛的年龄也小于1.5岁,但毕竟过去了千年,无法判断这究竟是一锅牛肉汤还是牛骨汤。

专家解释道,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观点,讲究把生前最喜爱的东西带到地下,所以这锅汤里的牛骨大概率是熟牛骨,之后墓室进水,也意外成为了“牛肉汤”。古墓中出现“牛肉汤”的消息随即火遍全网,很多网友纷纷说道:“看来这墓主人很喜欢吃牛肉,为什么是牛肉汤不是胡辣汤?”而伴随着“牛肉汤”的爆火,很多网友,包括考古专家,都对古墓的进一步发掘充满了期待。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8)

在侧室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件雕有凤凰图案的漆木器,专家解释到,楚人有尊龙崇凤的习俗,而这件极为精美的漆木器也让专家十分惊喜。其后,还出土了凤鸟虎座鼓,这是典型的楚国文化风格的文物,而且还发现了皮甲,这也使专家更为好奇墓主人的身份了,他到底是谁?地位是高是低?

千年宝剑现世,墓主人身份成谜

这一切谜题都将随着主室的发掘而揭晓,但对主室和其中棺椁的发掘,却是一波三折。在打开主室上面的盖板后,专家惊喜地发现,在主棺外有棺束和荒帷,这意味着主棺并未被盗掘。棺束是指用皮革来束合棺木,目的是保护棺椁的完整性,而荒帷则是盖在主棺外,一般是丝织品,上面装饰有各种纹案或金属坠饰,战国时通常只有贵族才能使用。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9)

因为墓室狭小,专家研究决定将棺椁移到室内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发掘,但要想把巨大的棺椁取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考古队首先往里面注水,使其浮起来,然后在棺椁下套上绳子后在吊车帮助下抬起来,接着在下面垫上钢板,然后用钢架将棺椁固定,随后用海绵填充,四周还系有绳子来保持平衡。在吊车的协助下,棺椁终于被抬到了地面上,随后被安全地运往了室内实验室。

主棺设计非常精妙,不仅有楔子加以固定,而且里面还有胶状物,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同时也给开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对主棺进行扫描后,专家发现里面居然没有内棺,这让大家感到了意外,经过商讨后,专家决定开棺。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10)

在开棺后,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员先是用保鲜膜覆盖,然后进行观察,经过仔细观察,专家发现里面竟有一把宝剑!在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后,专家们开始清理主棺。

先是出土了一支箭和一张弓,而后就是这把专家们等待许久的宝剑。宝剑外的剑鞘已经锈迹斑斑,但仍然保存完整,这让专家颇感意外。经过对锈迹的清理,专家决定拔出这把宝剑,随着宝剑一点一点地被拔出,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把宝剑上,虽然经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宝剑夺目而出的光芒仍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把宝剑甚至还有蓝色的淬火的痕迹,这明显是一把新剑,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完好无损,寒光四射!

考古专家发现河南古墓(河南发现千年古墓)(11)

说到底,考古专家还得感谢那群盗墓贼。首先,如果不是他们,第三座墓根本不会被发现,就不会出土这些宝贵的文物。其次,先前两座墓中的那些盗墓贼看不上的文物,其实每一件都很珍贵,或许盗墓贼只能看上金光闪闪的东西吧!正是由于他们水平有限,这些文物才没有被损坏。

令人遗憾的是,墓主人的身份还是无法确定,不过墓里的兵器和那把宝剑似乎在向我们讲述这位楚国将士生前的故事。他一定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在死后,仍要与他生前最爱的兵器为伴。河南信阳的城阳城遗址博物馆还有许多此地出土的珍贵文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