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商业思维十大经验(24堂财富课怎样能练就优秀的商业思维方式和创业致富技能)(1)

【九吉读书笔记】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对待子女也一样,给子女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财富,而是创业致富的技能。

那么,为什么跟女儿谈商业,而不谈伦理、道德,不谈《论语》《中庸》?这种教育是否太重利轻义?

简单的回答是:第一,我只能根据女儿感兴趣的话题谈,而陈笛从懂事以后就对如何成为亿万富翁感兴趣;第二,谈商业案例的同时,也不妨碍谈及伦理、道德,实际上,通过子女感兴趣的案例传授创业致富之道外,更可以传授做人之道。教育子女当然是父母的重要责任,但是,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说,需要与时俱进

边际成本为零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微软会这么值钱?它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差别?”“原因当然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件商业模式的特点。一旦微软花成本开发出一种软件,比如像你们喜欢用的Windows,那么,每多卖一份Windows系统软件,收入是260美元,可是其成本接近零,也就是说,这260美元是纯利润,净赚。今天全世界有6亿多的电脑用户(2007年),哪怕其中只有1亿人购买,这也是260亿美元的收入!你说,这么大的市场,而且每卖一份软件的边际成本又几乎为零,这种商业模式怎么会不赚钱呀!”

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那是说,一旦你已经投入开发成本、广告成本,为了再多卖一份产品,你还要付出多少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开餐馆开了几千年,很少有人开出个亿万富翁来。实际上,农业的利润空间更小。比如,在我老家湖南,你奶奶的家乡,如果种一亩地赚10元,那么,为了赚1000元就要种100亩地,因为每亩地需要的资源投入和劳动投入都是一样的,每亩地的种植成本一样多,稻谷的边际成本是常数,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可是,一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谁能种得了100亩地呢?用数学的语言说,农业的产出跟投入是线性的关系,为了多赚几块钱,会把你累死,而微软的销售产出跟它的投入几乎没关系

不花钱做广告就建立顶尖品牌

通过规模压低成本

定制加直销的模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业原则

美国式商业模式的最大诀窍其实很简单,就是专门找人们每天要用、要吃或者要住的东西来进行生产和销售,最好是每天要换个样、每天要几件或多次重复需要的东西。你如果生产、销售这种商品,市场潜力就大得不得了。特别是中国,有14亿人,任何人每天要用的东西,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有些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资产结构与效率

投资还要考虑些什么: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全球化意味着什么?中国有句俗话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全球化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得到的名声似乎就是如此,大家总体上都从中得到好处,但谁都要骂娘。实际上,在今天的国际秩序下,任何国家如果不愿意参与全球贸易,都能自由退出。既然没人强迫还愿意留在其中,那自然说明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创业是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创业不论年龄

把未来的收入变成今天的财富

‘无股权不富’,至少是无股权难以‘大富’。差别在哪里呢?传统商业的特点,都是卖产品、卖服务,赚当前的钱,得一天天去赚、去累积。但人的生命有限,每天的买卖赚得再多,一辈子也就这么多天,而且还有生病、节假日等等。

“但是,有了股权交易市场后,比如股票市场,财富增长的空间就彻底改变了。在正常情况下,股权价格是未来无穷多年利润预期的总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成功了,职业化的管理也到位,这个公司就具有经营下去的前景,拥有这个公司的股权,等于拥有了这种未来无限多年收入流的权利。

“当你卖掉这种股权时,等于在卖出未来无限多年的利润流,这就是为什么靠股权赚钱,远比靠传统商业赚钱来得快,财富规模来得大。你想,那些靠自己一天天累积利润、靠长寿来最大化个人财富的人,怎么能跟那些通过股权交易,将未来无限多年利润今天就变现的人比呢?后者获得的利润,不受自然人的寿命限制。”

把餐馆做成规模化的公司:升级商业模式

成本定价的做法的确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海外市场,但现在的中国企业应该以市场定价来赚钱了

狂跌过后买哪些股票:如何找到高增长前景的行业?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自己日常开支的清单上

股权结构与公司命运。把公司本身的管理也职业化、非人格化,并增加公司股份的流动性。使企业的生命与创始人的生理寿命脱钩,是所有创业者、企业家必须要面对的真实挑战

家族企业如何接班:能力问题与代理人问题。相对于家庭、家族而言的外部法治越不可靠、血缘关系外的诚信越差,代理人问题就越严重,由子女接班就更好,尽管这意味着企业未来活下去的概率总体不会太高

不管是中国式的只愿把家族企业留给亲生子女,还是日本式的广义家族传承办法,或者美国式的聘用陌生职业经理人接管企业,实际上都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不衰,因为这些做法中都还存在“能力问题”和“代理人问题”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市场如何解放个人。

我们说,日本家族企业有时让‘女婿养子’接班,而且这种企业的平均业绩最好。只是那样让做女儿的牺牲太多,好像女儿就成了实现家族企业传承的工具,父亲看上有出息的小伙子,不管女儿喜不喜欢,都必须为了家业嫁给他

财团家族婚姻中,有33%是跟政府高官的子女联姻,拉‘权力关系’;有47%是跟其他财团家族联姻。这两项带商业目的的婚姻,占总样本的80%,每100对婚姻中,有80对是出于功利,只有20对是出自爱情或者非利益考虑!这些财团家族多么务实呀,爱情被放到什么位置了!

今天的中国社会,个人收入已越来越高,对感情的认同也很深,已经没有多少父母愿意为了利益而去牺牲子女的婚姻,去迫使子女政治联姻、商业联姻了

借钱花好不好:当下与未来的平衡。只要借的钱没有超出你未来的收入预期,那么,就没有违背‘量入为出’的原则,你还是在自食其力

什么是纯粹的消费,什么是纯粹的投资?就像吃饭、穿衣,这应该是最典型的消费行为,但你不能说这种消费不是投资。因为如果你把人也看成是能生产、创造的机制,那么,吃饭、穿衣就等于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或许,吃得好使身体健康,穿得好会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都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销售,为自己增加收入和财富,这不也是在投资吗?

中美家庭模式比较:把家庭从经济利益中解放出来。

美国社会主张的是一种以“利益下传”为主线的家庭模式,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而不是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义务。美国社会没有“三纲五常”这种压抑个人权利、抑制个人自由的文化体系,父母也用不着逼着子女时时刻刻都得听自己的话,喜欢父母是自愿的、是可以选择的

在中国儒家的家庭理想中,父母生儿育女,是“养子防老”,是为可能出现的病残、意外损失进行保险,所以,养育儿女是一种投资;儿女长大后,必须无条件地“孝敬”、回报长辈,要在经济和精神上回报老人。而且,之所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是因为这样能降低投资风险、增加回报的概率。“四世同堂”则是实现这种代际交易的具体形式之一,也是儒家的理想境界;“三纲五常”则是保证这种交易能执行、减少违约风险的具体价值秩序;其他关于“光宗耀祖”、祭祖、家庙、祠庙等等文化活动形式和建筑,都是为了强化这些代际、家内交易契约的可执行性,让大家更愿意留在该交易体系中。通过这些价值体系和文化素质,儒家强调的是后辈对长辈的义务,是无条件、无选择、必须履行的义务。所以,儒家主张的是一种以“孝敬回报”为主线的家庭模式,强调的是后辈对长辈的义务

不过,在今天的中国,个人未来经济安全、生活需要逐渐能通过保险、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金融品种安排好,我们有条件把家庭从经济利益交换的功能中解放出来,让家庭重新定位在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功能上,以能够跟子女平等交流沟通而欣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帮人之心不可无,但是,稍微不小心,帮人的方式会成为害人的途径。要注意分寸和度

【书名】24堂财富课

【作者】陈志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出版 【副标题】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支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本司名】宇宙爱你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号】让我们一起爱裂苍穹♥️

【本司愿景】助力全宇宙中国人心灵成长♥️

♥️宇宙爱你♥️宇宙愿您富贵一生♥️圆融圆满♥️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