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早期的参演电视剧《神雕侠侣》里的郭襄曾经成了万千网友心中的白月光,至今忆来,仍是无限允悲。而最近,网络上却热传着杨幂出演《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的片段。

而这源于B站一位UP主“换脸哥”的巧夺天工,他用AI技术将94版《射雕英雄传》里朱茵饰演的黄蓉换成了杨幂的脸。神奇的是,整段视频看起来无缝连接,毫无违和感,被网友戏称杨幂的演技得到了飞跃性的进步。

从“一键抠图”到“AI换脸”,技术加持之下,演技都成了附属品。于是网友也大开脑洞,认为抠图表演者的春天或许会提前到来,一条新的“捷径”业已铺展,听起来好像挺美滋滋的。

那一颦一笑,一嗔一念,灵动自然,不得不承认换脸视频真的是大触级(动漫绘制高手)的手法。不过,视频火爆后,也有网友表示担心“那么牛的技术要是被用来做坏事怎么办”。制作者肖先生在随后接受采访时称:“制作视频主要用于技术交流,并无营利行为。”无论是否盈利,视频的广泛传播,亿万级的流量数据已经造成了一定影响,也触动了公众的忧虑。

ai智能换脸朱茵不是梦(AI换脸术让朱茵变杨幂)(1)

如今,AI换脸,AI主播,AI写作,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开花,带着新技术的优越感,以势不可挡之势袭来,让诸多应用领域焕发了新的生机。换音之后,来了换脸,简直突破你的想象力。利用AI技术的视频换脸,虽然体现了技术的革新,但这种真实感的不可控也让人细思极恐。

猎奇也好,游戏也罢,当“脸”成为另外一种创意资源与可替换素材,传统意义上的肖像权保护就面临了新的风险。而伴随着换脸所诞生的新设计成品,既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被替换者的羞辱。

AI换脸术不仅是创意猎奇或者离经叛道这么简单,这种“被观看”违背了换脸双方的真实意愿,还潜藏着被滥用于色情影像的祸根。这并非是一种杞人忧天,国外已经有了如是例证。

将自己喜欢的明星脸替换到“不可描述”的视频上,外国网友早就发现了这个“宅男福利”。一众女星斯嘉丽·约翰逊、艾玛·沃森特,甚至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都曾中枪。利用deepfakes技术让女星“被迫参演”小电影,用以满足欲望深处的幻想,对于宅男来说或许是双倍的快乐,但对于女性来讲,则是形象的噩梦与权益的侵害。

人们对此的担忧,不仅因为这股换脸的风潮有可能蔓延至普通人身上,也是对真实和虚假日益模糊的焦虑。

在这个有图都能无真相的时代,造假变得廉价。在各种不假思索的制作与转发中,真实所依赖的坐标系开始摇晃,AI走向廉价,连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最细腻的表达都被稀释。一切都可能变得亦真亦假,滥用的技术虚化了真实,裁剪了现场,很有可能将一切引向失控。

就像有人就被这次换脸视频蒙骗,以为杨幂真的“出演”了黄蓉。在AI换脸术降低技术门槛的同时,炮制假新闻也变得轻而易举。目前 “换脸哥”账号中的视频已被删除,并表示这是新技术给公众的预警。但我们很难设想,下一次被换脸的假视频又会引发怎样的危机。

在美剧《西部世界》里,觉醒的人工智能艾伯纳在一开始就道出了故事的最终走向:“这些残暴的欢娱,终将以残暴结局”。当无所立足的人们面对无从辨别的真假,那时再后悔当初的纵容,一切就为时已晚。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app.cy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