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18年gdp多少(潍坊GDP突破7000亿山东的)(1)

这两天,青岛邻居潍坊成为坊间及媒体关注的热点。

1月25日的《潍坊日报》,在一篇题为《风筝都改革风正劲》的报道中,低调披露了潍坊2021年的部分经济数据——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0.6亿元、增长9.7%,增速居全省第1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9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9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成绩。

这组数据,着实亮眼。

首先看增量,2020年潍坊GDP为5872.2亿元,2021年突破7000亿,直接跳过了6000亿,增量高达1138.4亿。从全省角度看,上一年山东GDP增量为9966.9亿元,潍坊占比11.4%。

再看增速,9.7%的增速,在所有已公布数据的、GDP总量7000亿之上的城市中,潍坊暂居第一。

对比能看出成长。潍坊2021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9亿元,在省内反超了烟台,升至全省第三。这背后,正是潍坊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

山东潍坊18年gdp多少(潍坊GDP突破7000亿山东的)(2)

1

经济总量的跃升,让潍坊正式破圈,成为全国关注的城市。

因为,5000亿的体量与7000亿的盘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迈过7000亿,意味着距离万亿目标已经很近。而万亿,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去年,潍坊喊出“十四五”期间冲击万亿的目标,彼时或许很多人不以为意,但过去的一年,“风筝之都”拿出了让人信服的实绩。

将潍坊的成绩单放到全国大盘子中考量,会有更多发现。

2020年潍坊GDP全国排名39位,落后于石家庄。从今年已公开数据的城市看,潍坊提升了5个位次,分别超越石家庄、盐城、绍兴、扬州、长春,与厦门的体量相当,落后于大连、沈阳、昆明等城市。

官方消息显示,长春GDP总量接近7000亿,扬州为6696亿,后者2020年还领先潍坊100多亿,如今已落后潍坊300多亿。沈阳与昆明2021年GDP均为7200亿左右,大连要高一些,7600亿。

可以说,目前潍坊经济与大连、厦门、沈阳、昆明等城市同处一个档次。

山东潍坊18年gdp多少(潍坊GDP突破7000亿山东的)(3)

2020年潍坊在全国的位次

2

潍坊的崛起,对山东经济格局影响深远。

目前,所有省份中,广东与江苏拥有GDP过万亿的城市最多,各有4城。山东、浙江各有两城。

上述省份冲击万亿的梯队中,山东烟台与江苏常州最为接近目标。

2020年烟台的GDP就接近了8000亿,由于多个大项目加持,2021年成绩应当不错。在正在进行的省两会上,烟台市长直接表示,明年破万亿。

“烟台的基础优势非常好,尤其是围绕着一些重大项目,今年计划投资超过550亿。到2023年,GDP过万亿。”郑德雁说。

潍坊的“横空出世”,或许会让山东在“十四五”期间拥有4座万亿城市的目标提前实现。而万亿之城,是山东经济持续向前的基础支撑。

从地理位置上看,潍坊处于济南与青岛之间,是山东东西走向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1月6日发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山东要济南与青岛联动发展,潍坊、淄博等城市是绕不开的,也是必须要强起来的。

作为山东几何中心的潍坊,强起来后可以让山东挺起腰。并且,能从济南、青岛两个方向发力,让山东这条经济主动脉真正强起来。

山东潍坊18年gdp多少(潍坊GDP突破7000亿山东的)(4)

3

潍坊为什么能?回顾它走过的路,对山东其他地区能带来不少启示。

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刘永杰在分析潍坊迈向现代化的探索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分工中,济南、青岛更多地承担政治、金融、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功能,像潍坊这样的地级市更多地承担产业高地功能,实体经济才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矛盾所在。

可以说,潍坊对自身定位极为清醒,并坚决予以执行。

前些年,房地产、金融市场炙手可热,很多实体企业都跃跃欲试,而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明确提出“三个坚决不做”,即非主营业务坚决不做、低附加值的不做、不做重复的规模扩张。正是这种不折腾、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执著成就了今天的潍柴,2020年潍柴营收超过3000亿元,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榜第1位。

这是潍坊坚持做好主业的一个缩影,也是其经济的最大底色之一。2021年,潍坊工业总产值超过万亿,成为山东工业“第二城”。

潍坊制造业之强,下面这组数据体现得淋漓尽致——

潍柴动力、歌尔股份、雷沃重工、新和成、得利斯等11家企业当选省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2021年,潍柴动力入围世界500强,4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10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

今年初,山东组织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观摩会,潍坊是仅有的两个观摩点之一。

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歌尔光电二期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山东高创能源3GW储能产业园、福田欧康发动机智能柔性工厂、天瑞重工磁悬浮智能科技、潍柴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等项目。

上述项目不仅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代表产业发展方向,而且在空间布局上也要求相对集中,都在潍坊高新区。

潍坊将以重点企业为龙头,聚拢上下游企业集中到园区或功能区发展的方式,已成为潍坊制造业的特色及优势。

再者,潍坊是山东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城市。2020年,潍坊农业产值过千亿。

“潍坊形成了良性的城乡关系结构,特别是县域经济发达,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县域8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可以不出县域实现就业。2020年,潍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9:1,大大低于全省的2.33:1和全国的2.56:1。”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分析说。

山东潍坊18年gdp多少(潍坊GDP突破7000亿山东的)(5)

4

潍坊快速壮大,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山东未来最大的引擎仍在胶东半岛。

如不出意外,两三年之后,胶东半岛将拥有青岛、烟台、潍坊3座GDP万亿之城。

这样的配置,已经有点珠三角的样子。

不过,三城之间的产业还是有些重叠,比如汽车、石化等等。

“青记”曾在《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胶东五市优势产业全景分析》一文中提到,胶东五市产业重合度最高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5市)、 汽车制造业(4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市)、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市)。

未来随着各地发展,这样的状态很难长久持续。

比较理想的是珠三角深圳与周边城市的分工,深圳是科创中心、金融中心,东莞与佛山则是制造业基地。

但是,胶东半岛与珠三角城市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比如潍坊的农业优势、烟台的化工等等均独具优势。未来如何更好地联动发展,依然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对于青岛来说,有几个功能定位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金融、科技与人才的高地。

每座城市找到自己独有的长板,尽力做大做强,避免同质化竞争,胶东半岛方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