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中国文字

四、感受文字的力量

当初,我们的老祖宗为了方便记事,或许是在大山大河面前有了莫名的感悟,便随手在竹片上、龟壳上、石块上刻下一些印记,一不小心,便成了文字。

史书上记载,中国的文字是由一个叫苍颉的史官创造的。据说这个史官开始也是随当时的潮流,用结绳的方法记事。因为他绝顶聪明,他的顶头上司黄帝赏识他,让他管的事越来越多。结果,结绳记事的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事务繁杂,还出了差错。苍颉自责不已,便辞了官,到深山老林里去反省。苍颉独居深沟时,“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也就是看尽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于是,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个段落,拿给别人看,别人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苍颉就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史书上还记载,苍颉造字的那天,“天为雨粟,鬼为夜哭”。为什么天要下谷子雨呢?据说是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苍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气的由来。那为什么晚上又听到鬼哭魂嚎呢?据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其实,史书的记载也好,民间的传说也好,都是在给文字的诞生笼罩上神圣而奇妙的光环,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文字的敬畏与崇拜。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不断尝试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挑选、确定而来,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决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创造。

不管怎么说,文字产生以后,人类就掌握了开启智慧的锁钥,开始从野蛮走向文明。在我们立足的这块土地上,正是这样一些被称为汉字的方块形符号,造就了一个赫赫东方文明古国,也正是这些方块字,小心翼翼的呵护和传承着古老的华夏文明。

自从华夏民族有了文字之后,文字的载体不断变化,先是龟甲、兽骨,后有竹简、木简、布帛,再到后来的纸张,现代还有电脑。不过,无论文字的载体怎样变化,文字传承人类文化的使命始终未变,文字的力量更是在不断增强。

安静的夜里,我读着《史记》里那些久远年代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有时候会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同样的一些方块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可以是不可一世最后却自刎乌江边的西楚霸王,也可以是有勇有谋最后完壁归赵的蔺相如。

细看单个文字,觉得并没有特别出奇之处。是的,文字本身并不自带力量,但文字作为意义的载体,却承载了可以磕碰出思想火花的燧石,必定会对阅读者产生作用从而显示其力量。

文字的力量首先体现在文字的生命力。

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如: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在发生许多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破损的废弃,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唯独只有文字是永远存在的,从它诞生几千年来,文字只有更加丰富,绝没有半分萎缩。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慨叹中国的落后,便想到要摆脱象形文字的枷锁,发出实行汉字拼音化的呼唤。这种呼唤曾经搅得中国热血沸腾,但却有点象唐吉诃德攻打风车。汉字以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倒是那些拼音文字需要不断地造新词,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琐程度;惟有汉字却焕发出青春,轻而易举地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用原有文字构成了新的概念和词汇。这就是中国文字所表现出的生命力。

我常常看那浩浩荡荡的汉字字库,感觉就是一望无际的字海,那些文字组成的词汇、字句,就象是海上的狂涛、浪花、微波,潮起潮落,千姿百态,生生不息,其生命力就来自浩瀚深邃的文字海洋,海水不干,汉字不灭。

想象力是文字力量的另一种体现。

想象力几乎就是汉字与生俱来的基因,从苍颉造字的时候,就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汉字独特的形美和义美,随时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一个“马”字,让人们仿佛看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的骏马,孤独踯躅在寂寞的沙场。

一个“雨”字,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汉字有很多意义联想的组成部分,不仅有趣,也便于记忆。“安”,屋顶之下,一个“女”,表现女性柔弱,不宜在外,“宜室宜家”,才是安全的。“家”,屋顶之下,“豕”就是猪,代表牲畜,说明农业社会里一个家庭必须有一定的家畜。“愁”,表示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秋天里人们为过冬而发愁。“女”和“母”在古代的甲骨文中字形基本相似:女,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屈膝跪坐的人娴静地交叠着双手。有的甲骨文头部位置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造字本义是指两胸丰满的妇人。母,甲骨文在“女”的胸部位置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两乳。造字本义是指婴儿的生育、哺乳者。“母”字比“女”字多了两个表示乳房的点,象征着同是女性,不同在于生养和哺育孩子。

思念一个人,用“望穿秋水”四个字表现。思念有多深?有秋水那么深吗?能望穿吗?秋水一词给我们带来多少想象。那么,换成春水行吗?不是同样清澈透明吗?不行!春水有春回大地的气息,是温暖的,而秋水却有寒霜初降的萧瑟、凄清和冷意,这与思念却见不到面的心情非常吻合。“望穿秋水”,多少深情蕴藏在这四个字里面,同时,又给思念这样一个抽象词汇赋予了形象化比拟。

有一个真实故事显示了文字所蕴藏的想象力:1981年法国社会党领袖密特朗到中国访问,在参观孔府时,手扶龙柱让记者照了一张照片。没想到等照片冲洗出来后,竟是闭着眼的。后来,密特朗为了竞选总统多次索要这张在中国文化圣地所拍摄的照片,被逼得几近崩溃的记者忽然灵机一动,给这幅照片起了一个名字:倾听龙的声音。结果,一幅照坏的照片因文字的想象力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三个月后密特朗当选为法国总统,一年后,这幅照坏的照片,获得了世界摄影大奖。

有的时候,平平常常到无以复加的文字,都会给予我们无限空间去想像和创造,由此拥有直抵心灵深处最隐秘角落的力量。

文字的穿透力构成其文字力量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穿透力的文字,就像一把匕首,或者一把投枪,直刺人心的深处,让人发出一种彻骨的寒战。一句话可以彻底击倒你,一句话也可以使你猛然惊起。

把文字当匕首、当投枪,百年来首推鲁迅先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铮铮铁言,掷地有声。

每当读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就仿佛看到鲁迅先生的手触进人生和历史最深的一页,在腥风血雨、如磐黑暗中,双手奋笔疾书,万千笔墨化作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同时也感受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博大情怀,中国文字的穿透力历历可见。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隽永、美好的意象。玉手秉烛,灯如红豆,同弹琴瑟,共剪西窗,几缕暗香盈盈,几许书香幽幽,莫不让读书人神往。这段文字穿透了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的憧憬。

还有那位“人比黄花瘦”的小女子李清照,坐在她的闺房里,痛思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突然,从意想不到的方位上掣起一道闪电,瞬间穿透闺房的帏幕,重重地击中李清照的心脏,于是女词人放下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婉约词句,猛然掷出惊天动地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二十个字,端正凝重,力透胸臆,直指脊骨。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中国的文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崇尚文字的魅力,积攒文字的力量,坚守文字的使命,是每一位书者、作者的神圣义务。在文字的田垄上一路用心走过,让文字在春风化雨里滋生根须,在凄风苦雨里伸展枝叶,文字,可以长成我们生命的脊梁。

文字的精髓和秘诀 麻凡文集第五辑(1)

文字的精髓和秘诀 麻凡文集第五辑(2)

文字的精髓和秘诀 麻凡文集第五辑(3)

文字的精髓和秘诀 麻凡文集第五辑(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