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竞争非常残酷,天天在强调“狼性市场”,如果再没有真心的感情交往,长期没有好的沟通,很容易出问题。双汇最近出现的接班问题,其实就是长期的碰撞、压抑造成的。

双汇发展领导者六要素(双汇为何传承出问题)(1)

论坛嘉宾

杨光(中外管理传媒社长兼总编)

卢秋田(中国前驻德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会长)

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

邓庆旭(新浪财经CEO)

程社明(北京家和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建华(上海帽仕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李胜利(阳坊胜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景素奇(中国猎头专委会(中国猎头协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整理:王爽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最近,全球第一的猪肉制品品牌双汇的“皇上”被“太上皇”免职了。十多年前,双汇掌门人万隆就有接班人计划,直到三年前分别将两个儿子安排进入双汇,期间公司多次换血,也试图为接班人铺路。但现在看来,传承还是很不理想。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事业做大之后该如何做久?该如何传承?又该怎么创新?

双汇发展领导者六要素(双汇为何传承出问题)(2)

2021年7月21日,由中外管理传媒主办的“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主题论坛暨《两代心语—管理预知30年》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七位重磅嘉宾各抒己见,为企业传承支招。

以下为《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论坛精华内容整理:

双汇发展领导者六要素(双汇为何传承出问题)(3)

家族企业“传”的到底是什么?

孙建华:对于一个创始人来说,最看重的是企业能否传承,传承的关键不在于谁来继承,而应该传给那些可以传承的人。作为第一代创始人,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是企业欣欣向荣的持续下去,而不是儿女为了财产斗争。如果说创新是最好的传承,那么作为创始人,在传承方面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卢秋田:企业做好传承和创新,第一,要有一颗强心,企业家应该成为远征将军,有远征将军的决心和气派。第二,要有两个情怀,一是对职业的热爱,二是对精益求精的追求。第三,要在三个方面把关,一是产品的质量关;二是行业的标准关;三是人才关。第四,要有人文素质。

传承是基础,是创新的前提,但好的传承一定是创新推动的,传承与创新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企业的生命力就是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一个生产螺丝钉的企业能够做100年,就是因为不断的传承和不断的创新,追求精益求精。

王忠明:任何企业的传承都需要识别,是否能够将信任给予选出的这个接班人。家族企业传承和创新的核心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信任,一个是责任。给予能够唤起足够责任感的人,接班传承的信任,这样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是成功的。但为什么有些家族企业依然传承的不成功呢?因为识别者的眼光有问题。

家族传承的问题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当家族中找不到合适的人,企业又要发展,只能到市场中找职业经理人,或者采取变卖、联合或并购等其他途径。

邓庆旭:我觉得传承分两种,一种是技术传承,一种是品质传承。技术传承是传承独门技术、工艺等。品质传承是家族精神代代相传,把优秀的品质传递给后代。在社会相对比较封闭的时候,技术传承很普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越来越难,而且每个领域的竞争都非常开放,所以更多的是靠品质来传承。

家族企业传承时,要做一个选择。是要是让企业活下去,还是一定要把企业传承给家族。创始人要综合考量,接班人有哪些品质,或者有哪些优势,能够让企业长期经营下去。另外,家族成员本身也有自己越来越开放的意识。有时候虽然他具备接班的能力,但未必愿意承担传承的责任,所以接班人一定要有传承的意愿。

程社明:企业传承对一个家族来说,是整个家族成员职业生涯的延续,可以分为两方面的传承:一个是外职业生涯的传承。上一代创业者,把企业、把产品,把有形的资产传给他的接班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传承就是内职业生涯的传承,就是把无形的,但更为重要的职业素质,包括正确的观念、专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健康的心理和与职业相匹配的身体素质传承下去。最好的传承,一定要重视内职业生涯的传承,否则接班人接不下来。

双汇发展领导者六要素(双汇为何传承出问题)(4)

李胜利:民营企业的传承确实是一件大事,实际上缩小一点,跟家庭传承差不多。我们企业创业38年,当时的初衷就是为了责任和担当,就是为了让家庭吃饱饭。对我们企业而言,传承其实就是对接班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传承的是内心,是思想根源。

我女儿从国外读书回来之后,也是不想接班的。我就想方设法转变她,一点一点地让她接触企业事务。到今天为止,她已经接班7年了,企业发展的很健康。我认为关键是要把自己的核心思想,心平气和的表达出来。杨沛霆教授说过“沟通即管理”,我把这一点运用到与女儿的沟通中。

现在企业竞争非常残酷,天天在强调“狼性市场”,如果再没有真心的感情交往,长期没有好的沟通,很容易出问题。双汇最近出现的接班状况,其实就是长期的碰撞、压抑造成的。企业传承中,不管是自己的子女,还是培养的接班人,都需要一个过程。要从基础责任开始,如果盲目追赶社会潮流,就谈不上传承了。

杨光:传承中,两代人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沟通不能等到要交接班的时候再开始。作为一个接班人,我的感受是既然选择接班,就必须要尊重上一代创业者,尊重他们所做的事和他们做出的选择,并且要由衷的去学习、理解、认可他们的选择。要学会由内而外的尊重,甚至敬仰父辈,这是接班人能够成功接班的前提。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讲过一句话,在我还没有成为企业的一把手之前,我必须承认和接受这个体制。

同时,对于要交班的创业者,必须想清楚是不是决定真正交班。如果发自内心想传承,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以后我去哪?在把舞台留给接班人之前,必须要安顿好自己。“如果没有安顿好,假如企业就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那么权力一定交不出去。交班人无形当中会抓着很多东西不放,接班人就没有办法真正发挥才干。”因此,当企业没有办法真正很好地“传”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真正去做有价值的创新。

实际上,真正有效的传承都是在创新当中传承。接班人接受父辈的精神、核心价值观,但用不一样的做法来让企业符合新的时代需要。作为父亲,你是不是由衷的相信接班人,是不是接受儿子或者女儿跟你不一样的地方——这对企业成功传承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双汇发展领导者六要素(双汇为何传承出问题)(5)

卢秋田:那么,有儿有女,各位企业家会让谁去继承事业?

杨光:传承的关键是企业持续经营下去,而不在于接班的这个人是谁。只要这个人能很好地传承事业,懂得企业该怎么做,懂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懂得企业的文化,那他(她)就是最合适的人。

卢秋田:如果企业上市了,应该怎么传承?

程社明:对家族来说,是血缘关系上的传承,老一辈传给下一代。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面对公众,面对社会舆论监督,就不再是家族的传承,而是一代优秀的企业家传给另一代优秀的企业家。上市公司的传承,考虑的是职业角色因素,而不仅仅是亲人的血缘因素。股东重视的不是血缘,而是接班人是否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

文化传承:要自信,不自负,更要自省

孙建华: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会推动文化的向外输出。文化会让我们更自信,但同时文化也会让我们自负,我们要学会自信的同时保持谦虚。对于新的一代来说,应当学习好企业的核心理念。坚持的是“道”,而传承的是“术”。

卢秋田:文化是软实力,但光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企业做不大。举个例子,有的老板或者学者讲话第一句就说:这个领域我不太熟悉也没有准备,我的讲话是抛砖引玉,那么多领导在我诚惶诚恐……这些话外国人听了都很别扭。在文化交流里,一定要知道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不然讲不好企业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企业故事,必须要熟悉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

王忠明:我前不久刚去了全国的“菜篮子”——寿光,实际上寿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就是盐产业。制盐有三种途径:一是排水制盐,二是深井挖盐,三是只有寿光才有的古海水制盐。现在所有的盐,都没有寿光古海水提炼出来的盐品质好,其营养成分更好更健康。这也是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对现代盐产业的创新和超越。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有时候传承或许也是最好的创新。当我们放开视野,面向全球新变革的时候,可以把眼光追溯到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实际上它给予我们的自信,给予我们的智慧,一点都不亚于外部世界的给予。文化自信要立足于创新,认认真真的传承,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邓庆旭:企业治理是刚性的,是硬线条的规章制度组成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将一套儒释道的理念补充到其中,然后潜移默化的释放影响。他谈道,其实中外管理的传承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文化传承的案例。读者跟着中外管理走过了30多年,看着一届一届的“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召开,这种文化意识拉近了大家的感情。

景素奇:企业文化传承是企业传承中很重要的部分,核心有两个,一是价值观,一是行为习惯。价值观要传承,行为习惯要改变。价值观是一家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核心,你的顾客接受了的产品,实际上就是接受了你的价值观。行为习惯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在传承过程中,政治环境、国际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资本环境等都在变。

该怎么传承呢?分成专业性和专业度。专业性有五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第二专业经验,第三专业能力,第四专业资源,第五专业智慧。专业度又包含:专业深度、专业高度、专业广度、专业精度。此外,还要符合专业伦理。专业伦理指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采用什么手段达成目的。这些手段是不是违反法律,是不是违反道德,是不是有自己的底线,是不是对社会对他人有贡献,是不是考虑到人类长远的利益发展,都需要有所考量。

总之,专业性、专业度和专业伦理,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如何传承,传承多远、多久、多好。

杨光:国家也好,企业也好,自信是第一位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当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去发现和包容全世界一切美好的能力与意识。如果目空一切,觉得只有自己好谁都不如我,就没有办法再发展。而这本质上就是自负,而不是自信。真正自信的企业,才会直面问题,才不会回避很多问题。此外,当一个人、一个企业足够自信的时候,就一定意味着应该匹配另外一个能力——自省。如果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才是真正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