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部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拿下了38.7%的超高收视率。直到现在,导演梁山依然清晰记得,那个时候晚上19:15,他骑着自行车出门,路上的人很少,路过小卖部、烟纸店,里头传来的都是《夺子战争》主题曲的旋律。“那时候,就觉得从事影视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上海方言电视剧夺子之战(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为何没能等到)(1)

《夺子战争》的故事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乔、俞两家争夺儿子乔多多的故事。京剧院琴师乔书铭在儿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更将其视为精神慰藉,但妻子俞雯却决定在远渡重洋后,把儿子带走。在双方老人的插手下,一场“夺子战争”就这样爆发。

亲切的上海话对白、对当时城市市井生活的真实展现,加之真挚动人的父子亲情,让人为之心疼落泪。

上海方言电视剧夺子之战(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为何没能等到)(2)

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SMG影视剧中心共同编排的《夺子战争》,经SMG版权资产中心精心修复后,将于8月16日起在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每天13:00 三集连播。

今天下午,该剧导演梁山、妻子俞雯的饰演者朱茵向记者分享了这部电视剧创作的幕后故事。

《夺子战争》的剧本创作,属于偶然。梁山还记得那时候一位编剧拿着本子来找他,虽然那个故事并不合适拍摄成影视剧,但在聊天中,他却意外从编剧口中听说了另一个百转回肠的真实故事。“这么好的故事,写成电视剧一定很精彩!”梁山当机立断让编剧回去创作剧本。

上海方言电视剧夺子之战(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为何没能等到)(3)

在《夺子战争》之前,梁山曾担任过《孽债》的执行导演,其沪语版在上海地区播出的效果令他印象深刻。因此他决定,继续在《夺子战争》中延续全沪语对白的方式。在他看来,用方言能够呈现更地道、更生活化的市井气息和城市风貌。

不过,这却险些难倒了俞雯的饰演者朱茵。“剧本是很好,但我一开始不敢接,虽然是上海人,但用上海话说台词,水平感觉还不够”,朱茵回忆起当时拍摄的细节,“台词关”真的是绕不过的槛。

吵架的戏份,用上海话说来,那叫一个过瘾,但感情戏的部分,却频频“吃螺蛳”。“真的每天都在被纠正台词。”

“我爱你”,上海话里没有,只能用“我欢喜你”;“我想你”,要说“我牵记你”,好在当时剧组里还有林燕玉这样上海滑稽团出身的“沪语十级优秀选手”,为他们逐字逐句地把关。

上海方言电视剧夺子之战(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为何没能等到)(4)

导演梁山也坦言:“虽然在创作的时候,已经尽可能考虑台词的口语化,但沪语的表达可能会更随意,许多书面语言还是要重新理顺。”

而当所有台词都以上海方言的表达方式撸顺了以后,演员们突然觉得“如虎添翼”了,“讲方言台词时,我就是我,演戏不再像演戏,一切都像是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特别自然。”

上海方言电视剧夺子之战(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为何没能等到)(5)

除了“台词关”,俞雯这个角色也并不讨巧。她不但背叛了丈夫乔书铭,还把他最心爱的儿子“夺”走了,朱茵坦言,那段时间自己“心理压力也很大”,“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走在马路上都要被人家指指点点。当然现在我也能够看开了,毕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影片结尾,乔书铭望着天空,一只风筝在他眼中渐飞渐远,永远地飘离了。这部电视剧热播后,许多观众一直在等待的续集《多多归来》,却一直没有能够等到。今天在被记者问及当年为何没有拍摄续集时,梁山也遗憾地回答:“我们也一直在等待,真实世界里的‘多多’能够回来,让我们有续写这个故事的素材,可惜……”

如今,荧屏上这样优秀的沪语电视剧越来越罕见,前不久电视剧《繁花》到底要不要拍沪语版也曾引发网友争议。当下,沪语方言的电视剧有没有回归的价值?梁山坦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并不是说每一部沪产电视剧一定要用方言,但方言电视剧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据悉,除了《夺子战争》,此次还有一批经过修复的优秀沪产电视剧将在暑期集中展播。

具体播出时间如下:

东方影视频道 每天17:00两集连播

7/25-7/28 《济公》

7/29-8/5 《杨乃武与小白菜》

8/6-8/16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

8/17- 8/22 《围城》

新闻综合频道 每天13:00 三集连播

8.11 《十六岁的花季》

8.16 《夺子战争》

来源: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