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开始后,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召开临时会议,决定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为战时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机构。这个机构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主席,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为副主席。

会议还决定组成中国大本营,由蒋介石任海陆空大元帅,程潜任参谋总长,白崇禧任副参谋总长。中国大本营是国家战时体制,集军事、政治、经济大权于一身,以实行国家总体战。

抗战时期哪个战区实力最强(抗战时都有哪五大战区)(1)

中国大本营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任,辖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辖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预备军,总司令阎锡山兼任。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辖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辖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蒋鼎文;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任,辖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

由大元帅和参谋总长直辖的部队是:

第一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

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刘湘;

第三预备军,司令长官龙云;

第四预备军,司令长官何成浚;

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马鸿逵;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

抗战时期哪个战区实力最强(抗战时都有哪五大战区)(2)

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兼),空军前敌总指挥周至柔。

接着,国民政府以大元帅蒋介石的名义正式下达了大本营第一、第二、第三号训令,在年初制订的甲乙两套作战计划的基础上,连续颁布了一系列的作战指导训令,要求所有部队“仰即遵照实施之”:

第一战区:“近迫该当面之敌,实行柔性之攻击,以吸引其主力,俾我第二第三战区之作战得从容展布。但如敌军企图真面目与我决战时,则应毅然尽全力以防制之。”

第二战区:“打破敌军惯用包围行动之企图,使其对我第一战区不敢放胆施行正面之攻击,同时牵制热河以东之敌军,使其对青岛、淞沪之作战不能转用兵力。”

第三战区:“迅将目下侵入淞沪之敌,陆海军及其空军陆上根据地,扫荡扑灭,以准备敌军再来时之应对。同时对于浙江沿海敌可登陆之地区,迅速构成据点式之阵地,阻止敌人登陆,或乘机歼灭之。”

第四战区:“除对敌海陆空之扰乱,完成战备态势外,应充分准备参加第二期之作战。”

第五战区:“本战区作战之特性,为对敌强行登陆之作战,故以立于主动地位,确占先制之利,根本打破敌军登陆之企图,此为作战指导上之第一要义。纵使敌军一部先行登陆,务必迅速围攻而歼灭之,不使后续兵团籍此以为安全登陆之掩护。此为作战指导上之第二要义。必要时,在指定地区之范围内扼要固守,绝对限制敌军之进展,运用机动部队而歼灭之,以确保我国军南北两战场作战连系之中枢。”

海军:“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以内之敌舰,并绝对防制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以一部协力于各要塞及陆地部队之作战。”

空军:“空军应集中主力协同陆军,先歼灭淞沪之敌(以敌舰及炮兵为主要目标),尔后任务另指定。”

第一至第四预备军:“除别命所示者外,各依指定之地区,迅速集中完毕后,根据各战区前方会战之经验,各自实施(必要时可与中央各军事学校连络)适当之战时教育,并保有随时应战之机动性。”

直属部队与预备军同。

后方勤务部:“适应各战区作战之要求,完成通讯、交通诸设备,充实弹药器材诸项补充。对集积运输之要领,即务必分散配置,顾虑对空遮蔽,以避免敌空军及炮兵之轰炸,且能不失时机补充前方,并考虑第二期作战之物资充足法为要。”

亲爱的朋友,如您喜欢本文,请关注大鹏微信公众号“大鹏说书(账号dapengshuo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