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种的目标,这也是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宫颈癌能被消除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宫颈癌能被消除吗(消除宫颈癌还有多远)

宫颈癌能被消除吗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种的目标,这也是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

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是消除宫颈癌的三个关键措施。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教授、WHO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乔友林指出,要消除宫颈癌,短期内要通过筛查,长远效果看,要借助疫苗接种。

焦点1

接种目标能否按时实现?

在拥有疫苗等多种应对武器后,人们看到消除宫颈癌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需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妇女至少在35岁和45岁时分别接受一次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的阶段目标。这也是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2020年12月,我国国务院官网正式发布中国支持上述战略的公告。

战略同时提出,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是消除宫颈癌的三个关键措施,到2050年,成功实施这三项措施可以减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万相关死亡。

乔友林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基于现有的医保和新农合等基础,要达到“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这个目标不是问题,相比之下,70%的妇女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还比较困难,“筛查并非一劳永逸,适龄人群要定期筛查有一定难度。”乔友林介绍,按照世卫组织要求,低收入国家的最低要求是终生查两次(35岁和45岁),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或者高收入国家是每三到五年查一次,“这个要求很高了,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通常来说,25岁以上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开始呈上升趋势,在35岁上升最快,40岁-55岁是宫颈癌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55岁之后开始下降。如果寄希望于通过筛查尽早发现癌前病变,35岁-45岁的人群就颇为关键。

在乔友林看来,在这种情况下,疫苗接种就更有意义,“筛查是能够在短期内就看到效果的,长期的预防效果,还要看疫苗接种,建立起免疫屏障。当然,这就要求得有充足的疫苗供应,并且是公众能接受的价格。”

焦点2

接种程序是否需要调整?

今年4月,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召开会议,对1剂次HPV疫苗接种的证据进行审议后得出结论:单剂量HPV疫苗即可提供保护,与2剂或3剂的接种方案效果相当,这可能导致宫颈癌防控策略发生改变,缓解HPV疫苗市场供不应求局面。

万泰生物曾提及,不排除世卫组织和国内政府积极推动1剂次或2剂次接种免疫程序。若现有厂家以及新进入者通过临床试验以及注册变更等获批注册许可,在国内或境外推动1剂次或2剂次接种免疫程序,将对整个宫颈癌疫苗市场供应和接种疫苗产生较大影响。

乔友林也指出,在国内要调整接种程序,肯定要经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一旦批准,疫苗销量势必会下降,企业也没有这种动力,更多是靠第三方公益组织在推进。”

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杜珩看来,减少剂次未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链条式反应,万泰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与其他HPV疫苗需要三剂次接种相比,其二价HPV疫苗因9-15岁人群两剂免疫程序和价格优势,顺利占领国内公费市场。”杜珩表示,世卫组织专家组最近基于过去10年的真实世界和对照临床研究的最新推荐指出,9-20岁单剂接种可以获得与两剂相当的保护效果。同时世卫组织多个卫生经济学模型研究表明,因采用单剂免疫把少女免费接种年龄段扩展到更宽,从而预防更多宫颈癌发生。如果接种一剂效果跟接种两剂差不多,那么HPV疫苗公共卫生成本效益将非常高,会有更多政府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且被纳入免疫规划的接种年龄也可能拓宽,接种人群甚至有可能从女孩扩展至男孩。“如果企业尽早积累单剂免疫研究数据,就能为企业抢占更多的公费市场以及国际公共品市场创造先机。”杜珩说。

“单剂接种程序,国内疫苗企业最关注的还是免疫临床数据。”沃森生物全资子公司玉溪泽润总经理李薇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单剂接种程序,主要还是出于HPV疫苗可及性远远不够的考虑,从海外临床试验结果来看,效果确实可以,但国内疫苗企业没有单剂接种数据,沃森生物会积极开展相应研究,获取更多单剂接种临床数据。

焦点3

要等更高价次的疫苗吗?

除已经上市的几款疫苗,还有更多产品在研发中,其中就包括十四价、十五价等高价次疫苗。今年3月,成大生物和康乐卫士合作开发的重组十五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该疫苗用于9-45周岁女性接种,预防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的持续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和肛门癌;由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由HPV6、11、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感染引起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3)、宫颈原位腺癌(AIS)、外阴上皮内瘤变(VIN2/3)、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2/3)、肛门上皮内瘤变(AIN1/2/3)等相关疾病。

乔友林告诉新京报记者,理论上讲,价次越高,预防范围越广。“部分基因最终引起宫颈癌的归因风险大概只有百分之几,处于较低水平。对企业来说,更高价次的疫苗,在生产投入等方面的成本也更高,关键在于适宜人群会不会为更高价次的疫苗买单。”是否要等待接种更高价次的疫苗?乔友林并不认同,“我们可能等不起,女性一旦有性行为,就存在被感染的可能,现在的建议是尽快接种,如果在年龄、经济条件等方面具备选择余地,可以选择高价次疫苗,保护的范围更宽。如果没有,建议什么苗就接种什么苗。”

有很多专家已明确表示,接种二价、四价后,今后只要愿意,还可以补种九价。这在技术上可行,只是考虑到性价比,以及二价、四价HPV疫苗可以产生足够的保护力等原因,因此不推荐这样做而已。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张秀兰 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