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溥仪是历史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三岁登基五岁退位,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命运是非常曲折的,却也是幸运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溥仪的一声吧。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王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被称为:清废帝或宣统。

溥仪皇帝个人简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1)

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基,当时只有三岁,却已经是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家大权掌握在其父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内有袁世凯逼宫,外有孙中山领导的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中华民国的大总统,率所部进行逼宫,要求清统治者退位,并提出与清皇室签订《优待条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孝定景皇后)临朝称制,由张謇皮草,隆裕太后代替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甲、关于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左:

一、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四、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六、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七、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八、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设在太和殿的隆裕太后灵堂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今因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者如左:

一、与汉人平等。

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

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biàn)俸饷,仍旧支放。

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以上条件,列为公文,由两方代表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转达各国政府。

溥仪皇帝个人简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2)

一:陈宝琛,进士出身。

二:袁励准,进士出身。

三:陆润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后参加实业兴国的行动。

四: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戴着“帝师”头衔的外国人,苏格兰人庄士敦,一心一意效忠溥仪,用写作赚来的稿费收入在英国爱丁堡买一个小岛,插上象征清朝的龙旗,穿着清朝的官服宴请宾客。

一、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

二、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五十万元,另拨两百万元设立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三、清室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可自由选择住居。

四、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五、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溥仪皇帝个人简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3)

“伪满洲国”执政

溥仪皇帝个人简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