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为止吧 再继续就真的没礼貌了(别做话题的终结者)(1)

在聊天的时候我们最怕遇到什么呢!最怕遇到话题终结者!

你刚去一家公司,本来想着和新同事套个近乎,可是连说了三句话对方都不肯抬头,只是淡淡的回复了一个“哦”

你看了一部电影特别开心跟朋友推荐,哎呀这个电影太棒了,快去看吧,没想到朋友冷冷的一笑,说看个电影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好不容易约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出来吃饭,你在仰头说她在埋头吃,你问了一大推问题,姑娘却不在意的说“哦”不是的。

遇上话题终结者最糟糕的不在于碰一鼻子灰,而是会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该来到地球上。

话题终结者大致分为三个类型:闷葫芦型、抬杠型,挑刺型

闷葫芦型:绝大多数人都是性格释然,社交恐惧症患者,这类人中呢,男性占了大多数,他们从来都是寡言少语,独来独往,认为和别人没有沟通的必要或者觉得始终找不到话题索性闭嘴。其实他们也感到烦恼,他们也想跟对方聊点什么,就是张不开嘴,找不到聊天话题

抬杠型型:大多自我意思很强,爱用自我感受评判一切,自己认为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生命中没有客观两个字,还经常用一些匪夷所思的逻辑反击别人

挑刺型的特征:是话题终结者中隐藏最深的,有的时候我们很难察觉到这类人,不过跟这样的人说话说久了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疲劳感和挫败感,所有热情美好积极的事情到了他那都会通通被刷成灰色,这类人不会直接反对或打击你,而是挑一些不起眼的问题表达一下自己所为独特的观点

到此为止吧 再继续就真的没礼貌了(别做话题的终结者)(2)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沟通的方法可参考一下

否定 解释

别人对你提出解释问题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你都会否定说不是,这个时候别停下来再追加一句

举个栗子:我不是东北人!你在对对方的提问是一种否定的意见。因为这个时候别人可能问你,你是东北人吗?我不是东北人!说道这的时候别停在追加一句解释,加一句什么什么样的解释呢?你可以这么说我生长江苏祖籍在东北~你加了一句,别人就好接你的话了对嘛~

加了一句解释和没有加解释谈话的效果就会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你给对方留下了一个跟你继续对话的钩子,说不定人家也是江苏人呢!

拒绝 肯定

拒绝别人的好意和请求是正常的事,因为你确实无法抽身,可是往往那种生硬的回绝,会让对方不高兴,甚至造成误会,这种时候如果在拒绝之后加上一句肯定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举个栗子:朋友约你今天晚上出来喝酒,吃饭。你说哎呀不行啊,今天晚上要加班参加不了了,你说玩这句话的时候呢,也还不错,但是呢总会给人感觉特别的生硬,这个时候别停后面加上一句肯定,拒绝加肯定.。可以这么说不过明天晚上我有空,我很愿意去,给别人留了一个活口。

再举个栗子:我现在想和你聊聊天,有时间吗?你说我现在心情很差不想跟你聊。你说完这种话的时候就会特别的生硬。再加一句很定。你可以这么说;明天早上我在办公室,你可以在那个时候过来,咱们聊聊。您看拒绝加肯定让整个谈话活了起来

拒绝 反问

当你既无法满足对方需求又无法给出确切的补充回答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不妨用反问,把问题抛给对方。反问可以让话题继续下去或者可以干脆换个话题不至于聊天而尴尬。

举个栗子:周末别人问你周末有没有时间呀!我这边有些活动想邀请你参加!你可以说所以周末时间都被安排满了。这是我们一般的回答,加上一句反问是什么样的呢!可以这么说哎呀我去不了,所有周末的时间都被安排满了,我记得你周末也要看孩子怎么你也有时间了?这就是拒绝加反问。把问题抛给对方。

肯定 反问

有的时候不光否定句式,就连肯定的回答也会让别人觉得你在终结话题,这个时候可以加上一句反问,可以让话题递进下去,说不定还能激起对放的好奇心

栗子:一个记者和一个嘉宾在聊天。记者问他你这些年创业非常的不容易,然后你说是啊,这个的确不容易。如果你说是啊的确不容易这个时候停下来你会发现双方陷入了尴尬,没法继续往下聊了,这个时候不放多加一句反问!该怎么问呢?再来演示一遍:记者问你为这份事业坚持了十年真是不容易啊,你说是啊,的确太不容易了你知道是什么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吗?你看加上一句反问可以使话题递进下去,而且会激起对放的好奇心,对方自然会竖起耳朵迎候你的故事

到此为止吧 再继续就真的没礼貌了(别做话题的终结者)(3)

这四种方法都是在否定和拒绝之后加上一个肯定式的补充句,除了能给对方留下接话的钩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减弱了否定式本身的无力感,话题终结者这种现象并不是小事,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习惯性终结话题的人往往受到长期缺乏亲密关系的影响,生活状态很消极,安全低下,而这些情绪会严重影响到健康所以不仅为了建立友好的关系也为了身心健康,从今天起咱们不要再做话题的终结者了,和对面的人愉快的聊起来吧`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