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毕老师朗读本期节目)
大家好,我是毕老师。今天我想和大家来聊一聊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知识积累、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不仅可以灵活运用写作,也能更加了解中华文化。我们在学习成语时,一定要知道它的正确含义,便于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准确运用。而事实上,在日常的写作和表达中,有些成语被误用的现象并不少见,下面我就来举几个例子。
首先,我要说的这个成语叫七月流火。在我们《未来作家》的丛书上,我不止一次看到老师投稿过来的文章中出现这个成语,而且都是用来表示天气非常炎热。大家可能会想,七月不就是最热的暑假期间吗?而且流火这两个字,看着就让人觉得热啊,用这个成语来表示天气炎热有什么错吗?其实,这样想就犯了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七月流火这个成语的意思恰恰是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大致相当于现在公历的九、十月份,也就是到了秋天的时候。“流”, 是指移动、落下。而“火”,不是指像火一样热的天气,而是天空中一颗星的名字,它发出火红色的光亮,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之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农历七月以后,“大火”星就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这种现象被称为“流火”,这时暑热已经开始减退,天气慢慢地变凉爽了。
第二个成语是首当其冲,相信很多人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是把它当做“第一个”的意思来用的,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我首当其冲举起了手”,其实这样用是错的,只看到了“首”字的意思,而不懂得“冲”字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首”字表示最先,这个没有问题;“当”字是指面对、对着;而“冲”字是指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冲”字应当理解为战车,指攻敌、攻城的战车,类似于今天的坦克,对于对方来说,首先面对它的人,当然要面临巨大的危险。
第三个要说的成语是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是这样的: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意思是说:晋国献文子的新房子造好了,晋国的大夫们都来祝贺。其中有个大夫张老说:多么美好啊,新住宅如此高大!多么美好啊,房屋如此众多!这里的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样子。以后人们就用美轮美奂来赞美那些高大而且华美的建筑,所以大家要注意,那些商品、花卉、服装、文章、风景、灯光等,都不可以使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或者赞叹。
接下来的这个成语是巧言令色:这个令字读作第四声的时候,现在一般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作名词用,比如军令;第二种是作动词用,是指下达命令的意思;第三种我们不常用,但有时候也在用,那就是作形容词用,表示美好的,组词的话,可以组成这个巧言令色。这个词是指花言巧语以及和颜悦色。看着像是一个褒义词,其实它是一个贬义词,孔子在《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用花言巧语,并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讨好别人,这种人的仁德是很少的。大家要注意这个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用错了。你在写关于同桌的作文的时候,可不能说“我的同桌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如果同桌正好知道这个成语的含义,那他可要生气了。
万人空巷,这个成语出自北宋苏轼的一首诗《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这个“万人空巷”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大家都看到过这个词语,它经常会出现在判断病句的题目里,许多人都以为“万人空巷”是指街巷空无一人,非常冷清,结果失了分。万人空巷的本意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奔向一个地方,以致巷里空荡荡的,一般用来形容聚会庆祝、欢迎等盛况。在古文中,巷解释为胡同,是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通道,它与街是不同的,巷是相对弯曲狭窄的,而街一般是宽阔笔直的,同时它们都是指城市中的通道,所以慢慢地,后来人们就把巷和街连用了,称为街巷或者大街小巷。
不肖子孙,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成语,第一印象可能就认为是一个不孝顺老人的孩子,其实这里的肖并不是孝顺的孝,而是相似、相像的意思,所以我们用一个词语肖似来表示很相像的意思。不肖子孙是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这个成语原来出自《论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一个人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和理想;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这个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改变他父亲告诉他的合理有益的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尽到他的孝道了。在这里,孩子先是要做到肖也就是相似于他的父亲,然后才能被认为是孝顺的。这在伦理纲常制度非常严格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是一条必须遵行的规范。
最后要说的这个成语,我首先要说明的是,前面举例的几个成语,只是意思被误用,字并没有弄错,而现在我所说的“昨日黄花”这个词,是“明日黄花”这个成语的误用。因为人们往往只是从字面上看,认为昨日才是指过时的事物,所以就误用成了“昨日黄花”,而不是正确地用“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原意是指重阳节过后逐渐枯萎凋谢的菊花,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现在常比喻为已经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而赏菊是我国的民间风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苏轼曾写过一首《九日次韵王巩》,里面有一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说:既然咱们已经相聚在一起,就不要急着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好好赏花吧,如果等到明日,重阳节就过了,不但赏花没了趣味,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后来,大家就将“明日黄花”作为一个成语保留了下来,用来表示事情已经过期了的意思。
说完了成语,毕老师忽然想到一个词,也顺便说一下。这个词不是成语,但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不过很遗憾,在我所有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它都被读错和用错了,没有一次是正确的。这个词就是压轴。相信大家都听到过这个词被念成「yā zhóu」的读音,其实是错的,这个词正确的应该读作「压轴」「yā zhòu」。而且,大家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用来指最后一个节目或最后出场的重要人物,比如压轴戏、压轴出场等,其实「压轴」原本是一个戏曲名词,意思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这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在京剧中,一场戏如果有五出的话,第一出叫作「开锣戏」,第二出、第三出叫作「早轴」和「中轴」,第四出也就是倒数第二出,叫作「压轴」,最后一出被叫作「大轴」。许多看戏的行家以及达官贵人,看到「大轴」开演,就起身离开了,所以最后的这第五出戏,又叫作「送客戏」。为了让观众离场前看到最精彩的演出,戏班总是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倒数第二个,所以真正好戏就是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戏。希望大家以后用到这个词的时候,不要再错把它当成最后的意思来用了。
总之,学习并准确运用成语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意并记住身边的成语;平时多阅读,记住书中的成语,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加深记忆,并且仔细辨析别人的文章中成语运用的巧妙之处或不恰当之处,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关于成语的一些小知识,毕老师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下期主题
《鼻祖是谁》
12月11日 周二
不见不散!
本栏目作者 毕文侠
历史掌故,经典诗词,
毕有话说,且听新解。
《未来作家》首档可以听的
文学知识趣味解读栏目,
给你一个新的角度,
助你开拓语文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