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偶尔看到《全明星版野狼Disco》的热搜,我这才意识到这首歌的热度竟然还是持续。点开视频一看,明星阵容确实很强大。将时下当红的颜值担当们凑在一起,在灯红酒绿的背景里,原本土嗨的感觉反而多了几分新潮。

如何形容野狼disco歌曲(藏着多少人的回忆)(1)

01、

要说最近的火爆歌单里,《野狼Disco》绝对算一首。从QQ音乐到网易云音乐,几乎各大音乐榜单上都能看见它占据着前三名位置,甚至有几期它已经超过了当红流量歌手的新歌热度,稳居榜单榜首。

不仅如此,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上,沿街的实体店里和各大KTV,熟悉的旋律此起彼伏。网友们要么对它的词进行重新改写,要么借助原曲自由表演。明星大V们也加入其中,自配一段舞蹈,霎时间引来大量围观。

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很快被广场舞大妈们巧妙利用,成为又一传遍大街小巷的神曲。毕竟已经有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给这首歌加上了属于本行业的专有色彩。他们仿佛在歌里找到了能够释放的空间,当旋律响起,精英阶层也好,普通市民也罢,集体忘掉身份的束缚,上演一场众生的狂欢。

对于《野狼Disco》的接受度,想来不必做调查便可清楚的知道,被印有“土”字标签的它所面对的受众,无疑是两极分化。我们在处理好恶的表达时,往往简单粗暴。尤其是在网络匿名发言的大背景下,每个人的身份都是隐形状态,因此是用雅致或粗糙,有理或无理,温柔或暴力的词语抒情,实际上已由外界监督的机制,转为向内的自控力。

随之而来的是保持中庸的态度日渐减少,直白坦诚的随之增多。于是,从《野狼Disco》的热评里便可看出,喜欢的一派疯狂打call,单曲循环。反之,则是遍地怒怼。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它的确火的一塌糊涂。

如何形容野狼disco歌曲(藏着多少人的回忆)(2)

02、

歌曲的原创者,是一个名叫董宝石的东北说唱浪子。人称“饶舌郭富城”、“蒜味蒸汽波开创者”,当然他最出名的称号是“老舅”。

老舅的由来还要从网易云说起,云上有个15岁的小伙叫他老铁,他说你这年纪,我都能当你老舅了。就这么着,老舅越叫越响。

尽管生于1986年的董宝石,在说唱圈里不算年龄长的,但他的资历算得上丰富。走南闯北的他,在成名之前有过很多职业。其中有一段卖水龙头的日子,他形容为最难熬。

那时候他坐在柜台后边,看着眼前吃瓜子闲唠嗑的大妈们,觉得时间就这么流逝了,这种失落感就好像曾经拥有过的那个时代。

董宝石回忆起当年,他觉得十几、二十年前的人,还有点虎,为了义气能两肋插刀,那时的人还有街头精神,帮派精神,人们相信勇,相信义,而现在这些东西早就消亡了。

他指的那个当年,是80、90年代的东北,大背头、BB机、霹雳迪、小皮裙、大波浪,还有让年轻人魂不守舍的郭富城和风靡的粤语歌。

董宝石将这些复古意象,融合粤语和东北口音,组成了这曲《野狼Disco》。在上世纪90年代,《野狼王的士高》的合集曾是东北各大歌舞厅、录像厅和游戏厅的首选背景音。蹦迪在那个时代男女皆宜,它是情绪排解的出口,是年轻人成长史上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东北之外的人们,能够从这首看似简单的歌里,找到失落的东北面孔。至于那些从共同经历里走来的人们,引起共鸣是一种必然。而在共鸣过后,剩下的只有难以割舍的回忆。感慨已经远去的一切,那里还藏着自己的根。

如何形容野狼disco歌曲(藏着多少人的回忆)(3)

03、

在《野狼Disco》里,传唱度最高的一句词是: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右边画一道彩虹。

乐评人耳帝对此评价道:这句词既社会又天真,既单纯又伤感,这是天真市井者的气质,浪漫大哥的情趣,在粗粝的环境中活出细腻与美丽,就像在充满困难的生活中,依旧没有丧失的曾经春风得意时的血性、尊严和虎逼。

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一评价太过夸张,只不过是一句简单的歌词而已,哪儿来的这么多含义。有这种反对声的存在也实属正常,就像是有共鸣的人恨不得和耳帝当面来一个紧紧的拥抱。

就我个人的感受,龙和彩虹的象征,正是一个人的矛盾所在,是现实与理想的难以协调。尽管这种平衡在我们日复一日的同自我的抗争里,终究要随着外界不可控的因素,逐渐倾向一边。但褪色的另一边其实从未消失,在表面的看似妥协下,它仍然将我们刺痛。

好比一个坐在办公室里沉默的打字员,其实有一颗蹦迪的心。他需要的仅是环境的改变,而遗憾的是能够改变他的环境早已沧海桑田。他只有面对电脑,通过一首歌的媒介,来寻找曾经。

我想《野狼Disco》恰是这个媒介,尽管它“土”,可“土”里确是一代人真切的回忆。假如用美妙的西洋乐来装点,反而会让人们的记忆失真。艺术创作要高于生活不假,但过高的“打扮”往往掺杂虚假,反而沦为精致的不切实际。

既如此,索性用蹩脚的粤语腔调,来表现大众初学粤语时的滑稽可笑。用东北方言本身的幽默十足,将听众带入到即便不看视频,也知道是在东北的固定场景里。

如何形容野狼disco歌曲(藏着多少人的回忆)(4)

04、

如果从说唱文化的起源来看,它并不属于中国本土,以致于在结合的过程中,往往会变了味。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一方面说唱圈仍有一部分受众,对说唱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创作者已然陷入长期以来,找不到突破口的艰难。

一些听众借着《中国新说唱》这一节目,纷纷表达如今的说唱让人越来越受不了的烦躁。尽管董宝石带响了《野狼Disco》,但也不免会陷入到一种质疑,譬如郑云龙火了,音乐剧行业火了吗?王珮瑜火了,京剧行业火了吗?顺着这个路子,也可以追问一句,董宝石火了,说唱界火了吗?

想来无论何时,仅靠一己之力带动一个行业更天换地,都无异于天方夜谭之说。他们顶多是激起水面涟漪的一块石子,即便振起再多波纹,也总有时效性。

在看过网友的评论以后,我发觉那些对说唱表达不满的人,多数是嫌弃它的小众,进而由小众,引入“俗”的门槛。因为俗,所以小众。因为“俗”,所以喜欢它的人就是审美水平低下。

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只有人人都坐在金碧辉煌的大厅,听某位大师演奏某个著名的交响乐时,才能被戴上一顶美其名曰“高雅”的帽子,并为之心里欢喜。尽管人人都如坐针毡,想睡却不敢睡,只为了得到一个“高雅”而苦苦坚持。

对此我在郭佳的文章里读到,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写道: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大众,只有某些人将另外一些人视为大众而已。也就是说,当那些人在评价说唱小众或又土又俗时,小众或许只是主观臆断。他们站在一个以“我”为大的立场,自然而然将区别于自己一方的以小相称。

而实际上他们口中的“土嗨”,兴许也正是曾经有过的经历。只不过时过境迁,随着大量媒介的涌入,我们可接受的事物越来越丰盛,眼界日渐宽阔,便开始转而对过往感到不屑。

如何形容野狼disco歌曲(藏着多少人的回忆)(5)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起初看到《野狼Disco》的歌名,根本就不想点开。但是听进去以后,反而有点儿着迷。那是一种夹杂轻松和幽默的感觉,复古味道浓郁。尽管不沾染唐诗宋词的典雅,却是中国风的另一种表达。

面对文化多样性的当下,谁也无法预料什么是下一个流行。但我想不管怎么变,真情实感都是根基。每一位创作者首先要用“真”和“诚”打动自己,继而才能感染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