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专业解读之:金融学【是什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二本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二本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志愿填报专业解读之)

二本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

志愿填报专业解读之:金融学

【是什么】

提起金融,人们常会将它与经济、货币和银行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金融的内涵更为广泛,它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诸多领域。

金融是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通俗地说,金融就是一种商业活动,所不同的是,这种商业活动的商品是货币。广义的金融,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利率调整到物价上涨,从买房贷款到百姓存款,金融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一门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行规律。国内所说的金融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货币银行学,二是国际金融。我国的金融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更偏向于经济,其核心学科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因此,我国的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种经济与金融的交叉学科。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有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它由五个要素构成:一是货币流通,如家庭、个人、公司、政府的货币收支;二是金融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是金融市场,如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等;四是金融工具,如存款、贷款、商业票据、银行票据、保单等;五是制度和调控机制。总之,现代社会的金融,无处不在,渗透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微观的个人理财到宏观的国家财政,都离不开金融专业人才,即使是非盈利机构,也会涉及投资、融资问题。比如,金融学可以通过预测未来几年的财务报表,估算一个公司的市值;再如,由于交易成本高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也需要金融专业人才来完成。

【学什么】

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现代货币理论、国际货币制度概论、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做什么】

一、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等。二、金融管理机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三、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金融企业。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五、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六、政府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七、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

【看前景】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就业率近年基本保持在 85%-90% 之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 75%,是近年毕业3 年内就业最稳定的专业之一,也是毕业 3 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金融学专业一直是报考热门了。现在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很多。20 多年前只有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就业选择有限。而现在除了四大行,还有招商、中信、民生、华夏等许多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也越来越多,如花旗、渣打、德意志银行等。另外,每年还有一些地方性银行也转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外国的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国内,加入到中国本土的金融业竞争行列,这都进一步加大了对金融人才尤其是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但是,就业机会增多并不是对所有毕业生而言,机会更多的是赋予了那些懂外语、懂法律、有丰富金融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掌握了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高端人才更为走俏。事实上,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以及本科毕业生实践经验的相对欠缺,使得业内对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呈下降趋势。所以,要想真正借助金融专业的热度,就要不断地充实知识储备,丰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提个醒】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有 390 多所。一类是专门的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另一类是综合性大学里经济学院或金融学院下设的金融学专业,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金融类专业录取分数一直居高不下,比较好的专业院校集中在二本以上,名校的金融专业尤其难考。很多一般院校的金融专业录取分也较高,如果考生成绩一般,但又对该专业感兴趣,可退而求其次。

在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上,不同院校也各有特点,如北京语言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大都采用双语授课,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注重宏观金融理论、政策及应用金融的教学与研究。另外,同一专业还可能包括不同的专业方向,考生报考时须提前做好功课。

金融类专业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高等数学优秀的金融类人才更受欢迎。在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中,数学科目之难让很多数学专业的学生都为之咋舌。所以,如果没有较好的数学学科基础,考生一定要慎报,切勿一味跟风追热。

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考生,更适合报考金融学专业。

【辨异同】

经济学 & 金融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

从概念来理解,两者的知识面有很大的区别。其实,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可以这样说,经济学知识包含金融学知识。举个例子来说:研究一个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是经济学的范畴;其中,利用货币发行、基准利率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这同时也是金融学的范畴。研究商品的供需关系,这是经济学的范畴;具体到货币的供需关系,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空间分配,这同时也是金融学的范畴。(图片来源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