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发布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报告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利益的功能,将为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科学评判保护成效,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念融入决策体系,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云南省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云南乃至全国最完整最原真的森林,保护成效直接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服务功能十分显著 2018年,为掌握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动态变化规律,在结合云南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基础上,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继续启动第二期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此次评估范围确定为2016年底全省范围内划建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包括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及全部州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纳入评估范围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8.74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6.28%,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 此次评估以2016年完成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基础,以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为依据,通过多次专家咨询,确立了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类别的调节水量、净化水质、森林固士、森林保肥、森林固碳、森林释氧、氮磷钾等营养积累、提供负氧离子、吸收污染物、阻滞降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共11个指标根据所选指标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型计算了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 经过评估,纳入评估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2129.35亿元/年,自然保护区每年每公顷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3.02万元(每亩价值8680元),是云南省平均每公顷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4.26万元的3.1倍 同时,经过评估,自然保护区每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达800.82亿元,占总价值量的37.61%,在6项评估指标类中位居第一,彰显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潜在价值,符合自然保护区建立、建设和管理的功能和目的,奠定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森林云南、美丽云南以及云南绿色产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牢固基石 此外,经过评估,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每年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这两类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623.45亿元和384.99亿元,占总年生态服务价值的29.28%和18.08%保护区森林每年涵养水源量为68.81亿立方米,相当于688个中型水库(库容量为0.1亿立方米),每年可减少水库相关维护费用33.29亿元;保护区森林每年固土19090.58万吨,减少土壤中氮、磷、钾流失360.60万吨此外,还减少土壤中有机质损失1628.66万吨 经过评估,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均与林木的净生长量相关同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反映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混交林高于纯林、近成过熟林高于中幼林、密林高于疏林、陡坡高于缓坡等规律,单位面积价值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滇西、滇南地区,呈现出西部高,自西向东、自西南向东北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据介绍,本次评估范围涉及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8.74万公顷相比2010年减少了朝天马、海子坪、三江口、轿子山、元江、云龙天池、普渡河等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增加了元江(晋升)、云龙天池(晋升)、轿子山(晋升)、乌蒙山(朝天马、海子坪、三江口合并晋升)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寻甸黑颈鹤、广南八宝、澄江化石群、晋宁梅树村、燕子洞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在物质量方面,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各指标数值以及净化大气环境中提供负氧离子个数、吸收氟化氢量增加在价值量方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较2010年的2009.02亿元,增加120.33亿元;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2010年的每公顷12.31万元,提升0.71万元 2010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首个省级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此后,云南陆续开展了全省森林、各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让公众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具体内容有更确切认识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对森林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报告正式发布)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12月13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发布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报告。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利益的功能,将为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科学评判保护成效,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念融入决策体系,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云南省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云南乃至全国最完整最原真的森林,保护成效直接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服务功能十分显著。 2018年,为掌握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动态变化规律,在结合云南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基础上,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继续启动第二期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此次评估范围确定为2016年底全省范围内划建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包括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及全部州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纳入评估范围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8.74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6.28%,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 此次评估以2016年完成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基础,以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为依据,通过多次专家咨询,确立了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类别的调节水量、净化水质、森林固士、森林保肥、森林固碳、森林释氧、氮磷钾等营养积累、提供负氧离子、吸收污染物、阻滞降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共11个指标。根据所选指标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型计算了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 经过评估,纳入评估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2129.35亿元/年,自然保护区每年每公顷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3.02万元(每亩价值8680元),是云南省平均每公顷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4.26万元的3.1倍。 同时,经过评估,自然保护区每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达800.82亿元,占总价值量的37.61%,在6项评估指标类中位居第一,彰显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潜在价值,符合自然保护区建立、建设和管理的功能和目的,奠定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森林云南、美丽云南以及云南绿色产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牢固基石。 此外,经过评估,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每年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这两类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623.45亿元和384.99亿元,占总年生态服务价值的29.28%和18.08%。保护区森林每年涵养水源量为68.81亿立方米,相当于688个中型水库(库容量为0.1亿立方米),每年可减少水库相关维护费用33.29亿元;保护区森林每年固土19090.58万吨,减少土壤中氮、磷、钾流失360.60万吨。此外,还减少土壤中有机质损失1628.66万吨。 经过评估,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均与林木的净生长量相关。同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反映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混交林高于纯林、近成过熟林高于中幼林、密林高于疏林、陡坡高于缓坡等规律,单位面积价值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滇西、滇南地区,呈现出西部高,自西向东、自西南向东北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据介绍,本次评估范围涉及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8.74万公顷。相比2010年减少了朝天马、海子坪、三江口、轿子山、元江、云龙天池、普渡河等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增加了元江(晋升)、云龙天池(晋升)、轿子山(晋升)、乌蒙山(朝天马、海子坪、三江口合并晋升)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寻甸黑颈鹤、广南八宝、澄江化石群、晋宁梅树村、燕子洞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在物质量方面,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各指标数值以及净化大气环境中提供负氧离子个数、吸收氟化氢量增加。在价值量方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较2010年的2009.02亿元,增加120.33亿元;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2010年的每公顷12.31万元,提升0.71万元。 2010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首个省级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此后,云南陆续开展了全省森林、各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让公众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具体内容有更确切认识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对森林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