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没有了往日的热气腾腾,马路上没有车跑,也看不到行人,爱叫的狗安静了。广播里“预防疫情”连篇累牍,喋喋不休,而乡村的听众怀念以前悠扬的歌声。愿花朵簇拥春天的美丽,愿树叶舒展春天的蓬勃。农民盼着下地,同学期待重逢校园,回乡的游子急着返岗复工……当漫长的等待与相聚相守重合,人生的趣味摇曳生姿。

不必挑破

90多岁的黄婆婆很喜欢孙子小刚。黄婆婆眼睛、耳朵不怎么好使,但说起话来声音很响亮。生活无忧无虑,遗憾的是很少看见在外打工的小刚,总是希望孙子常回家看看。

今年春节前小刚回家了,黄婆婆原以为跟往常一样,大年初二就要赶回厦门,心里很不是一个滋味。后来听说孙子这几天不走,她喜笑颜开。小刚陪着奶奶唠嗑,奶奶脸上始终充满了笑容,精神越来越好,聊两代人儿时的趣事……三天过去了,十几天过去了,过了正月十五,小刚还没有走。

疫起宅家云端相见(疫中显温情一家一世界)(1)

这天,奶奶拉着小刚的手说,“你陪我这么久了,你该要回去上班了……”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说这是给你的。原来小刚在家一天,奶奶就拿一张100元放在红包里,奶奶说你陪我多少天这里就有多少钱。小刚听后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流,奶奶,您太孤独了!又把钱放在奶奶的原地方枕头下。自责,“这几年没有好好陪您,现在让我把这几年的都补上吧。”

这时村干部、医务人员又来给奶奶测量体温,她紧张问:“我得什么病了?大过年的,怎么要天天量体温?难怪孙伢儿也陪我这么久!”小刚见状,向奶奶解释道,您很健康,没有病呢,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发生。说了几遍,奶奶还是没有听明白。

小刚的父亲比划着告诉奶奶,我们都要测量体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身体健康。再又转过头来对小刚说,你奶奶天天说,孙伢孝顺!脸上笑开了花儿。因疫情,你不能返岗复工,你就大可不必挑破,奶奶反正一直呆在家里,她还不知道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这绝不是在隐瞒什么。无意中点燃的篝火,让奶奶感到无比的温暖。

小刚听爸爸这么一说,不再提起此事,让奶奶尽享天伦之乐。

注意安全

从腊八开始,付习志一家开始清扫庭院,称肉买鱼、腌鸭蛋、杵糍粑,家门前的泥土地也铺成水泥地。他们逢人就说,儿子付森从南京要把未过门的媳妇带回家过年呢。

付习志夫妻俩是残疾(妻子耳疾),儿子读完大学,又上军校,听说有了儿媳妇,兴奋得几个晚上也睡不着。

腊月二十九,付习志接到儿子电话,说不能回家了,因为疫情!他即用手比划着告诉妻子,儿子不回来了。妻子知道后错愕不已,二话不说,倒床就睡,伤心,失望,“这是为什么?说好回来的!”她不会言语,心里的苦楚无法表达,想念儿子的心思一直憋在心里。儿子总是难以回来,她习惯、接受、忍受!可是今天怎么也想不通,过年怎么也不能回来呢。

第二天,几个戴红袖标和口罩的村干部上门登记,测体温,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妻子这才明白国家发生了重大的灾难。打开电视,电视上的画面也变了,全都是口罩、医院、消毒……她明白这是一个不同往常的春节。

付习志打开手机视频,妻子向儿子吃力地说出“注意安全” ,眼泪唰唰往下流。

付森说,现在国难当头,父母亲一定会支持和理解他的,他要尽自己的一份力!等战胜疫情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望父母亲。

疫起宅家云端相见(疫中显温情一家一世界)(2)

这些天来,夫妻俩学会了玩微信,每天晚上都要与儿子视频,有时几秒有时好几分钟。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知道孩子在抗击疫情,担心影响孩子的休息,每次都是好不情愿地“取消聊天”。

女儿大了

“妈妈,我要回家。”“你出嫁了,婆家就是你的家呀。”“不,我要回来。”这时,电话里传来呜呜地哭声,荆州城区的张女士也跟着流泪。

张女士女儿叫芳芳,从没有种栽过菜,刨过一颗花生,挖过一个红薯。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去年底结婚,丈夫老家住在石首调关。大年初一,小俩口驱车到乡下拜年,第二天准备回荆州时,封城封路,他们被阻隔在乡下了。

婆母一人过着简朴的生活,不到几天,家里的年货吃完了,液化气没有气了,饭不好吃菜也有点咸,到了晚上静得可怕,黑得更可怕。芳芳在乡下怎么也过不惯。这就有了前面的一幕,哭着要回娘家。

妈妈知道这些后,告诉女儿,“你原来的家,已成为你的娘家,你已为人妻了,现在你喜欢吃清淡少盐,你就要自己动手做,不再依赖谁。要转换角色,饮食和作息都要有规律,不熬夜,少玩手机……愿你不断成长,特别是经历这场大灾,自己要有所改变。”

一阵沉默后,芳芳略有所思。她打开手机百度搜索粉蒸肉、红烧排骨、啤酒鸭等,学习做菜。老公准备佐料,婆母在边儿上打下手。她按照网络上的步骤,开始用土灶大锅烧柴学着做起来。

不一会,啤酒鸭的香味开始飘了起来。婆母说,“我这炊事员可以下岗了。”“以后我就做给你吃吧。”芳芳有点飘飘然。他们开始浓情蜜意地喝起交杯酒,感谢对方,一起抵御疫情。敬为了国家少损失——不出去!敬老老实实呆在家——听党话!敬战胜疫情指日可待——胜利!

疫起宅家云端相见(疫中显温情一家一世界)(3)

“不出门,不串门”的喇叭声天天刮来,日子悠悠地过。在菜地,芳芳跟老公合影,跟婆母合影,三人合影。他们笑容舒展,没有了任何的不愉快,幸福满足。

这天,妈妈收到芳芳发的视频,是自己做的菜,“现在学会了做肉丸子、豆腐丸子、藕丸子,还会洗衣、拖地、搞卫生,跳健身舞呢……”

张女士听后眼眶湿润,“女儿已长大”,嘴角上扬,眼中有滚烫的泪。

妻批文章

不出门,呆在家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了。妻凝目外面静止的一切,哎,这不就是如同软禁吗?病毒敲响命运之门,不可逃避亦不可慌,配合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既然不能出家门,就做点喜欢做的事吧。

妻如往常一样,准时起床,从大年初一开始,从没有出过门。以前做了早餐,就急匆匆赶去学校上班,晚上到陈家湖跳广场舞,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天,她把从没有打开过的化妆盒搬出来,把一直冷落在柜子里的琵琶拿出来,更让我不敢相信的是,还拿起笔在我没发表的文章上划线写批注。

疫起宅家云端相见(疫中显温情一家一世界)(4)

早餐后,妻开始化妆打扮自己,“又不出门,打扮那么漂亮干嘛?”“趁时间从容,打扮给你看啦!”女为悦己者容么?不一会,琵琶声时而舒缓,时而紧张,那悠长的弦乐,人要静下心来才能品味。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健身气功,时而看新闻、听歌曲,时而与家人视频聊天……不知不觉,下午18时的钟声敲响,妻子开始做晚饭了。

疫起宅家云端相见(疫中显温情一家一世界)(5)

晚上,妻子喜欢翻看我的文稿,用她的话说,是增进了解,共同学习。近年,我以一位熟识的女性为蓝本写一个乡村爱情系列小说,为了生动就美化了人物,妻看后,遂提笔在“漂亮”两个字下面画上一道横线,在旁边批注“真的有这么漂亮吗?”还有一篇名叫《糊里糊涂做丈夫》,妻子认为我使用“糊里糊涂”一词“用词不当”,难道结婚是不明智的结果?既然未做好结婚的准备,干嘛要成家?这还不算,又提笔在全文前批上“标题不妥”等等。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妻子注重的是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就自然会不觉得在家“闷得慌”,就自然会没有日子难熬,想跑出去溜达溜达。

妻子素雅宁静。这些天,我倒觉得妻如一本书,这本书翻不完,也读不够。

作者 马益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