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天然气是地球馈赠给人类的礼物。这份珍贵的礼物来自哪里?如何生成?如何进行地质勘探和开采?又有什么用途?今天,我们将邀请您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人类出现以前,体验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感受沧海桑田的神奇变迁,认识油气的演化。

石油是“石头里的油”,就像水浸透在海绵里一样浸透在石头的孔隙与缝洞里。天然气作为石油的气态形式,在地下的情况也和石油一样,储存在岩石的孔隙与缝洞里。不同的是,天然气比液态石油的分子更小,能渗进石油的岩石都能渗进天然气,但是石油渗不进去的一些岩石却能渗进天然气。

中国油气资源丰富,同时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具有以下特点:

1、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2、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

3、东部含油气区是我国石油的主要生产基地。

4、中国中部含油气区属于克拉通过渡型盆地,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沉积盆地大,但数量不多。

NO1. 油气是如何形成的?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勘探的对象。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初期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生油气地层中。它们必须经过迁移、聚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藏。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生、储、盖、圈、运、保”六个字。

生油气层:是指具备生油条件的地层,主要由泥质岩类和碳酸盐类岩石组成;

储层:是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又能输出油气的岩层,通常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以及裂隙发育的页岩、火山岩和变质岩构成;

盖层:指覆盖于储油气层之上、渗透性差、油气不易穿过的岩层,页岩、泥岩、蒸发岩等是常见的盖层;

圈闭:就是储集层中的油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到某种遮挡物,使其不能继续向前运动,而在储层的局部地区聚集起来;

运移:指油气在生油气层中形成后,因压力作用、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等,使之转移到有孔隙的储油气层中。

保存:油气要保存必须有适宜的条件。只有在构造运动不剧烈、岩浆活动不频繁、变质程度不深的情况下,才利于油气保存。

石油产品api是什么(吃穿住)(1)

油气生成过程示意图

NO2. 中国主要含油层系和最新发现?

中国主要含油层系主要有:奥陶系、志留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

奥陶系是我国塔里木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之一。中国的奥陶系沉积分布很广,包括华北、东北、华南和西部地区。

志留系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的主要生气层系。中国的志留系以华中、西南区发育较好。

侏罗系是我国吐哈盆地、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之一。中国的侏罗系分布广泛,包括北方、南方、西部等地区。

白垩系是我国松辽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之一。中国的白垩系分布广泛,包括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及东南沿海等。

第三系是我国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琼盆地等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之一。中国的第三系广泛发育,在全国数百个盆地中,分布了很有特色的陆相地层。由于早第三纪有大量动植物遗体的堆积,海相地层和陆相地层中都有油田存在。

石油产品api是什么(吃穿住)(2)

主要含油层系

NO3. 油气是如何开采的?

当耸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钻机轰鸣着钻向地下6000米时,你是否会想到,5亿年前,也许正有一群三叶虫在此处睡大觉。当1989年部署在吐哈盆地的台参1井钻获工业油流,新疆鄯善油田由此发现之时,你是否会想到,这里曾是恐龙的天下。

我们离不开石油,也在竭尽全力地寻找和开采石油。从陆相生油理论、油气藏形成理论的初步建立到对富油凹陷满凹含油规律的认识,从二维地震采集到三维地震连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从数控测井到成像测井,从直井到丛式井、水平井、超深井、大规模工厂化作业,从大庆油田的发现到全国年产原油超2亿吨……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也是一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历史。

一次采油:让油自己喷出来。在一次采油阶段,在地层里沉睡了亿万年的石油可以依靠天然能量摆脱覆盖在它们之上的重重障碍,通过油井流到地面。当油层通过油井与地面连通后,井口是低压而井底是高压。在这个压差的作用下,上覆地层就像挤海绵一样,将石油从油层挤到油井中,并举升到地面。

石油产品api是什么(吃穿住)(3)

一次采油

二次采油:用水把油顶出来。在二次采油阶段,人们通过向油层中注气或注水来提高油层压力,为地层中的岩石和流体补充弹性能量,使地层中岩石和流体新的压力平衡无法建立,地层流体可以始终流向油井,从而能够采出仅靠天然能量不能采出的石油。

石油产品api是什么(吃穿住)(4)

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用科技把油洗出来。在三次采油阶段,人们通过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改变原油的黏度和对岩石的吸附性,可以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有聚合物驱、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微生物驱等。

石油产品api是什么(吃穿住)(5)

三次采油

NO4. 人与油气的亲密关系?

人与石油关系有多近?如果细心研究,仔细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每一项加以分析,就会发现,石油跟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看看这些令人惊奇的数字吧:人一生要

“吃”掉551千克石油;

“穿”掉290千克石油;

“住”掉3780千克石油;

……

“衣”与石油的关系不仅仅体现为合成纤维和合成树脂。以发蜡为例,主要成分是:液体石蜡30%、凡士林35%、石蜡14%、地蜡15%、松香5%、香精和少量色素。其中,液体石蜡、凡士林、石蜡是以石油为原料提取的。

“食”与石油的关系。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从培育过程中的施肥到收割、物流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石油及其产品的参与。其中,化肥、农膜的作用尤其明显。

“住”与石油的关系。现在家庭装修没有不用合成树脂(塑料)的,无论是门窗、顶棚、装饰材料以及灯具等,都是以各种合成树脂为原料。木制家具,也要用到石油合成的黏合剂和涂料等。家庭用品诸如电视、冰箱、电脑、整体橱柜等无一能和石油脱掉“干系”。

“行”,更离不开石油。出租车要用汽油,乘坐的飞机要用航空煤油。除了这些之外,这些动力机械的运动部分都必须加入润滑油或是润滑脂,不然就会很快损毁。

石油产品api是什么(吃穿住)(6)

人与石油有多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