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汇编网络资料 灵魂SU醒

转身:从天后到学姐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

千千阙歌陈慧娴 - 永远是你的朋友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

提到《千千阙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吧,陈慧娴这首金曲翻唱于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作品《夕焼けの》。

1989年由香港广告界出名的鬼才、著名音乐填词人林振强根据《夕焼けの》原曲重新填上粤语歌词。

当时陈慧娴为了履行当初与父亲的约定:当与唱片公司三年合同期满便要出国留学,而1990年正式合同期满的年限。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3)

陈慧娴的这首《千千阙歌》除了是送给歌迷,同时也是送给她的男友兼音乐制作人欧丁玉。

《千千阙歌》这首曲子本来就非常的优美,加上林振强具有透过故事本质的笔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这首歌更加带有属于那个年代的质感,所以这首歌一经推出马上就广被听众喜爱。

林振强将别具风格的歌词潜藏于别致奇诡的巧喻之中,让歌曲变身成为具有时代感的优美句子,这让他与当时香港粤语流行曲著名填词人黄沾、林敏骢并称“二林一黄”。

在《千千阙歌》出街的前一天,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就已经推出,《夕阳之歌》同样是翻唱于近藤真彦的作品《夕焼けの》。值得一提的是近藤真彦不仅是梅艳芳的前男友,还是她一生挚爱。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4)

当近藤真彦在日本唱红《夕焼けの》的时候,香港金牌经纪人陈淑芬就迅速买下了该歌曲的版权。欧丁玉觉得这首歌很适合陈慧娴唱,于是便向陈淑芬说要翻唱。陈淑芬口头答应了。

但没过两天,梅艳芳找她说自己也想翻唱。陈淑芬跟梅艳芳关系非常好,她当然想给梅艳芳了,但是已经答应了欧丁玉那就不能反悔。于是陈淑芬放话道:你陈慧娴想翻唱可以,但必须要在6月15日之后才可以出街。陈淑芬用意明显,就是想给梅艳芳足够的时间来打造歌曲。

于是梅艳芳赶紧找来陈少琪填词,完成了《夕阳之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旧爱的原因,梅艳芳录制歌曲过程一直不是很顺利,直到6月15日下午她才推出了自己这首《夕阳之歌》。而第二天的上午欧丁玉和陈慧娴就马上推出了《千千阙歌》。

两首歌推出的时间相差不超过24小时,而且是同一首曲子,这让听众们大感诧异。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5)

两首歌令梅陈两人的粉丝争得不可开交,不仅是两位演唱者,就连两首歌的填词人、编曲人都纷纷被送上了PK台,大有斗个你死我亡的形势。

《千千阙歌》的话题是陈慧娴的“暂别歌坛”,而《夕阳之歌》的话题除了梅姑与近藤真彦的旧情,还有就是它是徐克《英雄本色》系列电影第三部《夕阳之歌》的同名主题曲。

在当时陈慧娴的《千千阙歌》的传唱度和专辑销量都要远高于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千千阙歌》必将会在1989年度打败《夕阳之歌》,包括陈慧娴自己。

1989年,《夕阳之歌》和《千千阙歌》同时获得第十二届香港电台十大劲歌金曲奖,但是年度金曲和最受欢迎女歌手却由梅艳芳凭借《夕阳之歌》获得。

这让陈慧娴以及团队、歌迷十分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背后有黑幕。当时专门负责宝丽金艺员宣传的关伟甚至为此大闹颁奖礼后台,TVB和宝丽金的人花了好大力气才把他劝住。说起关伟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但他的哥哥你一定知道,他就是泰迪·罗宾。而陈慧娴亦在宝丽金的要求下未有留在台上等待宣布颁奖一刻,可见此奖项令各方不满。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梅艳芳不应该凭借《夕阳之歌》取得年度金曲和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项。

有人猜测,TVB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梅艳芳之前曾扬言,如果当年获得最受欢迎歌手,次年就退出各个奖项评比。这也算是给她一个圆满结局吧。

对于哪一首歌更好,估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寓意高远,道破生死界限,沧桑大气,可惜歌词略有拖沓繁复,很难让人记住。梅艳芳的演唱技巧固然是无可挑剔,但对于拥有众多好歌的她来说,《夕阳之歌》仅仅算是一首正常发挥的歌曲而已。

反观《千千阙歌》歌词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让人听上一遍就会了,且陈慧娴的演唱可算是超常发挥,一改过去的过去的少女偶像风格,成为一个成熟感性的女性。所以这两首歌一经推出《千千阙歌》就占据上风,成为了k房大热,现在《千千阙歌》的知名度也是远高于《夕阳之歌》。

许多人把《千千阙歌》的成就归功于它是一首情歌,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这首歌应该归属于送别分离的歌曲一类,它的对象不仅仅是恋人,也可以是朋友亲人。

在同类歌曲中,《千千阙歌》可以排在第二位,首位当然就是李叔同的《送别》了。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6)

说到陈慧娴暂退歌坛去留学之事,尽管她的愿景再美好,终将逃不过一个事实。

当时的香港乐坛异常繁荣,明星一抓一大把,更残酷一点地说,一旦陈慧娴在势头最劲的时候离开,之后很难再取得以前那么辉煌的成就。

陈慧娴当时的经纪人赵润勤说:“我不认同慧娴的决定,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离开不是明智的选择。我们都十分清楚,以慧娴当时的势头,‘一姐’基本在握,然而等她留学几年归来,再想重拾往日雄风便是难上加难。”

但最后,所有人都尊重了陈慧娴的选择,而当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为一个目标去努力:给她一个完美的谢幕。于是,一张关于告别的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和《几时再见》的演唱会就应运而生,也就有了《千千阙歌》。

回过头来看,无意中造就了香港乐坛一个经典。

1、这首歌是梅艳芳翻唱前男友的曲子。而且之后,梅艳芳也淡出歌坛,次年宣布不再参与角逐奖项。她的这首《夕阳之歌》就像一个隐喻。

2、陈慧娴与梅艳芳几乎同一时间推出同曲异词的歌,这在流行乐坛史上前无古人,也无后来者。两首歌还同时成为当年香港的最热门,齐齐获选年度金曲、各奖项。

3、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无疑是其数一数二的代表作,同样也将成为香港流行音乐中的经典。

4、陈慧娴当年两首歌同时获得金曲奖,作为女歌手,是史上香港乐坛上仅有的。

5、最特别的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告别仪式,由一张销量最高、获誉最高的一张专辑和一次演唱会完成,加上优美动人的曲调和特地为陈慧娴量身打造的歌词。

6、令人唏嘘的是,一场盛大的经典告别,不曾想到,也是一个王者时代的告别,还是一段感情的告别。

不管如何,这是一次完美无比的告别。

1989年几时再见演唱会

2

天后的上一站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7)

陈慧娴与张学友是同门师兄妹,80年代,学友在歌坛的地位远远不及慧娴。慧娴也曾帮助过学友。两人一直是知己。

陈慧娴(英语:Priscilla Chan Wai Han;1965年7月28日-),于1980年代及1990年代红极一时,为香港乐坛天后级歌手。

她以清晰响亮而充满感情的唱腔著称,曾推出多首经典广东歌,有“粤语天后”之称,拥有的金曲数之多是香港乐坛数一数二的。

她在1983年以三人女子音乐组合“少女杂志”出道,1984年1月推出同名专辑《少女杂志》,凭着出道作《逝去的诺言》令她一炮而红并转为独立发展。在法安利时期推出的唱片取得很优秀的成绩,首张个人大碟《故事的感觉》取得白金唱片,而歌曲《玻璃窗的爱》及《花店》等大受欢迎。

逝去的诺言陈慧娴 - 完美声音 Vol 2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8)

跳舞街陈慧娴 - 娴情三十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9)

公主舞跳的好可爱 -第一次看到她跳舞

1986年陈慧娴加盟宝丽金,并获安排与监制区丁玉合作,推出大碟《反叛》,歌曲《跳舞街》大热,令她踏上一线歌手之路。其后推出的歌曲如《傻女》、《人生何处不相逢》等都是华语乐坛经典作品。

1989年推出的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狂卖七白金(接近40万张),歌曲《夜机》爆红,而主打歌曲《千千阕歌》更是街知巷闻,无人不识,红遍整个华人社会,是陈慧娴的首本名曲。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0)

陈慧娴生于香港,籍贯广东番禺,是家中长女,有一个小一岁的妹妹和一个小十岁的弟弟(其弟是刘浩龙的小学同学)。

1983年陈慧娴参加过多场歌唱比赛后,早已成为学界的“风头趸”。她在中五时,由于当时乐坛著名年轻音乐人、当时属于法安利制作公司的安格斯(麦伟珍)正筹备制作一张少女合辑,她便获邀到录音室试音,在试音期间唱出《痴情梦醒》(其后收录在《少女杂志》内)令当时所有制作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包括录音师李振权和经理人赵润勤,因为她本身娇小玲珑、毫不起眼,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并不耀眼,却有一把成熟而响亮的美妙声音。

痴情梦醒陈慧娴 - LPCD45之陈慧娴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1)

于是,她就被安排与陈乐敏及黎芷珊组成三人组合“少女杂志”,一起灌录以少女情怀为主打的同名杂锦唱片《少女杂志》,大碟由法安利全资制作及拥有,由宝丽金唱片发行。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2)

大碟于1984年1月推出,陈慧娴正式出道。

不久,她便因《逝去的诺言》一曲而崭露头角,取得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及当选无线季选金曲,《少女杂志》销量达到白金唱片佳绩。及后她更获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度最佳新人奖。

1984年8月24日,陈慧娴脱离少女杂志而独立发展,推出首张个人大碟《故事的感觉》,销量达到白金,主打歌《玻璃窗的爱》取得不俗成绩,独立发展后首度取得冠军歌。

玻璃窗的爱陈慧娴 - 陈慧娴Remix 精选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3)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4)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5)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6)

1986年陈慧娴成为宝丽金的合约歌手。

经过重新包装,5月30日推出《反叛》,以日式少女形像及《跳舞街》等金曲令陈慧娴踏上一线歌手之路。销量达三白金。

同年从香港浸会学院(浸会大学的前身)退学以全力发展事业,并表示将积极发展歌唱事业及储蓄,以实现于1990年唱片合约约满后赴美国升读大学,偿还父母的心愿之余,也可实现自己的志愿。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7)

1987年2月19日推出《变、变、变》大碟,因唱片造形不受欢迎,声势稍微回落,但销量仍超过三白金。区丁玉于是着手为陈慧娴制作一张新唱片《娴情》,并转以复古形象戴帽示人,其形象多变,反而更受欢迎,更被封为“帽子天后”

人生何处不相逢陈慧娴 - 秋色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8)

傻女陈慧娴 - 娴情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19)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0)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1)

1988年《傻女》(国语)、《秋色》三张大碟相继推出,每张大卖十数万张,秋色更有四白金销量。当中《傻女》、《人生何处不相逢》、《一对寂寞的心》、《Joe le Taxi》等获得多个奖项,包括凭《傻女》夺得港台颁奖礼十大歌曲及劲歌十大金曲。而《傻女》更是陈慧娴最喜欢以及最能代表自己的歌曲。此外,她更凭《人生何处不相逢》一曲在叱咤903首次夺得三周冠军,声势一时无两。

1989年,到美国升学前一年,是陈慧娴歌唱时期最高峰的一年,同年7月25日推出《永远是你的朋友》一碟,《千千阕歌》一曲唱至街知巷闻,获奖无数,亦再次在叱咤903夺得三周冠军,为华语乐坛经典金曲之一,该大碟销量达38万张(七白金),为当年的最高销量大碟,陈慧娴已被各界广泛封为“天后”。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2)

同年8月28日至9月2日于红磡香港体育馆举行六场“几时再见演唱会”,为陈慧娴首次个人演唱会亦为暂别乐坛演唱会。演唱会原定只举行三场,但由于反应热烈,已不断加场但门票仍火速售罄,加至六场后由于档期问题已不能再加(紧接档期是谭咏麟的演唱会)。

在演唱《千千阕歌》之前,陈慧娴对着红馆万多位观众讲过一番说话“珍惜身边每一个人”,紧接说完“慧娴要走了”之后,全场掌声及欢呼声雷动,更获得多名观众高呼挽留,而她在唱歌期间更是泣不成声,唱罢之后更先让舞者离场后,才依依不舍地走回后台。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3)

《永远是你的朋友》大碟中的第二主打歌曲《夜机》亦是大热作品,同样取得十大中文金曲奖,在港台颁奖礼上的十大歌曲独占两首,成绩骄人;

陈慧娴也是至今一一位凭同一张专辑内两首歌曲连夺同一年度两首“十大中文金曲”的女歌手。

1990年2月9日,她正式离港赴美国雪城大学攻读心理学,直至1994年底以全优生身份毕业回港。跟张国荣不同,由于当初她打算学成后不再染指演艺界,因此并没有进行封咪仪式,只于启德机场跟区丁玉及众乐迷道别,却引来中外传媒广泛报道;事实上,陈慧娴早在浸会退学前已承诺了父母必会完成大学学业,因此她信守对父母承诺重拾课本返回校园。

3

归来吧|爱人飘去,红茶已冷

据陈慧娴回忆所言,她最初打算毕业后不再从事演艺工作,但1991年宝丽金唱片公司派人赴美游说她利用放假期间灌录一张全新大碟,即是1992年3月26日推出的《归来吧》一碟,此大碟水准甚高,其中第一主打《飘雪》一曲在华人地区传唱度极高,此大碟在陈慧娴缺席主要宣传下亦能卖出得三白金,而碟中《红茶馆》一曲更勇夺1992年度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十大中文金曲奖。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4)

1993年再下一城,同年10月15日推出《你身边永是我》大碟及替无线电视拍摄音乐特辑《纽约娴情》,成绩不俗,初推出已达双白金销量,主打歌曲《Jealousy》亦相当受欢迎,取得RTHK榜冠军。

今天的爱人是谁陈慧娴 - 今天的爱人是谁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5)

1994年陈慧娴决定重投歌唱事业,同年10月4日推出《今天的爱人是谁》新曲 精选以预备翌年回归乐坛,大碟销量达双白金,当中即将回归而推出的作品《今天的爱人是谁》人气高企,歌曲受到热播,成为四台冠军歌,更在叱咤903夺得两周冠军。于是一切准备就绪,期待陈慧娴1995年初学成回归的发展。

1995年初,陈慧娴毕业返港后立即重投演艺工作,分别于1995年2月及11月推出《Welcome Back》和《我不寂寞》二张大碟,其中《恋恋风尘》一曲连续上榜11个星期,《Welcome back》连续六星期处于IFPI唱片销量榜冠军位置,大碟销量冲破四白金。另亦与刘德华参与商台广播剧《我心不死》及举行小型演唱会与各种演艺工作,广播剧大受欢迎,包括剧中主题曲《我心不死》。

同年11月,推出另一张专辑《我不寂寞》,当中凭港台广播剧主题曲《飘》夺得叱咤十大歌曲奖,以及凭《我寂寞》夺得港台及劲歌十大歌曲奖,复出后的成绩虽然备受肯定,惟当时乐坛正值不少后浪同时崛起,除如日中天的王菲外,还有彭羚、郑秀文、李蕙敏亦有相当攻势,因此年底的人气亦稍为回落

1996年,陈慧娴在农历新年于红馆举行一连十场《雪映美白演唱会》,是她继1989年的暂别乐坛演唱会后再次举办演唱会,是自己历年举行的场数之冠,并推出新曲 精选碟《心满意足》造势,坊间反应不错。下半年,再推出《问题女人》大碟及拍摄音乐特辑《英伦奇缘》,惟外间对《问题女人》大碟的歌曲及造型转变评价两极。

陈慧娴在回港后的发展并未如80年代末般顺利,由于当时宝丽金旗下已签下不少歌手,致使陈慧娴得到的公司资源被分薄,声势开始减弱,此外有公司高层召见指她“不够合群”,不喜和公司同事交际及出席应酬活动,合作不太愉快。

1997年,陈慧娴开始转趋低调,曾公开表示会减少竞争乐坛奖项,自此再没有出席过任何年尾总选颁奖礼(担任表演及颁奖嘉宾除外),全年只集中在台湾推出国语碟《心就要飞了》及有关宣传活动,及于香港体育馆举行两场《慧娴·港乐奇妙旅程》与香港管弦乐团合作及推出其现场录音大碟,是年只派过《二人时间》一首广东单曲(《慧娴·港乐奇妙旅程》现场演唱版本),同年宝丽金唱片公司宣布陈慧娴唱片累计总销量超过1000万张。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6)

1998年,陈慧娴感觉受到宝丽金的不公平对待,例如自己在复出后推出的唱片销量成绩不俗,但却不能取得十大最高销量等,而在另一歌手李蕙敏加盟后,陈慧娴已经不是公司力捧对象。她对宝丽金心灰意冷,认为该公司已不能发挥自己,为求有新突破,主动要求改投唱片制作及运作独立的新艺宝,岂料该公司的运作更差,在宣传和选歌方面的策略未如理想,陈慧娴亦感和新公司沟通不足。

尽管如此,她在98年推出《爱恋二千小时》概念大碟,10首歌围绕爱情小说内容情节发展而创作,乐坛少见,《玩味》大热,市场叫好,97亚洲金融风暴下,销量仍约有两万多张,反应口碑仍算不俗;同时亦与郑子诚合作演出香港电台《爱恋二千小时》广播剧。她其后获邀主唱第17届(1998)香港电影金像奖主题曲《因你才有这一天》。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7)

1999年5月,陈慧娴推出专辑《正视爱》,首次起用新监制方树梁,走潮流Band Sound电子音乐路线,改用更潮更少女的唱腔,营造全新感觉,初推出已有一万五千张销量,在当年香港唱片业低迷来说不俗,惟慧娴本人感当时乐坛的焦点已不在她身上,虽然得到传媒表示会支持她的新音乐,却未见广泛热播流行。

同年8月在内地推出《正视爱》CD VCD引进版,多收录两首国歌曲。为打入内地市场,其间到电视台宣传及演唱,及在北京举行签售会。

陈慧娴后期主要以参与演出或演唱会为主。

时代早已改变。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8)

没想到转身已是永恒。

如果不是当初选择留学,她或许不会失去区丁玉。

如果不是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留学,

她大有可能持续统治香港多年

——其时的她已经是天后

锋芒无俩

在今天看来,

她的作品,她的歌声

依然无法替代

可惜烟花易冷

她其实并没有做错

互联网年代来袭

香港回归、金融危机

其实整个港台流行文化都在90年末发生巨大的转变

当前我们记得的港台明星

都是80-90年代涌现的

包括影视

她归来时

本来已不可能是唱片公司的热门和头牌

这是谁都知道

谁都会这样做的

新人才是每家公司的经营重点

多少人昙花一现

不管如何

陈慧娴永远是80-90香港歌坛的殿堂级巨星

她的作品始终是无可替代的经典

相信她是无怨无悔的

毕竟经历过乐坛辉煌

毕竟很多事是自己决定的

在80-90年代,特别是80年代

她是最大的幸运儿

能在潮流中找到自己的天赋

不当学姐当学妹(不做一姐做学姐的傻女)(29)

以千千阙歌歌词结束本文:

当某天 雨点轻敲你窗

当风声吹乱你构想

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

来日纵使千千阕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