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字嗣宗。籍的本意为书册。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就是不合群,不流俗,要么闭门读书一月不出,要么登高望远一天不归,能喝酒,能长啸,能弹琴,弹到忘我之处旁若无人,人们都说他是个傻逼。可见即使在提倡放飞自我的魏晋时期,个性太强也是会被周边环境鄙弃的。

说一下啥叫长啸。我们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大侠都喜欢长啸,一啸好几里地之外的人都能听见。岳武穆《满江红》词云: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说文》:啸,吹声也。《封氏闻见记》: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其实就是把舌头卷起来吹口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流氓哨。也不知道现在的小流氓见了姑娘是否吹口哨,小编读中学时,社会上的小流氓经常成群结伙啸聚在校门外,见了漂亮姑娘就吹口哨,有精于此技者甚至能吹出悠扬动听的情歌旋律,令人叹为观止。当然了,大侠们的仰天长啸和小流氓的吹口哨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是吹口哨,大侠们吹的是一腔豪气,流氓们吹的是一口骚气。

为什么杀兄弑父(弑母和杀父哪个罪过更大)(1)

阮籍稍长,跟着叔叔来到洛阳,被曹爽征为参军,但是没干几天就请了病假,回家种地去了。没过一年,曹爽就被司马懿干掉了,时人皆服其远识。后来陆续跟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干,一路高升。

阮籍本来有济世救民的宏图大志,但是魏晋之际天下多事,政坛风云波诡云翳,名士很少能有善终者,于是退而独善其身,不问世事,终日喝酒。司马昭想让司马炎娶阮籍的女儿,阮籍连续大醉六十多天,司马昭一直找不到提亲的机会,遂罢此事。钟会找到阮籍,故意设套问一些危险话题让阮籍回答,想抓住他的话柄弄死他。但是阮籍每次都喝的酩酊大醉,钟会一直没有抓到把柄。阮籍也故意发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证明自己不合时宜。有一天有司报告,儿子杀死了母亲,司马昭跟一帮人讨论此案,阮籍说,艾玛,杀了父亲还行,杀了母亲就太过分了。在座闻言大惊失色,司马昭说,杀父是天下极恶之大罪,你为啥觉得还行?阮籍说,禽兽只认识母亲,不认识父亲。杀父,如同禽兽,弑母,禽兽不如。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为什么杀兄弑父(弑母和杀父哪个罪过更大)(2)

阮籍听说长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门屯兵的厨房有人擅长酿酒,有美酒三百石,于是向司马昭汇报,当了步兵校尉。每天不办公,就喝酒。诸臣劝进司马昭承九锡,让阮籍写劝进文,阮籍喝醉酒忘了写。使者前来索取,阮籍拿了纸笔,一挥而就,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可见阮籍还是跟司马昭采取合作态度的,关键时刻也能走两步,因此司马昭没杀他,而嵇康却完全不合作,因此被杀了。

杜月笙说,不要怕被人利用,能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用,至理名言。

阮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为啥母亲去世了阮籍要说“穷矣”,《小尔雅·广诂》:穷,竟也,完结之意。就是说,人没了,不在人世了,走了。

阮籍还能翻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方外之士,乃见青眼。于是礼俗之人恨他要死,多次想找机会干掉他,但是司马昭多次保护他,使他安然无恙。

阮籍嫂子回娘家,阮籍与嫂子道别,人们都笑话他,因为根据礼法,男女授受不亲。阮籍说,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

为什么杀兄弑父(弑母和杀父哪个罪过更大)(3)

阮籍经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广武涧就是鸿沟,当年刘邦项羽在此拉锯数月,不分胜负,最终握手言和。阮籍这句话意思,当世没有刘邦项羽这样的英雄,因此才让一帮无才小子成名。当然这是一句拉仇恨的话,但是由于阮籍神经病名声在外,也就没人跟他计较。

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全文如下: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为什么杀兄弑父(弑母和杀父哪个罪过更大)(4)

颇有魏武之气。

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