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居记 /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遇见过的园林中,
最爱寄畅园。
首任园主秦金,号凤山,命名此处“凤谷行窝”
康熙、乾隆题写的“山色溪光”和“玉戛金枞”
因是秦观后人的花园,故又称秦园。
寄畅园位于惠山的脚下、二泉的不远处,借山引泉,依势而造,独具真山真水的野趣,这是其它众多格局偏软性的城中园林所不可企及的。
它的名声很大,与瞻园、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康熙、乾隆两帝对它垂青有加,百年间,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七次到寄畅园游览(有问为什么是六下七去呢?回答:其中一次是折返时再去)。乾隆更是不惜巨资,以它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皇帝之喜爱,可复制或占有。
平民之喜爱,如我,“过我眼,即我有”,有幸琢磨理解它,是件很幸福很知足的事情,常常想起,如数家珍:
那些人让回味无穷的景致 -
延续数百年,巧思妙设无数。
寄畅园的建园史,已延续了五百多年,其中历经能力非凡的秦氏族人三次较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精进耐推敲。
“凤谷行窝”应该是早期的原型,在它的基础上,盛时园中有二十景。嘉树堂、锦汇漪、知鱼槛、涵碧亭、卧云堂、邻梵阁、先月榭、鹤步滩、含贞斋、凌虚阁等都还在,我就挑一二处特别喜欢的地方讲讲,其它的网络上很方便查找的。
八音涧,名字好听,声音更好听。
它是由清代造园名家张轼设计改造的:叠石造谷,西高东低,步行谷间,石路迂回,头顶茂密树林,脚边潺潺清泉。
“挖开原来的山体,形成一道山谷,将泉流引至谷底,缩窄水道,既容易引水也好控制水量。同时,避开山间树木,用黄石砌筑谷避,人行谷底,泉流脚下。”
水,是引的园外二泉水。在渠中,或冲击弯道石壁,或跌落下级水道,每个步骤都会发出一个特有的声音。时快时慢,忽而奔放,忽而细腻,涧内不同位置、不同路段水流声都各不相同。据说是模仿“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合奏出来流水曲音。
时常在涧中流连,不肯离去,我会寻找和辨识着各处的发音,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感叹此处的设计者,让静谧的园林中有了自然流动的音乐伴奏,让我们今天的人,能听到过去的人用巧妙的方式留下的乐曲,与之共鸣,且涓流不歇。
这个季节去的话,还有秋虫的呢哝和唱。
锦汇漪,取意为此漪汇集全园的锦绣景色。
那是园中心最大最美的一片水面,整个园子都是围绕着这一泓碧水铺张开来,不到二千平方米的水面,在视觉上却非常开阔。这要感谢来时走过那段狭长的八音涧:涧里,狭暗有声;漪上,开阔平静,一抑一扬,有声无声,这种前人预计游步的节奏和空间视听的层次感,让人不得不赞叹。
建议秋天去看看,那时色彩最绚烂,景观层次最丰富。
锦汇漪的二岸并不对称,一侧是低平临水亭廊,一侧是山丘高地假山,围漪一圈用几处贴水的平桥沟通往来。
不规则的水平面,就像一面巨大的明镜,揽尽了周边的远山塔影、廊亭榭桥,花草树影、天空飞鸟,还有四季更迭、落花飞雪、清风明月, 以及画卷中的我们。
那些前人取下的动听名字 -
且不说,郁盘亭、知鱼槛这些与名人典故相关的景点,也不说嘉树堂、涵碧亭、含贞斋、卧云堂、邻梵阁、先月榭、鹤步滩那些喻意深刻的称呼,光那些门额上的提字,都会让人心动:含翠、冰清、玉洁、碍月、侵云……
每一处,每个只字片语,都有推敲。
出“碍月”,远眺九龙山峰,峰高碍月
出“侵云”,抬头便望锡峰塔,高耸入云
焉知我非鱼,此乐思蒙庄
左通右达,南“梦庄”,北“似濠”
九狮台,据说根据无锡大画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
假山上每一块突出的石头都像一只狮子
偶尔会遇到导游让游客们站在那里找出九头狮子来,游客乱指一通,导游应声随口说是,其实,并非具指九头,九是代表很多,假山这东西,你想看出几个来就是几个,你觉得像什么就是什么。
来听一组景点的名称:七星桥,八音涧,九狮台,是不是有点什么规律?有意思吧,这像是文字游戏,说得更大点,寄畅园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迷宫或是游乐场。
园内每一处景色都有说法就不必说了,关键是寄畅园中几乎每一个不起眼的东西或角落都有深究的可能,就是这种可能,成为我往复而来的乐趣所在。或许我穷尽一生探究,也玩乐不完,而且世世代代都有无数个像我这样的人,喜爱这个地方,用这种方式隔空对话,其乐无穷。
走廊的壁上,镶嵌了很多明代文人的碑贴,涵盖了许多明代的无锡名人邵宝、高攀龙等,还有董其昌的书法,更有明代四大才子“唐祝文周”的手迹。这方面,我一窍不通。
那些在生长了多年的植物 -
姜育恒唱过一首歌: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树在。这是陈志友的作品。
陈志远,台湾作曲和编曲大家,著有《再回首》、《梅花三弄》、《感恩的心》等经典歌曲。黄磊也为了失去的这位挚友,决定放弃唱歌。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 ,请你抬头看,我的孩子
晴着的天空 ,会让你看见我的身影 ,
迎着微风的树叶 ,会让你听见爱的声音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 ,请你低头想,我的孩子
宽容的大地 ,会让你了解生命 ,
穿过树根往下探 ,就能遇见明天
植物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义,在这里就没法探讨下去了。
简单点说,古典园林的精髓在于意境的营造;植物的自然生长和美学特性,能够与其它造园要素结合起来营造这种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并使其以人格化的姿态出现,让园林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这一段是将百度的一篇文章稍加归纳了一下)
说明二点,一是植物用来创造意境,二是植物让园林拥有了人格精神。
夏末,美人石上攀缘的凌霄,像极了美人发髻上的花簪
我时常惦记的寄畅园,也不外乎就是美人石上攀缘的凌霄什么时候开,锦汇漪上临水的枫杨什么时候结上像翅膀一样的果实,邻梵阁侧巨大丰美的香樟何时梳理自己的叶片,还有秉礼堂一角的高过围墙的蜡梅花开我会一一记录下来,原门旧址边的生长缓慢的黄杨,一直都是这样几乎纹丝不动。
不知谁种下了,但树在,园在,精神在。
寄畅园的精神是什么?
表达退隐的园主们什么样的想法?
王羲之的《答许询诗》一句就概括了: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松。
锦汇漪上临水的枫杨
原门旧址边的生长缓慢的黄杨
那些如火纯青的造园手法 -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构景的智趣,寄畅园选用得如火纯青。
比如步移景异、欲扬先抑,再比如曲径通幽、动静结合。锦汇漪,是“有限中见无限,近水阔远山遥”的最好诠释。
框景、借景、漏景、抑景的手法,多了去了,反复体会,有时候,抬头转身间的偶得,会让你有心领神会的会心一笑,还有时透过框窗框门的植物,四季轮转的画面也会给我们不一样的体会和惊喜。
远眺锡山顶上的龙光塔
这是石丈门,正反二面都框住了一幅美景:
正面,一块精巧的太湖石矗立中央,上有镂空花窗,下有纤纤兰草,小径从门框中间延伸而去。反面,阳光在树影间洒下斑驳光景,栏框之外,一池碧水,树木参郁。
寄畅园外,公园的主干道上有座石桥,叫香花桥。
桥身正中的“云龙蟠旋” 浮雕上,有扇石门半开半闭,有说“善门开,恶门关”或说“佛门半开,有缘进来”。过了桥右手边就
寄畅园,有缘进来,有趣常来。
文章又写得有些长,都习惯了,抱歉。
单去寄畅园,半日就够了;附近还有锡惠公园、惠山古镇、祠堂群、泥人厂博物馆等,有家先锋书店就在主干道上,一天的行程也差不多。
如果上午去,不用急着进去,锡惠公园晨练的老人多,我的安排:先去惠山古镇里老曹家吃早饭,然后进园,中午的时候出来,到出口处的青山饮食店吃午饭,下面就将这二处不错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老曹家的豆花儿 -
老曹惠山豆腐花,还是蛮出名的,店铺里也不停播放着无锡电视台做过的一期专辑,虽然现在的市口没有过去好,但是去的都是懂的人。
每次去惠山古镇我都会去光顾。老曹豆腐花店早前开在在山门前的老街上,后来改造成惠山古镇后,搬到现在的位置。地方比较难找,不在路口:正对锡惠公园入口处有条大道,也是惠山古镇的主干道,干道边二边有很多小吃店,建议往里走,会路过先锋书店,再向前,左手边有个财神爷像的弄堂,拐进去就能看到了。店铺不大,一个二层的小楼。
老曹的豆腐花做得很好,量足,豆花嫩的像炖蛋一样,点卤的功夫厉害的。
但,精华的部分,还是这店铺门口有口在“咕噜”作响翻泡、常年熬制不熄火的老酱油汁的砂锅。据说,有些玄机,但对于我们而言,吃到嘴里的味道才是最真实的。老板一边做生意一边也不忘记隔会儿工夫拿勺子搅拌一下汁儿底。
豆腐花极力推荐,配料很足,撒撮碧绿的小葱花,还有紫菜,虾米,榨菜,葱花,白糖。辣油是自己加,很香好辣,当心。
小馄饨也不错,另外还有茶叶蛋、红豆沙圆子等小吃可供选择,还是力荐豆花和小馄饨。
青山店的团子、玉兰饼 -
青山饮食店的团子和玉兰饼是我的午餐,经常会打包带回去。出了第一道入古镇的大门,通惠西路的马路南边。
无锡有家有名的糕团店叫穆桂英,这家相比更公道更好吃。无锡的团子的特点,皮薄、个大、馅多,馅料偏甜,汁水饱满。
玉兰饼,是无锡地区的传统名小吃,它是用糯米和肉馅做成的。经油炸而成,咬上去软糯香脆,内包的肉馅流动的肉汁一吸一口,很鲜美。
突然转个念头想了一下,难道玉兰饼就是油炸的团子吗,哈哈。
寄畅园,可以分解和剖析的地方太多了,我对它的知之甚少。就当这篇文章是写来记录当前它的面貌和我的一些理解,对大家也是一个抛砖引玉的推荐吧。
谢谢翻阅│欢迎分享
QINGJUJI DESIGN
文章来源:BOBO家的厨房
编辑:清风徐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轻居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