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剃刀边缘》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和爱奇艺等平台热播中。

这不是被称为“美国版希区柯克”的布莱恩·德·帕尔玛1980年代的那部惊悚悬疑电影,也与拉斯伯恩版福尔摩斯没有一点关系,这是部由文章执导,许伟才、余飞任编剧,文章、马伊琍主演的谍战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哈尔滨伪满警察厅内外的一段波谲云诡的谍战故事。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

虽然基因、内容都与同名的这两部电影无直接联系,但影片风格、镜头调度、故事属性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围绕着悬疑、紧张的气氛展开故事,人物角色作为一类型而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剃刀边缘”中的“剃刀”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为国家、为人民敢于牺牲奋斗的一群人的统称,故事主人公本质上并不单指“剃刀”,而是围绕在“剃刀”周围的仁人志士们。

《剃刀边缘》已更新6集,基本品相已现,镜头、画面颇为讲究,剧情逻辑缜密,故事讲述方式也有了大致的规律,可以谈谈对这部剧的看法了。

泥鳅般的男主人公和妖娆的女主人公是敌是友

在前几集中,各方势力轮番上场,共产党、国民党蓝衣社、以金三普为首的警察厅、日本人、苏俄代表等,无论是为私利,为所在党派或国家,还是为人民,为国际局势,几乎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并隐藏至深。这就让男主人公许从良(文章饰)显得格外扎眼,无信仰、无派别,为保住小命忙得团团转,也因为他势单力薄又显露在明处,大家都在想办法利用他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更让他时时都处于危险之中。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2)

因此,许从良如同泥鳅一般,想在夹缝中求得一丝生机。可无论他怎样万般讨好,却始终无法逃脱被排挤的命运,每个人都能对他或抵触、或防备、或不屑。这样的背景下,可想而知许从良所面临的艰难处境。而这种将主人公置于绝境中,让他想办法救自己的剧情,就是“绝处逢生”式创作。在他营救自己的过程中,也让其他角色和观众看到了他的能力,为之后他获得敌手、同僚、爱慕对象等的认可提供说服力。

第一集中,警察厅中地下党的卧底黄建牺牲,但与之接头的共产党却没抓到。这是金三普(丁勇岱饰)上任警察厅厅长的第一个案子,自然无比重视。一番排查后,许从良作为黄建的好友被列为头号嫌疑犯,关海丹(马伊琍饰)、白冷晨(栾元晖饰)都想让许从良背上勾结地下党的罪名,以此洗刷自己的嫌疑。金三普也想试探许从良,没想到许从良却轻易逃脱,之后他向关海丹说出的三件事相当于也是编剧交代给观众的,从这一细节中,能看出编剧对逻辑性的重视。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3)

目前来看,许从良这个角色是外在背景的小人物,却是精神上的强者,他办案多年,逻辑思考能力强,从第二集他雨夜取金条的戏份就可看出,这个人物有常人没有的前瞻性、谨慎和义气。上司面前弯得下腰,又不是一味屈从,而是总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被动为主动。第三集中,许从良去舞厅找白菜叶(白冷晨、蔡博渊<田昊饰>、叶隼<斌子饰>)和关海丹,明里是拿金条贿赂他们,暗里却挑起他们对彼此的怀疑,以此方便自己的查案。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4)

除此之外,关海丹出场自带背景,活脱脱30年代风情街拍。除了外在的时尚特征,她说起话、走起路的妖娆更是让人心驰神往。撩起对自己有好感的男人是妥妥老司机,面对油嘴滑舌的爱慕者也应对自如,但狠起来却让人在她云淡风轻甚至还带着些风情的笑容中感受到瘆人。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5)

面对许从良的嬉皮笑脸,关海丹一个眼神就能将对方镇住,一张一弛间,将微妙的人物关系刻画得入木三分,几场文马斗戏的场景,让人看得十分过瘾。更重要的是,相较一些刚开始就已经猜到结尾的谍战剧来讲,两人营造了悬念重重的紧张氛围,让人对“剃刀”的真实身份毫无头绪。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6)

据了解,关海丹是在剧本创作时将两个人物合成而来的,她看起来很妖,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尤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往往这厢还撒着娇,那厢就在取人性命。这一点,从前几集她在还不清楚许从良的身份,下死手整他就能看出来。估计,这种情形要维持到10集以后,他们的关系才慢慢会有好转。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7)

旁白成亮点,东北特色台词、特产、场景渐渐显露

“这是1933年的夏天,日本人到哈尔滨已经大半年了,老百姓还跟往常一样到秋林公司买红肠、大列巴,喝啤酒、格瓦斯,天香楼的妈妈捯饬出的姑娘还是那么花枝招展。‘食色’二字保住了,大伙儿也就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8)

这段文字是《剃刀边缘》开头的旁白,伴随着天香楼热闹的背景音,热铁棒浸入水中发出“滋滋”声,仿佛只是平常的一天,全然没有日本侵略者的袭击,没有爱国人士的牺牲,没有那些为信仰为不做亡国奴而奋斗的战士。只是“施舍的太平日子终究长不了,那就只好撕破脸刀兵相见了”,“剃刀”的故事由此展开。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9)

这部剧的旁白常常意味深长,令人感想颇多,且很符合人物的心境,能起到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和角色内心的作用。开场白是一个例子,许从良赴金三普“鸿门宴”时也是一个例子。“乱世之中的小人物,交错了朋友,甚至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丢了性命。小人物的鸿门宴,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自己潦草的葬礼。慎之又慎,必须险中求胜。”许从良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活命,但乱世之下,有背景的人都免不了遭受生死考验,更遑论他一个小人物。所以,他只得聪明再聪明,谨慎再谨慎。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0)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旁白由演员王志文配音,他的声音很适合那个特殊的年代,平稳中又带着绵长的喟叹。旁白本是无感情的背景交代,却生生让他读出了对那个年代和角色的不忍、无奈和感慨,这与他的台词功力密不可分。很多剧曾因旁白被诟病,但《剃刀边缘》却胜在旁白上,笔者已经看到不少网友对旁白的称赞了。

除了旁白,剧中出现了很多东北特色的台词、特产,也对当时的场景、烟、包、旗袍等元素进行了真实还原,哈尔滨当时有“东方小巴黎”之称,从这部剧中,观众可以一领哈尔滨当时的风情,增加了很多看点。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1)

马伊琍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文章在开始做导演的这几年里,变得对戏越来越执着,在意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这次《剃刀边缘》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灯光和摄影他都参与了很大部分。从呈现出的效果来看,这部剧的镜头平稳又活泼,色调选用也与场景相得益彰,比如警察厅的偏黄和马伊琍在街头的明亮,区别很大,但过渡得很自然。

《剃刀边缘》播出以来,演员演技颇受肯定,这些也得益于文章在现场的严格要求,主演曾在发布会上“吐槽”文章的挑剔,第一集中,大街上的人很多,到了苏俄大使馆门口一下子就没什么人了,猜测也是导演为了突出环境所做的细节变化,正因为细节控、技术控的“制作洁癖”,让这部剧的品相大气沉稳不浮躁,也能看出文章作为导演的功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2)

逻辑缜密,谍战中的悬疑破案线吸引力十足

《剃刀边缘》的两位编剧分别是余飞和许伟才,他们一个曾经是《重案六组》的编剧,一个长期从事悬疑推理小说的写作,强强联手后,将破案、悬疑、枪战、幽默等元素融合在谍战戏里,看起来竟也毫无违和感。

目前,已发生了黄建接头案、三田高夫被杀案、档案被偷案、胶卷被掉包案等案件,许从良、关海丹、白冷晨既要破案,又要完成任务,还得让自己置身事外,最关键的是要时时面临老狐狸金三普的试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各自斗法,小聪明、大智慧充斥着剧情的角角落落,一不注意可能就错过了关键信息,导致后面看不懂。

比如窃取苏联情报一事,许从良一开始表现得漫不经心,还让关海丹陪他一起去一些不着边际的地方找证据。而金三普本意是想利用许从良得到情报后,再营造出因公殉职的假象。没想到许从良却一一将线索找出,最后拼凑出了破解密码的关键信息,还利用刘一山让金三普的如意算盘打空。在后期刘一山的回忆中,才还原了破解线索的过程,整体看下来酣畅淋漓。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3)

这里想提一下“金三普”这个角色名字的由来,有人猜测跟某位网红领导人有关,其实不然,压根扯不上一点关系。“金三普”意在三张面孔,一颗普通的心。当然,“三”只是泛指,表示这个人物多面玲珑,刻画一个官场老油条的形象,而一颗普通的心就更好解释,与很多人一样,金三普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为自己谋私利。丁勇岱从《琅琊榜》中的梁王“穿越”到《剃刀边缘》里的金厅长,多疑的性格却一点没变,不过他将金三普的虚伪、狡诈、伪善、聪明都演绎得活灵活现。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4)

《剃刀边缘》现播至第6集,该剧每5集一个单元,相当于一个小单元才刚刚告罄,后面的表现才是重头戏,拭目以待。

能不能拍出没有脸谱化的谍战片(脑残化假谍战剧之后)(15)

春推会的活动上,笔者采访了该剧编剧余飞,采访结束后,他拿着手机献宝似的说,“台里的领导和很多业外朋友正在看《剃刀边缘》,他们说太好看了!”言语中充满被认可的喜悦。

去年的偶像 谍战让观众受够了面瘫式的表演,侮辱智商的剧情,粗糙不走心的制作,令人一度怀疑谍战剧是否要面临灭亡。《剃刀边缘》的出现像一股清流,让经典谍战叙事又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目前放了6集,我们接着往下看。

【文/jin】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