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后,神州大地上迎来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有力挽狂澜的文臣武将,有纵横捭阖的外交老手,也有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切的开展都离不开一个字——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1)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即使目标再怎么宏大,没有经济支持,一切都是空谈,然而就是这些可以左右时局的富商巨贾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人见人爱的银子为何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口中就成了吃人的“白虎”?究竟是怎样的遭遇才会让他生发出这样的感悟,以至于在弥留之际对子孙后代千叮万嘱。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2)

白手起家的晚清首富

胡雪岩1823年生于安徽省的一户农家,自幼家贫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靠替人放牛为生。然而即使是这般清贫的生活也没有持续多久,在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失去了顶梁柱的家里只能靠母亲一个人苦心维持。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3)

虽然胡雪岩的母亲只是一名勤劳本分的农妇,但却是胡雪岩一生中重要的启蒙老师。他日后隐忍坚毅的性格,离不开这位伟大母亲的教导。

就在父亲去世后的次年,胡雪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独自一人离开老家,来到杭州,寻找工作。他先后换了几份工作,终于在一家钱庄落脚,当了几年打白工的学徒后,终于成为了钱庄里的伙计。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4)

年轻能干的胡雪岩很快就引起了老掌柜的注意,无儿无女的他如今只剩下了这份家业,为此他一直在寻找一位合适的接班人。经过这些年的观察,老掌柜终于在弥留之际将所有的家业都托付给了胡雪岩,这家钱庄就此成为了胡雪岩事业的起点。

胡雪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机遇,完成了由穷小子到钱庄掌柜的蜕变,但这一切仅仅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5)

胡雪岩的发迹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奋斗,如果他没有选择外出闯荡,也许他会成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寂寂无名的在田野乡村中了此残生。

但是除了个人奋斗外,胡雪岩的成功也离不开老掌柜的提拔和扶持,机会和运气有时需要自己争取。

红顶商人的传奇一生

胡雪岩非常注意结交清政府的官员,不过当时胡雪岩的生意不大,出名的权贵他也没有结交的本钱。于是他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那些有潜力的学子和候补官员上面,他很快利用这层关系打通了路子,替官府打理生意,做起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6)

对方的官越做越大,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恰逢此时太平天国起义,战火席卷了大半个江山,作为前线阵地,胡雪岩又凭借关系,揽下了筹备军需的生意。

1862年,胡雪岩终于有了和权贵结交的本钱他相中的不是别人,正是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

当时左宗棠忙于镇压太平天国,熟门熟路的胡雪岩继续为他筹措军饷。左宗棠投桃报李,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财务都交由胡雪岩打理,更是将胡雪岩的钱庄作为了当时的浙江一带的“指定钱庄”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7)

此后,胡雪岩便于左宗棠紧紧地绑定在一起,左宗棠出兵,胡雪岩出钱,两人的合作可谓是亲密无间。胡雪岩背靠左宗棠这座大山,生意上也做的是风生水起,产业遍布各行各业,成为了当时风头无两的全国首富。

随着左宗棠收复新疆,胡雪岩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经左宗棠举荐,被授予了三品布政使的职位,可以佩戴二品的顶戴。

胡雪岩通过游走于官场、商场,迅速积攒了一笔规模可观的财富,并同晚清重臣左宗棠达成合作关系。这种“跨界合作”在当时并不罕见,但罕见的是胡雪岩作为一名商人,却甘愿冒着亏本的风险,在民族大义上毫不让步。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8)

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也好,帮助清政府赈济灾民也罢,胡雪岩所做的一切都模糊了他商人和官僚之间的界限。

令人唏嘘不已的落幕

所谓盛极必衰,在经历过人生的高光时刻后,胡雪岩的人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坡路。当时最眼红胡雪岩生意的倒不是什么商界的同行,而是朝堂之上的李鸿章。

李鸿章与左宗棠素来不和,左宗棠立下收复新疆的不世之功后,李鸿章就开始着手打击左宗棠一派的势力。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9)

左宗棠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李鸿章不便出手,便将目光瞄准到了胡雪岩的身上。经过一番调查,李鸿章找到了胡雪岩侵吞政府资产的证据,并添油加醋地向慈禧太后一一禀明。证据确凿,左宗棠也无力为胡雪岩开脱,只能奉命查抄了胡雪岩的家产。

在经历过如此之大的变故后,胡雪岩一蹶不振,倒在了病榻之上,自知时日无多的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勿近白虎”,告诫后代对待钱财一定要慎之又慎,钱财不是救命的良药,而是致命的毒药。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10)

胡雪岩诺大的家业兴于官商合作,也败于官商合作,处江湖之远的他,又如何能够洞悉庙堂之高发生的一切。

当左宗棠奉命查抄胡雪岩家产时,我们很难想象两人各自怀着何种的感情,几十年的合作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胡雪岩的失败并非败于商场,而是败于官场,苦心经营了一生的家产却成了他最后的催命符。

结语

财富不在于多得,而在于少欲。胡雪岩的一生,通过高超的商业技巧积攒了万贯家财,但是作为商人的他却忽略了朝局的变化。

金银财宝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而在于用在什么地方。个人对财富的欲望只会吞噬掉自己的理智,白银并非猛于虎,但是人性的弱点却有可能葬送掉自己的性命。

红顶商人胡雪岩死前告诫后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抄家)(11)

胡雪岩因为财富显赫一时,也因为财富险些入狱。急转直下的背后是各方势力间的角逐,外敌稍退,内乱又起,权臣间的相互倾轧最终让胡雪岩成为了替罪羔羊。

在动荡的时局之中,晚清的首富尚且难以自保,更何况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