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挂件题材内容丰富,佛教题材的挂件在翡翠挂件里是一个很大的门类。目前市面上的保有量,所有在售的翡翠挂件里,佛教题材大概占30%。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个题材,一个是佛公,一个就是观音。今天我们来说说佛公。

翡翠佛公挂件(开口便笑大肚能容)(1)

佛公具体地说,它不是我们通常以为地在其他的领域说的佛祖、释迦摩尼那个形象,而是弥勒佛的形象。可以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先是本土化,然后逐渐世俗化的这个过程。佛教里面说弥勒佛是未来佛,所以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弥勒佛的造像风格是菩萨装,异域风格很明显,基本上就是印度的那个造像风格。

翡翠佛公挂件(开口便笑大肚能容)(2)

再后来就慢慢转变为本土化的佛教,弥勒佛的形象开始转变,这主要是跟一个高僧分不开的。这个高僧叫契此和尚,他是在五代的时候的高僧,因为他心地慈悲,常做善事,长得是矮矮胖胖,面目慈祥,他经常的形象是袒胸露怀,露个大肚子,拿着锡杖和布袋去化缘帮助了很多老百姓,那时候百姓都说他是弥勒佛的化身。从他圆寂以后,弥勒佛的形象就有意识地向他的形象倾斜,慢慢就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这样的形象。

翡翠佛公挂件(开口便笑大肚能容)(3)

弥勒佛的玉雕跟佛教的造像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翡翠挂件里面的佛公也就是这样的形象。特别是到了今天,佩戴佛教题材的挂件已经不再是佛教徒的专属了,而是大家都可以戴的,佛教世俗化了。也就是说我们戴佛公也好,其他的佛教题材挂件也好,都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和祝愿。现在的玉雕弥勒佛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坐姿,一种是站姿。坐姿是我们最常见的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站姿又分成几种,有所谓的逍遥佛,就是弥勒佛行走世间的形象,还有一种是挂着布袋的,叫布袋佛,布袋和尚,代表着代代有福,还有一种是手上托着元宝,这叫元宝佛或者招财佛,其实也是弥勒佛的形象。不论站姿还是坐姿,都是佛谐音“福”,在玉雕挂件里面寓意就是福气的意思,让我们心灵上有寄托,对自己有一个美好的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