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扇贝去哪里了(獐子岛扇贝跑了)(1)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上市公司獐子岛又火了。

减产超过90%,3亿扇贝集体暴毙,獐子岛再一次上演灾难大片,令市场一片哗然。

11月11日,獐子岛发公告称,根据公司11月8日至9 日已抽测点位的亩产数据汇总,已抽测区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 月平均亩产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对此,网络上随处可见关于獐子岛的新花式段子,有人调侃:扇贝的离开,是浪的追求,还是网笼的不挽留?有人讽刺:骗我可以,注意次数,这次不如说是扇贝被黑衣人劫持了呢。

獐子岛激起汹涌舆情,并不令人意外,算下来,该公司的扇贝大戏已经演了N场了。

獐子岛扇贝,命运多舛

2014年10月,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受冷水团影响公司播撒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绝收。逃跑的不光是扇贝,公司业绩也随之直降,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万元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元。

2018年1月獐子岛又发布公告称,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这次的扇贝饿死事件,引来了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在2019年一季报中,獐子岛称集团净利润亏损4314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这时一些股民们都快要哭了:“大哥我求您了,扇贝您别游走了,我走还不行嘛。”

獐子岛扇贝去哪里了(獐子岛扇贝跑了)(2)

图片来自新京报

獐子岛的扇贝真是命运多舛,然而这一切为何总是来得没有征兆,之前的信息披露真的充分吗?

正如2014年,外界曾质疑獐子岛:杀死扇贝的冷水团,为何无法提前监测?对此,獐子岛似乎从未给股民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由此不得不让人疑虑:这场扇贝大戏还要演多久,后面还有多少离奇的情节,考验股民的想象力。

对于獐子岛公司的种种说词,从一开始网民根本是不信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人人不信,却又拿他没辙。即便是交易所,同样尴尬如此。

11月11日獐子岛公告刚出,深交所秒发关注函,要求獐子岛对虾夷扇贝出现较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发现减值迹象的时间,以及此前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公司是否存在隐瞒减值迹象的情况做出说明。

其实,类似关注函,此前早就发过,不过獐子岛似乎不放在眼里,一番虚与委蛇总能轻松过关。

拿獐子岛就没辙了吗?

为什么谁都对獐子岛没辙?这与农林牧渔行业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

农林牧渔行业,其货物的价值,是很难准确衡量的。例如一批虾苗、贝苗被投放到海里,投放数量可以确定,但没人知道能活下来多少。扇贝养成后打捞,有没有全捞上来,海底下有多少尚未打捞的虾贝,外人同样难以搞清楚。

关于这一点,网上有个有名的段子。

某审计人员到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在存货盘点的时候:第一年,我有4000万海参库存,不信?你下水捞起来看看;第二年,我有8000万海参库存,去年的海参生仔了。不信?你下水捞捞看;第三年,自然灾害它们全跑了,业绩巨亏;第四年,我有2亿海参库存,去年跑掉的海参全回来了,还拐带回来一批野生海参!

獐子岛扇贝去哪里了(獐子岛扇贝跑了)(3)

资料图

所以,扇贝跑来跑去,死去活来,不仅让股民们哭笑不得,就连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被折腾得不轻。

曾经和獐子岛合作多年的大华会计事务所,因此连续两年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獐子岛的持续经营能力表达疑虑。最后,大华会计事务所干脆也选择和扇贝一样跑路,因为再这么陪獐子岛玩下去,恐怕要惹火烧身,把自家牌子给砸了。

农林牧渔行业的业绩操纵是如此容易,也难怪这个行业总是成为造假的重灾区。

此前,证监会通过调查已认定,獐子岛存在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而更早时候,雏鹰农牧买不起猪饲料,导致“猪饿死”,也同样引发争议。而多年前的蓝田股份、万福生科,同样都是农牧业公司财务造假的经典案例。

哪里造假高发,哪里监管就要在场。对于类似扇贝等农林牧渔行业的造假疑云,解决的办法无他,只有监管部门强势介入,进行彻查。

这样的调查难度当然很大,例如,此前证监会对獐子岛的调查,历时达17个月之久,才揭露了獐子岛的一些违法问题。但再难也得继续,绝不能让涉嫌造假企业逍遥法外,甚至变本加厉。

更重要的还有,调查之后更要雷霆追责,该重罚的重罚,该退市的退市,一定要把造假者罚到肉痛,让所有试图步后尘者引以为戒。

这样,獐子岛的扇贝,就不会再轻易地跑了或者突然间丢了“轻轻性命”。说不定,来年回来还可能拐回一批野生扇贝呢。

□于平(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李真 校对: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