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长辈们总是跟我讲一个叫做“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大致讲得是一户人家生下来一条小黑龙,父亲一怒之下将其尾巴剁掉,幸得母亲庇护而黑龙得以逃走,后其母死,黑龙归来哭坟兴雨,一连三天大雾不止,人闻坟地不时有呜咽之声,后黑龙逃至东北,东北原有一白龙江,江中有一老白龙,黑龙老李便与白龙争斗,当地居民积极配合,江中黑浪兴则往里扔馒头,白浪兴则扔石头,后老李取胜,被当地人奉为龙王,而“白龙江”也便易名为“黑龙江”。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1)

秃尾巴老李的民间形象

小时候我觉悟不高,没有孔夫子那种“不语怪力乱神”的气魄,反而经常被这种龙争虎斗斗法降妖的故事哄得五迷三道,还曾经为了一个孙悟空的头像买了一整盒“龙牧壮骨颗粒”,所以你要问我拼音排序表咋背我溜不下来,这种故事我倒是时不时拿出来咂摸咂摸滋味儿……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2)

莫言先生为“秃尾巴老李”题写的墨宝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纯洁程度的不断下降,我越咂摸这个故事越感觉出来一种奇怪的割裂感:首先“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本身的叙事就有很强的断裂感,从黑龙给娘上坟那里一截两半,基本上是两个独立的故事,一个如同“二十四孝故事”一般平和,另一个却又有很强的争斗色彩;其次,地域上存在很大的割裂感,“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基本流传于即墨、诸城、滕州等地,虽然比较分散,但是流传范围基本在山东地区,那为何非要提所谓黑龙江一嘴呢?而且这个故事在东北也有一定流传度,至今黑龙江仍有黑龙潭、黑龙庙等相似祭祀场所;再其次,经上网搜索,关于“秃尾巴老李”的这个传说各市之间都各具特色,例如诸城结合苏轼在本地做官的历史典故将“苏轼祈雨”的故事融入其中,即墨又有“黑龙戏锦鲤”之说法,每年农历六月十三都会举办龙王庙会……如此种种,似乎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解释,而且对于这样一条“黑龙”,为什么要去结合本地特色去传承叙述呢?这种神话叙述又是如何在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而流传下来的呢?这些问题也便使得整个传说割裂了起来。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3)

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书

史料中对于“秃尾巴老李”相似故事的记载是出自袁枚的《子不语》,全文如下:“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小龙并没有“老李”一称,并且仅为整个传说中的极少一部分,对于黑龙服丧与双龙缠斗的故事完全没有提及,可以确定的是,《子不语》中的这个故事,完全是一种古代笔记小说的写作手法,形式简单,内容浅显,那么可以确定的是,“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流传至今,是经过一代一代改造修正而成的,那么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从西方之“诠释学”的研究方法或许能得到一些新鲜的思路。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4)

袁枚《子不语》书影

在探讨之前,我们最好先界定一下我们要探讨的两个问题:1:对“秃尾巴老李”传说故事的增添有何作用?2:为何要增添“二龙相争”一故事来与黑龙江相结合?

第一个问题是神话叙事的历史性的问题,经查阅资料,我们基本上可以确认黑龙与白龙争斗以及老李哭丧之事的增加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闯关东时期,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神话叙事的角度来探讨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可以借用一下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叙事功能》一文所提出的理论,他在此文中对于“历史性”是如此定义的:“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沉浸其间,我们也是如此的历史生成物。“我们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历史的见证物,而我们自身也深受整个历史的影响。“而“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亦是如此,山东人在闯关东的历史事件中进一步改造了这个神话,而他们自身也是与这个传说相结合的历史生成物。保罗利科强调:虚构叙事中也有模式化情节,且叙事情节发展是时序性的。具有结构性情节与反复出现之整体意义的叙事,皆有其传统根基。他称,一种叙事结构只在与一种叙事传统长期联结之后,才可能被我们发掘。且虚构叙事也有其现实的指涉,人们书写历史,并生活在为历史形塑的社会现实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是相辅相成的,历史叙事虽然无可避免的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的“表征”,而虚构叙事则通过其“故事情节的”一种创造性模拟(可以理解为“隐喻”),暂时搁置其与社会现实之关系,从而与历史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共同组成了人类历史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秃尾巴老李整个故事情节及其演变,一定是有其现实指涉的,那么它隐喻着什么呢?这样的隐喻又有什么社会效应呢?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5)

保罗•利科

为了探求这件事情的真相,我们调研团队专门翻阅了神话学的一些资料,精读了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学》与王明珂老先生的一些文章,逐渐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自我的一些观点。在从神话学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罗兰巴特从语言结构层面为“神话”下的定义:从一般的语言结构来看,能指(表达一个意义的语言形式)与所值(语言结构所表达的意义图像)共同组成一个有意义的语言符号,在神话这种虚拟叙事的情况下,原有的“所指”被淡化隐藏,这种单有“能指”的语言符号成为一个“形式”,而这个“形式”去寻找另一个“所指”而组成新的语言符号,这便是“神话”,“神话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寻找“新所指”背后的“所指”,也便是神话的现实指涉。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6)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基于这种概念与方法论,我们阅读了大量的神话解构案例,最后在王明珂先生的《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找到了线索:在这本书中,王明珂分析了“太伯奔吴”的故事。

我们可以用中国文献记载中“太伯奔吴”的历史文本为例,说明巴特对“神话”的认识,也借此检验其学说。当周仍为商的诸侯国时,周王的长子太伯知道其父有意将王位传给他的弟弟季历。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太伯携其二弟远奔到江南吴地荆蛮的地方。荆蛮佩服太伯的义行,因此拥戴他为吴王。在语言层面,这个故事中所有的指符(如太伯、周王之子、荆蛮)都有一般指意,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人熟知的“太伯奔吴”历史故事,也就是指符与指意共同构成一个意符,人们可由此得知这个史事。然而在神话层面,“太伯奔吴”故事无论以文言文还是以白话文表达,无论是完整版本还是缩为“太伯奔吴”四个字的精简符号,都本身成为一个指符,也就是巴特所称的“形式”。原来的故事内容被淡化或忽略,而巴特称之为“概念”的另一层指意出现:“一个自中原出走的失败者成为边远蛮夷的王”。于是,此“形式”与“概念”结合,形成许多古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之概念符号,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是:一个自中原出走的失败者都能成为边远蛮夷的王。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文本“形式”与其所指“概念”共同构成的一个中原中心观“神话”。无论如何,称这个故事为“神话”是根据巴特对“神话”的定义。(注:由于台译原因,王明珂“指符”便是大陆之“能指”,“指意”即是大陆之“所指”,而“概念”为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7)

太伯奔吴塑像

从王明珂先生分析的角度来看,“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其实与“太伯奔吴”相差无多,甚至箕子奔于朝鲜、无弋爰剑奔于西羌、庄蹻王滇四则故事,都是同样的叙事模式:“一个来自中原的失败者在边疆成为了王。”让我们再来回想利科的观点:虚构叙事中也有模式化情节,而老李与太伯的这种“迁远称王”的模式化情节,其所指涉的社会现实也一定有其相似之处,太伯的故事旨在宣扬一种“中原中心观”,其一在于保持中原在文化上的中心性以及纯洁性,其二在于向外族表示一种边界意识与称雄意识。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秃尾巴老李”在“闯关东”时期内容得以丰富并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了,让我们先来看“黑龙战白龙”的故事本身也是“英雄徙边”的暗喻描写,甚至可以联想为山东等地区对于东北原住民(或是沙俄)的一种征服,以此来突出山东等地移民的特殊性地位,这种征服不仅仅是武力上的,经济上的以及文化上的征服都可以理解为这个神话的隐喻,而前半段“老李”哭丧的故事本身也是山东的“礼俗文化”的一个载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老李”本身是山东人在闯关东时期为了突出其特殊地位以及文化优越性基于古代笔记小说特地制造的一个徙边的英雄,其目的,一在于强调闯关东者的民族边界性;二在于为闯关东之后与本地人的共同生活奠定基础。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秃尾巴老李”的故事需要与“黑龙江”硬搭上牵连。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8)

于永华“闯关东”作品

借此机会,我们还想谈一谈神话叙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一个联系,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去重视神话?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一般社会群众而言,若他们难以察觉及理解神话隐喻,那么神话如何影响个人而发挥其社会意义?对此,大林太良对于神话与小说戏剧等虚构叙事的区分给我们带来了启发:虽然都是虚构叙事,但是神话不同于小说以及戏剧,神话的创作没有其主要作者,流传方式基本上属于社会群众之间的口耳相传,因此并不是个别作者有意识的创作,基本上不会被怀疑“立场问题”;第二,戏剧小说等虚构叙事很容易就被社会群众认定为“不合社会现实的虚构作品”,而神话不同,虽然神话的情节明显与社会现实相互脱节,但是社会群众对于神话这一特殊的题材带有一种“无可争辩”的情感连结,因此很少有人去争论一个神话是否符合现实。综上所述,神话因其非立场性、非个人性、无可争辩性而更容易被社会大众所容纳与接受,也是因为此,相较于人民争论历史的真实性,神话的特质“让它们得以传递一些神圣而不应被争辩的讯息,或被用来传递一些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与禁忌。人们常争论历史,甚至为了维护真实的历史而不惜牺牲生命。但人们不争论神话,这是因为神话叙事指涉的讯息与现实脱离,让人们意识到它们是虚构的,因而不应对之深究。然而神话透过其叙事情节与符号隐喻流露的一些讯息,却在人们心中产生意义,并因而影响社会现实。”(王明珂语)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9)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明珂

“秃尾巴老李”这样一个被“制造出来”的英雄也确实起到了其该起到的作用:在小组调研时,我们查阅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东北地区自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传入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奇怪的习俗,出船渡人,船上必须有山东人,如果没有山东人,老李不给护佑,出海容易出事,这便是“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文化渗透”的结果。甚至在五大连池市还有黑龙山、黑龙庙和黑龙冰雕三个景点。黑龙山是一座休眠期火山,海拔516米,山体由黑褐色的火山砾、火山渣组成,远远望去是一座黑色的山体,叫黑龙山确实十分形象,传说这是秃尾巴老李休息的地方。在五大连池的岸边建有黑龙庙,这里供奉的神像就是黑龙王--秃尾巴老李。距离庙不远处有一冰雪溶洞,有冰洞和雪洞两部分。其中冰洞全长150米,深23米,洞内平均温度零下5℃,洞壁上低垂下来的各种形状的熔岩钟乳,晶莹的霜花遍布洞内。洞内人工修砌了各种冰雕,有企鹅、北极熊等。这其中还有一条没尾巴的冰龙,标牌介绍:此龙是黑龙王,老家在山东。可见东北地区对没尾巴老李的敬仰和尊崇,这些细节无不突显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给东北人民带来的信仰印记。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10)

五大连池“黑龙山”(又名老黑山)照片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更像是一场类似于意识形态渲染的文化渗透,而这种文化渗透,也确确实实达成了想要的效果,让我们再次回顾保罗•利科的那句话:“我们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历史的见证物,而我们自身也深受整个历史的影响。”这不得不能说是一句洞察深刻的名言了,而在目前的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一些纪念活动仍然在进行,其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就有即墨、莒县、文登、诸城四处,我想,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一个的故事,故事人人都会讲,要保护的,其实是“秃尾巴老李”故事背后所隐含的那一段历史,当我们口口相传把这个故事传下去的时候,也应当去关注闯关东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大迁徙,这样才可以把“秃尾巴老李”这样一个神话传说传承好,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很遗憾的发现,不用说闯关东这段历史,就连“秃尾巴老李”这样的传说,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并不高,因为神话其特有的口口相传的特性,使得其传播需要通过“长者传与子子孙孙”这样的模式,而现如今,随着农村年轻人大量迁移到城市,这种口口相传的机会也在逐渐减少,那种“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过去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去保留下这种老故事,亦是“讲好中国故事”所要仔细考虑到的问题。

秃尾巴老李的由来(制造英雄)(11)

本次三下乡的旗帜

撰稿人:赵奕同 闫丙玉 郑媛媛 孙传娣

编辑人:闫丙玉

图文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赴秦鲁豫三省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开展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现状调研团队

日期:2022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