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先生今年50多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多年,平时工作忙,应酬多,吸烟饮酒也是不可避免的。他平时没有任何心脏不适,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也还不错,虽然有糖尿病肾病,却也没有到需要透析的程度,通过药物调理,身体各项指标还能接受。

怎样才会引起心脏骤停(平时心脏健康)(1)

心血管病高危因素

今年3月,M先生突然感觉一侧视力模糊,看了医生以后,诊断为“视网膜脱离”,建议急诊手术治疗,术前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也基本正常,心脏的情况不是此次急诊手术的禁忌症。没想到的是:麻醉刚开始,手术还没做,M先生的心脏突然停跳了!

怎样才会引起心脏骤停(平时心脏健康)(2)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

经过医生们的奋力抢救,M先生的心跳虽然又恢复了跳动,急诊手术却不能继续下去了,不是每次“心脏骤停”都能被抢救回来。毕竟心脏是人体唯一的“发动机”,它必须每时每刻都要工作,停跳3秒钟就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停跳4秒钟就会引起晕厥,停跳4分钟就会导致永久性脑死亡,所以,心脏的问题必须彻查!

于是,心脏科的医生给患者做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前降支(心脏上面最重要的一根血管)堵塞99%,几乎接近闭塞!权衡利弊后,经心脏科、眼科、麻醉科、肾科多学科会诊讨论,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选择先治疗心脏疾病,后续再做眼科手术。心脏科医生在患者前降支最狭窄的地方植入了一枚支架,血流通畅了。

怎样才会引起心脏骤停(平时心脏健康)(3)

前降支狭窄部位和植入支架后

回过头来想一想,患者平时没有症状,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正常,怎么会“心脏骤停”?为什么心脏血管堵了99%却没有任何症状?如果没有这次手术中的“意外发现”,99%的狭窄再发展一点点会怎样?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

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件!

实际上,这样所谓的“猝死”案例每天都在上演,作为心血管医生已经见怪不怪了。医学上就没有无缘无故地“猝死”,每一例“心脏性猝死”都能找到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脏血管严重狭窄,平时不运动(一部分血管狭窄可以通过运动诱发出心绞痛),也没做过心脏负荷实验(比如运动平板检查,可以测试出隐匿的无症状的血管狭窄),静息心电图正常,认为自己没有心脏病,忽略了看心血管医生。这种情况特别容易突发急性心梗导致“猝死”。

第二,有遗传性导致“猝死”的隐匿性心脏病,比如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马凡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瘤或夹层等等。这些“时髦”的心脏病比较少见,很容易被医生忽略掉,往往出现心脏事件——心脏骤停或室颤,才被发现和重视。但是,出现心脏事件的一部分患者已经没有机会再进行治疗了。

怎样才会引起心脏骤停(平时心脏健康)(4)

综合征的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悄悄地进行,一旦出现症状,比如: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甚至平卧困难和下肢浮肿,就说明疾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这时候往往要手术干预,而且治疗效果也不会太好。

聪明的患者一定会重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温暖的医生一定会尽力帮助患者阻断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