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网1月24日电(张来成 严铭强) 在北京,统计执法已经形成规范化和常态化执法工作不断提挡升级,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在于他们对待高门槛、硬钉子、人情关等执法难点问题的解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北京统计局是什么机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北京统计局是什么机构(北京统计局十年磨一剑)

北京统计局是什么机构

经济视野网1月24日电(张来成 严铭强) 在北京,统计执法已经形成规范化和常态化。执法工作不断提挡升级,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在于他们对待高门槛、硬钉子、人情关等执法难点问题的解决。

一是攻克“高门槛”关。西城区执法队长辛江介绍说,他们所在的区域中央和国家级大单位多,起初到这些单位执法检查有“小绵羊逗大象”一样的胆怯心理,在现实工作中也确实有对他们“不拿村官当干部”的看不起、不理会、不配合的情况。实践中,他们把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现象专门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让大家领悟到,统计执法检查是代表国家行事,、总理还带头接受人口普查等调查,大单位接受检查只有模范带头的义务,没有搞特殊的理由。作为统计执法人员应该克服人微言轻、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起为国执法的自信心和大无畏精神。

理念的升华渗透到执法的实践。弄清道理,大家也就挺起了腰杆。市局执法队刘云安介绍了他们曾应对一家大型企业拒绝执法检查的情况:当执法人员按照预定时间来到这家单位的大门口时,单位以相关人员不在为由不许执法人员进入。执法人员灵机一动,以“快递”的方式送达通知书,半小时后,与对方负责人取得联系。但人进去了,对方工作却不配合,迟迟不拿出账本,还以蔑视的口气问执法队员什么职务?没聊上几句话便要执法人员“走人”。执法人员毫不示弱,遂邀统计宣传中心的同志以录音、录像形式记录检查全过程。该单位负责人见势不妙,这才改变态度,接受检查。最终,这家单位因没有完备的统计台账受到行政处罚。

二是敢碰“硬钉子”关。2006年,市统计局执法检查大队集中对影响力较大的18家大医院和24所大学进行专项统计执法检查。经查证,拥有3700多名员工的某三级甲等医院,其《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等3张统计报表的4项主要指标均存在错误。其中,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少报数额较大,差错率为25.6%。而且此类统计违法行为在其他被查的18家医院和24所大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统计局遂对这家医院送达听证告知书,拟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该医院对处罚有异议并提出听证申请。

执法人员没有退缩,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就这一案例举行了行政处罚听证会。在事实和法律面前,该医院最终接受了行政处罚结果。

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此事件经各大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其他一些违法单位见状也就此收手,主动配合执法检查。

三是处理好“人情关”。每逢下达统计执法处罚告知书这个环节,总有来自于各方面托人说情的现象,执法人员既不能把关系弄僵,又不能失去原则,常常左右为难。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北京局队依据《统计法》和相关条例,以及历年执法惩处的参考依据,适时推出了《北京市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裁量标准根据不同的违法情节、数据差错比率及其严重程度,明确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标准及罚金数额。裁量标准的推出,既为执法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又充分发挥了统计法规惩处效能、促使违法单位接受教育的目的。

一些企业反映,过去一被查出问题,该受什么处罚往往是一头雾水,总觉得受到处罚“不值得”,一心想着托人“铲事”。现在好了,统计局给了一本明白账,出现问题找谁也不行了,都按标准来!更不能知错不改,上了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那损失可就更大了!

北京局队还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对内部人员执法说情问题对照反思,作出明确规定,制定防范措施,营造支持公正执法的良好环境。

双刃剑获双效益

执法是把双刃剑,既对执法相对人,也对政府统计工作者。北京统计人高举执法利剑,对外敢于“亮剑”,对违法者敢于说“不”;对内不越底线,不踩红线,收获了对内对外同进步、双丰收的效益。

一是执法形势的改善。东城区执法队赵金龙回忆说,还是在决定强力推进统计执法检查的2005年,时任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崔述强借用三句唐诗来描绘统计执法的三个境界,如今这三个境界一一得到实现:一曰形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法统计正在形成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和重视的良好局面,依法统计、执法检查已然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新概念、新用语、新话题。二曰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统计执法的方法不是高悬利剑唬人,而是靠“强渗透”,使法落基层。三曰目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北京统计人的理念和追求是始终坚持统计执法的高水平、高标准。

二是服务方式的改善。从2010年起,全市政府统计系统转变执法方式、强化执法服务,努力打造“服务型执法模式”。变过去重在事后查处为事前“安民告示”、事中帮助指导、事后质量抽查,不断深化和拓展执法工作的内涵和外延。2014年,首次约谈大型企业高层领导,提升执法工作在大型企业的影响力;2015年,首次在网报平台提前分批公示检查单位名单,力推执法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

三是执法手段的改善。为推进统计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2008年,北京统计人研发了“统计执法管理平台”,编制了“统计执法检查单机版程序”,这一工作在全国统计系统开创了统计执法信息化的先河。该程序涵盖了市、区县和统计所三级统计执法需要的各类执法检查方式,实现了从确定执法检查单位、发出检查通知书、开展执法检查、对具有统计违法行为单位立案处理到最终结案的整个执法过程信息化。到2010年年底,全市执法系统已经实现了执法检查系统单机版和统计执法检查后期处理网络版的应用,使执法工作实现了网络化、透明化、高效化。

四是执法地位的改善。在北京,统计部门也是执法部门,统计部门也能实施处罚的意识正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2015年,北京市完成执法检查5165家,立案773家,罚款额397万元,较上年增长44%。其中市局总队立案255家,作出听证处罚19家,罚款额190万元,较上年增长70%,成为自新《统计法》实施以来处罚力度最大的一年。北京局队立案案件、罚款案件数及罚款额在全国统计系统名列前茅,执法案卷质量在全国统计系统评查中居于前列,连续10年领跑全市58个行政执法局,未出现一起行政复议、诉讼败诉案件。

五是数据质量的改善。从历年执法检查和立案查处结果来看,未发现行政干预统计数据的案例。全市统计台账设置率达到83.9%,原始记录设置率达到92.8%,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历次全国性大型普查和年度企业一套表全国联网直报中,北京市的上报率和质量审查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捍卫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执法功不可没,北京局队先后获得“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徒法不足以自行”。近期,中央深改组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对推进法治统计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北京统计人将不辱使命,努力创造统计执法工作的新成果,为护航统计数据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