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收入连续两年破亿,增速却从32%下缓到9.4%

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

2015年,株洲票房收入首次破亿元,增幅达到32%。

2016年,株洲票房收入再次过亿元,不过,增幅仅为9.4%。

通过这两组数据,能明显感受到,去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震荡”在株洲的反映。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1)

(市民在电影院购票。 本组图片 谭浩瀚 摄)

动荡中,一方面,株洲千金影城(下称千金)、中影国际影城(下称中影)2家老牌院线票房收入都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各路院线又看中株洲市场,纷纷涌入,县域市场也表现出了强大潜力。

株洲电影市场,如何见招拆招,逆流而上?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2)

【变局】老牌院线齐下跌,新增院线劲头足

“还在掌控之中。”

看完大年三十至初六的“贺岁档”票房收入,中影市场经理黄香玲平静地说。

2016年贺岁档,株洲票房收入增幅达到30%;而2017年,增幅仅为6.8%。对比两组数据,明显感觉到,“隐忧”仍未散去。

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每年以30%以上的增幅高速增长。在此期间,株洲票房市场的收入也逐年攀升,2015年32%的增幅,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全国电影市场迎来大拐点,开始急速下降。到年底,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以3.3%的增幅尴尬收尾。

去年,株洲票房收入达到1.16亿元。细细梳理官方数据,不难发现,长期占据株洲票房收入半壁江山的两大老牌龙头院线千金和中影,去年的票房表现,足以说明这场震动。

2016年,千金影城实现票房收入2275万元,为株洲第一;中影以2204万元票房收入紧随其后。对比2015年数据发现,两者分别下降了520余万元、370余万元。

2016年株洲票房收入成绩单上,最亮眼的,要属横店国际影城。开业一年多,就创下1496万的票房收入,与上述2家成鼎足之势,将株洲其他院线甩在身后。

“我们主要得益于宣传的到位,和与周遭影院差异化的排片。”横店国际影城负责人钟宇认为。

这映射出的,是株洲电影市场的激烈争夺,“而且是在全国大盘颓势下的激烈竞争。”

黄香玲介绍,虽然千金一直是龙头老大,但是中影与之的差距在日益缩小,“2014年,两家票房相差1000多万元,去年差距仅为71万。”

院线也在逐渐增多。截至目前,株洲目前拥有电影院22家,银幕数132块,株洲五个县(市)都至少有一家数字影院,实现了城区和五个县(市)的全覆盖。

生活在长株潭城市圈的株洲市民,已将观影作为一大娱乐支出。面对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主动投向株洲。万达有望今年在河西引进IMAX,韩国CGV等大牌院线,也有望在今年入驻株洲。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3)

【探因】国产片质量差,第三方“票补”少了?

关于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收入放缓的原因,各界众说纷纭。那在株洲影迷和院线方眼里,真相又是如何?

“去年我就没怎么进影院看片子,感觉没什么吸引我的,尤其是国产片。”家住三三一的市民余繁是位资深影迷。在她看来,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缺少现象级或话题度高的影片。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4)

日前,中国证券报援引艺恩数据显示,中港合拍片《美人鱼》以33.92亿元总票房成绩稳坐2016年票房第一,紧随其后的则是三部进口片--《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年度票房前十中仅有两部纯国产片,分别是《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盗墓笔记》。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5)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6)

“对院线来说,影片质量永远是主导因素。”黄香玲坦言,“2015年,校园风、轻喜剧,动不动就几个亿,现在好景不再。”

不单单是株洲,对比2015年与2016年同类型国产电影的单片表现,也能明显感受到全国大盘这脚“急刹车”的猛烈:《盗墓笔记》作为2016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交出了9.8亿元的成绩。乍一看表现不俗,事实上,2015年同档期的《捉妖记》是以20亿元“封王”,同类型的《寻龙诀》也达到了16亿元;5.5亿元收官的《大鱼海棠》,也与2015年9.5亿元的《大圣归来》差了近一半。

而在钟宇看来,观众也变得理性了,“以前是跟风看电影,现在更加理性,自己喜欢的就推荐,不喜欢的拍砖。”

记者统计的豆瓣电影相关数据也显示,2015年豆瓣打分平台超过7分的国产影片共有27部,2016年,这一数字是15部。

此外,第三方购票平台“票补”退潮,也是票房收入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市内某院线负责人赵寒(化名)介绍,“票补”是“互联网 电影”的产物。在线票务平台兴起后,为吸引用户下载APP,低价策略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这些或来自于制片方,或来自于发行方的票房补贴,直接计入了全年总票房中。价格的优惠,使得一些消费者被“票补”拉进影院。

“早期票补培养了观众的低价观影习惯,现在票补没了,很多人就不会去看了。”赵寒认为, “票补”的减少,使那些适应了9.9元看场电影的消费者,开始认为电影票40元一张是“黑心暴利”。

不过,第三方购票平台的来来去去,对影院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带动影院消费,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影院客源的稳定。“票房收入有近60%来源于第三方带动。”黄香玲不无担心地表示,不参与第三方,带动不了消费,而第三方占比太大,自己的会员就会流失,会被第三方牵着鼻子走。

然而,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各个第三方平台的竞争格局已定,“票补”并不会马上消失。做在线票务起家的互联网企业也在思考:“互联网产业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除了低价促销,还能够给市场带来什么?”

【来势】院线大打“升级战”,县域市场活力足

数据显示,2016年有408万人次走进株洲影院观影,比2015年增长11.8%。

今年甚至以后,株洲电影票房市场走向又大致如何?“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是记者收到最多的回答。

尽管前途不可预测,但院线的“升级战”,早已硝烟弥漫。

“去年5月份,我们就换了一半以上的激光荧屏。”黄香玲说,竞争越发激烈,各个同行,都在卯足劲升级硬软件,“观众是越来越挑剔的。”

而在横店国际影城,一系列惠民措施,也在去年相继推出。在千金国际影城,2016年有10多对恋人在电影院包场求婚。

梳理近年来株洲电影票房收入,县域影院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潜力,可谓一大亮点。

2015年,五县市6家影院的票房为964.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48.59%;2016年,五县市区院线票房收入累计达1872.6万元,比2015年增长94.86%。

而事实上,株洲城镇电影市场尚未得到有力开发。

记者走访了解到,县域影院观影群体主要为学生和中老年人。因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多,大多数县级影院在春节、寒暑假等旺季时上座率才能达到60%-70%,而淡季的日均观影人次有的则以个位数计算,日营业额只能以百元计。

“我们2015年年底才开张,目前正花大力气培育市场。”株洲县电影院负责人喻礼介绍,他们通过送券、低价等方式,来吸引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增加竞争力。

“县域电影刚完成布局,五县市城镇居民的观影习惯还需要时间来培养。”市电影办主任陈静对县域市场充满信息,“在未来几年,县域票房无疑将是株洲票房的重要增长点,大有潜力可挖,这将会成为株洲又一个票仓。”

不过,县域影院跟市区影院,仍存在不小差距。

1月22日,记者通过猫眼电影梳理发现,株洲县域和城区院线排片和价位存在不少差距。例如,当日,茶陵县星美国际影城共上了8部电影,而同属星美影城的石峰区分店则上了15部影片。浏览下来还发现,城区的价位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县域的普遍没有,即便是团购,价格也在大多在35元以上。

“去年只在茶陵看过两场电影。”曾在包头上学的茶陵居民谭一波对记者表示,茶陵的电影票都比包头贵不少,排片、卫生、服务一般。“逢年过节,都在家,谁不想去影院看部电影?但眼下的情况很容易让人感觉不值。”

可见,想成为株洲另一个票仓,县域影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株洲日报 记者/吴楚 通讯员/田家乐)

编辑/冯超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已破180亿元(变局中的株洲电影江湖)(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