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的是不能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很多人是抱有遗憾,会有各种的猜测,觉得如果朱标不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朱标不死,大明会不会比朱棣时代更强大?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个遗憾把朱标过于神话了我个人觉得即使朱标健在也是很难超越朱棣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朱标不死朱棣就能认命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朱标不死朱棣就能认命吗(朱标不死能干的比朱棣更好吗)

朱标不死朱棣就能认命吗

我个人觉得的是不能的。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很多人是抱有遗憾,会有各种的猜测,觉得如果朱标不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朱标不死,大明会不会比朱棣时代更强大?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个遗憾把朱标过于神话了。我个人觉得即使朱标健在也是很难超越朱棣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都城的位置。成祖朱棣一辈子干了不少的大事,但对于大明朝来说,甚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大多数朝代的边患问题主要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迁都到北京能够让大明在与北方的较量中迅速响应,当然不包括明朝后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气质这一块一下就拿捏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几百年间一直到现在,北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稳稳占据着都城的位置。虽说当初朱棣迁都的本意可能不仅仅是应对北方,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北京是自己的龙兴之地,是自己的根基所在,但不可否认这个迁都的决定是非常的积极的。

如果朱标上任的话,大概率是不会迁都北京的,要么留在南京,要么迁都西安。太祖朱元璋中意的是洛阳、西安的关中地区。后来的朱标也是因为去西安考察时,不幸染病去世的。然而接下来无论朱标怎么选,都不会比朱棣的北平更好。如果选继续在南京待着,那对于当时蒙元的势力就很难做到快速响应。明朝也有可能像之前以南京为都城的东吴、东晋等甚至像以江南地区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国都的南宋一样,成为一个富而不强的存在。

而如果选择关中地区,无论是西安还是洛阳,地理位置是好了一点,但从唐代以后关中地区已风光不再,势必要对当地的城墙、宫殿,还有那条宋朝时期就已经废弃大半的隋唐大运河进行重建,这一套下来,和朱棣迁都北平直接继承了元大都以及京杭大运河等硬件相比,得花多少时间、人力、物力,会不会因此耽误大明初期的发展呢。所以在定都这方面朱标和朱棣相比来说,还是朱棣做的更好一些。

第二就是军事,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朱标不死,蓝玉那帮勋贵武将也就不用被太祖清洗,那这方面肯定是比朱棣强的,我觉得也未必,蓝玉出生时间不详,但可以我推测一下,蓝玉的姐姐嫁给了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并在1356年生下长子常茂,以古代女性16岁结婚的年龄看的话,蓝玉的姐姐应该是1340左右出生,蓝玉作为弟弟,把蓝玉的生辰放在1340-1345这个区间更为合适一些。在朱元璋 1398 年去世的时候,就算蓝玉没被清洗,也快快 60 岁了,那么到 1416 年,朱棣胖打马哈木和阿鲁台的时候,蓝玉得也快 80 了,你觉得还能指望得上这帮怀西勋贵么,还是你能笃定这帮人的儿子个顶个的能打。

朱棣手下也不是没人,虽然和老朱年间的老将比,名气差了不少,但这帮有着艰难履历的哥们也是经历过生死的,军事素质并不拉垮,并且他们更年轻。最重要的是明朝前期的大杀器神机营,世界上的第一支火器部队,那可也是朱棣创建的。你说这一套下来,朱标在军事上能够碾压朱棣吗,我觉得不太可能。

第三就是治国了。在这一方面朱标应该是比朱棣要强的,毕竟那么多年的监国太子也不是白当的。朱棣这方面是差点意思,但他儿子朱高炽厉害呀!朱高炽虽然只干了一年不到的董事长,但在 CEO的岗位上待的时间可不短了。永乐年间是一个营建北京城,疏浚大运河,编撰永乐大典,下西洋,五征漠北,收复交趾,攻打老挝清迈,出使西域等等,万国来朝,哪一样不花钱阿,有这么一个强势不讲道理又不讲究节俭的爹,可以说朱高炽的治国能力,那都是被逼出来的。这逼出来的水平和朱标相比哪个强?不好说,但至少也不弱。

所以,从定都、军事,治国这三个方面来看,朱标都无法对永乐朝形成碾压,说他能比朱棣更强,干的更好,反正我是不太相信的。

朱标就算不早逝,以他登基时 43 岁的年纪,本就不如他那个运动健将弟弟的健康状况,你打算让他再活多少年去超越那个在中国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永乐盛世呢?还是说要靠他儿子去超越,说实话,太难了!

南北三千里无王庭,北穷沙漠,南极冥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船可至者,无所不届。这是清朝人编写明史时对于永乐时期的评价。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盛世背后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然而回头看还是架不住我们去感到自豪与骄傲。对于朱标的英年早逝,遗憾一下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