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锋昨天,一则《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刷爆全网,近20万人同时在线收看,播放量超过了一千万次“二舅”火了,源于视频作者“衣戈猜想”娓娓道来的讲述,用淡然却不乏幽默的文字勾勒出“二舅”曲折却饱含力量的人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二舅管我叫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二舅管我叫什么(二舅和我们)

二舅管我叫什么

作者:青锋

昨天,一则《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刷爆全网,近20万人同时在线收看,播放量超过了一千万次。“二舅”火了,源于视频作者“衣戈猜想”娓娓道来的讲述,用淡然却不乏幽默的文字勾勒出“二舅”曲折却饱含力量的人生。

视频大火,评论也众说纷纭——很多人隔着屏幕感觉被“治愈”了,被赋予了乐观积极的勇气;也有人说别人的“二舅”治不了自己的“精神内耗”;还有人呼吁不要拿普通人沉重的艰辛和苦难来“励志”……

那么,“二舅”和我们,特别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在两个方面与我们密切相关——

“二舅”的庄敬自强

让人感动、给人力量

人们总会被最质朴、坚毅的品质深深打动。视频中一句“他在挣扎与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令我心生敬意。”激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飞来横祸的残疾让二舅的人生从此转向,却从未消极懈怠,学医治病不成,又学成木匠手艺;生产队的生计没了,就游走村镇做木工;住进部队大院,也能弄来工具给战士们打桌子柜子;五花八门的物件都能修好,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能人……“你看,二舅总有办法”。

很多人都说“二舅”的故事带给了我们勇气,甚至治愈了我们的“精神内耗”。在当前快速奔腾、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似乎每个人都在被推着向前跑,一个心里的小人儿总是告诉自己要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但另一个小人儿却也在不断地害怕失败、纠结退缩,尤其是当遇到挫折和打击,焦虑、沮丧、疲惫或者无力感会瞬间涌来,成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精神压力,甚至这种精神沮丧会让人失去行动的动力。

“二舅”经历的苦难和不幸在戏剧性、惨烈性上超过很多深陷“精神内耗”的年轻人,但他凭着坚毅和不屈,把“人生的烂牌打好了”。命运对个体而言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当变故来临,有的人会惊慌失措从此消沉不起,有的人就像“二舅”一样选择默默的坚韧,与挫折对抗——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向往和敬佩的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二舅”的身影。不光小乡村有,大城市也有;不光我们的父辈中有,同龄的年轻人中也有——有的是和“二舅”差不多的人,更多的是看上去和“二舅”完全不同的人,但无论年龄、外貌、身份、财富、境地差别有多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被困在任何一个故事中,一路不停地往前走。其实,大多数人的一生没有多少酣畅淋漓的高光时刻——正如视频中所说,“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普通到不快进一万倍都没法看的”。但是再普通的“人生进度条”,只要一直往前滑动,不卡顿不掉线,我们就是自己人生的英雄。

“二舅”的“内耗”不应重现

是的,笔者没有写错。治好了很多人“精神内耗”的“二舅”,其实也有着他自己的“内耗”——年少的“二舅”曾经“横躺在床上”一年,曾经“坐在天井里观天”一年,曾经“心中流了血,又长了痂”,曾经酒后抱着亲人嚎啕大哭……注意到视频结尾“二舅”所走的那条崎岖向上的路了吗?这也许是一个隐喻——这条路尽管通向的是胜利,但实在也太难走了——每往前走一步,不知会默默消耗多少的精力和生命?!正是在几十年的缓慢而严酷的消耗中,曾经的“天才少年”、“能干青年”的“二舅”,结局虽然恬静而不失美好,但“天才”早已磨去,“能干”也简化为“修修补补”……不知道有多少观众像笔者一样闪过“如果在今天,二舅的才智该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呀”的念头?

“二舅”的人生不能重设,但当代青年的发展环境可以塑造。我们固然要崇尚“二舅式奋斗”——那种基于个人力量的不屈与坚守;但我们还应尽可能地减少“二舅式人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给正在负重前行的年轻人们更多关注和帮助,给他们减减担子,给他们更多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在公平正义的社会舞台上发展自我,不要让他们再像当年的“青年二舅”那样独力面对“差错人生”。今天,尽管青年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压力焦虑,但支持青年发展的环境也空前优越。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天才少年”、“有为青年”们,不再陷入“二舅”那样的困顿和消耗,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作品最后,作者“衣戈猜想”说:“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这话不仅是对他自己说的,也是对全社会说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更加关注当代青年的成长发展,努力让他们的人生路通向的都是胜利!

来源: 共青团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