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务乡寨里村来历(岩头乡辉峪村与聂氏家族)(1)

辉峪,原名灰峪。辉峪作为自然村落名,最早出现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吴其均(字南池,河南固始县人)主修的《繁峙县志》卷二 ·建置门,“灰峪村距城七十里。”灰,字义为,火烧过的尘;还有沮丧的或色彩的意思。峪,是山谷的意思。单从字面可解释为灰色的山谷。由此推断,灰峪的村名,可能是以地形地貌来命名的。其后,清光绪七年,由清代著名方志名家杨笃主编的《繁峙县志》在卷二·建置门 ,出现“辉峪村名”,可见那时灰峪村名已改为现在的“辉峪”村。灰与辉谐音,但这个“辉”有光辉,辉煌的意境,较原村名吉祥雅正,现一直延用。自繁峙成立人民公社,直至2005年隶属宽滩公社,后改公社为乡政府,隶属关系未变。2006年繁峙县行政区划调整,岩头乡、宽滩乡和茶铺乡, 三乡合并,称岩头乡,辉峪村则隶属岩头乡。

齐家务乡寨里村来历(岩头乡辉峪村与聂氏家族)(2)

辉峪村从世系殒谱与现存墓碑来看,约有四百年左右历史。现有上刻大清乾隆丁亥年四月十四日所立先祖聂应宝石碑,上刻大清嘉庆丁丑年菊月二六日立聂琮石碑和.嘉庆二十二年立聂玫石碑各一通。其中聂琮与聂玫石碑刻有皇清显考恩赐正九品字样,坟地四周有石刻围栏。辉峪村为聂姓聚集地,现已十五世。曾有栗姓和李姓居住,但现均已搬迁他处。据笔者三叔聂贵恩(原辉峪村村委主任)考证,原村名灰峪时期,村内有宋姓和王姓两大户,(现村南仍有宋家坟遗址),辉峪聂姓源流自繁峙铁家会。现铁家会庙内铁钟上刻不少聂姓人名,先祖聂应宝一支从铁家会进入灰峪务工,后娶宋氏之女为妻,定居灰峪,繁衍生息。至聂琮、聂珩、聂玫一辈,人员鼎盛,人才辈出。先后有数位文武生员产生,就在那时遂将“灰峪”改为“辉峪”。聂氏先辈,先后建房置地。扩村,成为现在的规模之后,宋姓和王姓逐渐搬迁,形成辉峪为名副其实的一家村。现繁峙圐圙村和果园村也有聂姓宗亲近三百多口人,也属辉峪聂姓分支。

齐家务乡寨里村来历(岩头乡辉峪村与聂氏家族)(3)

‘据《百家姓溯源》,聂,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起源可分两支:①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邑在聂(今河南清丰县北),后代子孙以聂为姓。②古有地名聂北(山东茌平县西),属邢国,邢国亡后属齐,居者以地名为氏,亦称聂,.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也有一说,聂姓的得姓始祖为姜尚,成王时封姜尚于齐,下传至齐丁公时,丁公封其支庶于聂,后世子孙以国为氏,故为聂姓。

繁峙素有“辉峪不山,鳌子头不川”的民间谚语。辉峪东至宽滩三里,西至高儿坡五里,北邻铁关,南接郎庄。村南有泉眼一处,泉水清凉无比。村民在此多种蔬菜作物。村东往上骡膝弯处亦有泉眼一处,可饮用,现已接至村内。峨河水常流不息,傍村而过,一座便桥横跨河面。村落座北向南,光线充足。东有戏台一座,有数十年历史。院内有古柏树一棵,庙堂一座。现村内残存水磨、油坊各一。村北有学校正房五间,繁峙南关村任姓老师,名保玉,曾在此教书育人近四十年。村民敦厚,逢年过节,必宴请老师或端一大碗相送。任老师也一直在此到退休。从教数十年为辉峪培养出清华大学留学英国博士聂秀荣这样的人才(现定居美国华盛顿从事化工科研)。据2006年辉峪聂氏族人编撰的《聂氏家谱》载,从1976年起到2007年的30多年,先后有博士、硕士、本科、大中专学历者25人,这对总人口不足200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来说也可算是一个奇迹。不过,从我县现有的四部县志上和存碑知,聂氏先人确很优秀。聂从古,明洪武年(1368年-1398年),由贤人君子荐,曾任山东费县知县。明代天顺年(1457-1464)年,有岁贡聂礼。还有清嘉庆年间痒生聂文焕、聂建魁,监生聂文升、聂攀龙。另外,从族人聂成保珍藏的先祖传下来的官帽匣、牙笏板来看,祖先曾有在朝为官者。据上辈人讲,从前我聂姓族人也有考上武举和生员的,也有知名医师因医术精,遂被授过牌匾者。先祖们耕读传家,秉性墩厚,进取意识极强。且尚节俭,性内敛,重文风。积蓄财产后,曾先后购得繁峙境内,二茄兰村森林一坡、山岔村森林一坡、天井村森林一坡、大峪村土地百亩、代县富村水地数十亩和五台县豆村房产百余间及下汇村水浇地几十亩。村子民居建筑以三大院落为主,从东至西为:楼大门、黄大门和油坊大门。可惜这些院落文革时期被破坏改建,失去了当时的面目。后人们只能通过书面描述和先辈的口口相传及留存的一些地面建筑去追寻往昔聂家风采了。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辉峪村民踊跃缴公粮,站岗放哨,送情报,扛枪上战场。为我县革命胜利曾作出过贡献。如,基干民兵、革命烈士聂白娃,1942年12月在车厂村牺牲(见1995年出版《繁峙县志》十八卷 第三节烈士英名录);聂毛毛与栗姓村民在夜晚站岗时被驻守岩头日军发现,在与日军博斗中被刺牺牲,聂全义解放战争胜利后,又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排长,后负伤,失去了一条腿,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齐家务乡寨里村来历(岩头乡辉峪村与聂氏家族)(4)

二十世纪后,辉峪村建起选厂两座,部分村民不用外出,可就地做工。常驻单位有五台山森林经营局,宽滩林场木材检查站一处,村内水泥铺就路面。早先有几棵枯树搭就的便桥,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可通机动车辆的水泥桥一座。新建了村民委员会大院,内有图书室。伴随着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脚步,辉峪村实施封山育林,计划进入移民区。现常住口已不足20人。每年春节后,村人从四面八方,不惧车舟之劳顿,不甘路途之遥远,不约而同地都回到辉峪村,来给先祖扫墓祭奠,缅怀先人,联络宗亲,勉励后人。

辉峪村,永远是聂姓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

编辑聂长记,文聂建军

2022年4月7日下午发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