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学习声律启蒙的第7天,前面已经讲到了到了各种知识点,想必大家如果都看过的话,一定会疯狂吐槽,唉,这个考点怎么这么多这么复杂呀!

这里呢,我需要特别声明一句,我来做的是文化常识普及和常考语法为主,他们可能会随机的出在某一篇你考试的古文中,除了必备古诗词是写在了教育大纲当中,有着明显的要求,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有助于你对于古文的理解和学习,所以大家要秉持着耐心细心,以及多学习的态度来看这些文章,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今天的分享。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1)

而且我要额外的补充一句,由于今日头条的审核限制,所以为了能够过审,我在以后的文章当中可能尽少的引用原文,将必备的古诗词给列出题目作者,请大家自主上网搜寻学习。

同时要提到的一点是,古文随着流传他可能会有各个版本,会有一两个字的不同,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大家可以详细参考课本当中给出来的版本,那个就是考试需要的版本。如果只是兴趣阅读,我建议将所有版本都要有所了解。

一、江左江右山阴山阳山东山西江阴江阳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第1段我要来分享的内容,大家看了题目之后可能会觉得这个怎么在绕口令啊,什么叫做将忧山阴山阳,山东,山西,这都在说些什么呢?

其实这个就是文言文当中会频繁出现的,几个常识性的地理位置的阐述。如果有看过《琅琊榜》的人,大概脑子第一反应说江左梅郎!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2)

那么你知道这个江左江右指的是什么吗?虽然我说了这个是地理位置的阐述,但是希望大家明白这个江左江右山阴山阳江阴江阳,都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指一类特殊的地理位置,山东和山西他是分情况概述,既可以指我们现在的山东省,山西省没错,在古代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他们行省称呼,但是,他也有代指一类特殊的地理位置,请大家那要先来和我来看一看,这究竟说的是什么?

江左,古地区名。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

而江右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一些,听除了和江左相对,更有一个民族上的大概念。江右,指江南西部,是一个地理方位名词,是地理、文化和民系上的概念。历史上出过著名的江右商帮。

山的南面是阳、山的北面是阴,因此,山阳:山的南面;山阴:山的北面。如有些地名:陕西华阴在华山北面,湖南衡阳在衡山南面。

水的南岸为阴,北岸为阳,如江阴在长江南岸。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3)

而我们山东和山西省的这个山指的又是哪座山呢?就是著名的太行山,他在历史上充当着重要的地位,而他在地理上也有着多种角色的扮演。但是实际上我们山东和山西省并不是接壤的,我们中间还隔着一个河北省。

这些特殊的,常考的,频繁出现的表述,你记住了么?

二、关于“厨”的考点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垆。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到第2段,本打算分享杨柳的知识,可是大概是多看了一眼,想到了一个更少人可能会科不到的一个考点,那就是关于“厨”的那些考点。

一看到“厨”这个字想必大家可能满脑子都是厨子或者是厨房,没错,他在古文当中依旧有着这样原始的含义,但是呢,它还有更多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的含义,跟我来看一看吧。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4)

如果是论厨子来讲的话,它有一个重要的考点叫做庖丁解牛。这个典故出自于《庄子·养生主》,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庖丁解牛这个成语,但是这位解牛的庖丁,他不姓庖而姓丁!

别感到惊讶,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常识,就是在古文当中除了达官显贵可能有名有姓有氏,尤其是上古时期。一般的普通人,他们往往能够留存在世间的只有一个姓氏。而在史书当中如何称呼他们呢?

就是将他们的职业和他们的姓氏联系在一起,而这位解牛的庖丁,他是一个厨子,在古文当中虽然“厨”仍然有厨子或者是厨房的含义,但更多倾向于厨房的含义,而庖则多是指厨子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君子远庖厨,当中这个庖也是厨子的意思。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5)

而本段当中的那个“厨“他呢,就有了延伸的意义:郇厨(huán chú)的典故出自唐朝韦陟袭封郇国公,这位达官显贵不好钱财只好吃喝,他不仅精于烹饪美食,而且还喜欢邀请别人吃自己做的美食,他人每次造访他,必能酒足饭饱而归。(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郇公厨》)后以郇厨称盛宴。

至于有一些古诗词当中可能出现的,除他呢就会有了通假的含义,举一个例子,中小学必背古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当中就有一句“玉枕纱厨” 这个“厨”他呢就是一个通假字,由于通假字的范围过大,这里就不再进行阐述。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6)

三、左思与他的《三都赋》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按照惯例,我们第3段分享的内容就非常的轻松,我们来了解一个名人——左思。

左思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人之一,但是在那个时期是最为讲究门阀出身,左思他出身寒门纵然他才华出众,按照正常来说是不能够做官的,他之所以得以任职官员完全是因为他的妹妹入宫做了妃子,依靠着裙带关系,他才能做官。

左思这个人,他在史书记载当中,长相用其貌不扬来形容都算是对他的赞美,因此他在小时候并不受到父亲的重视,周围邻里也对他多有轻视,但是他天资聪颖,又肯刻苦读书,厚积薄发,“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七虞)(7)

而他所做的《三都赋》让他一鸣惊人,名满天下。这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效应呢,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洛阳贵”。由于当时造纸术也刚普及,没多少年更没有活版印刷术,因此想要文章往往都得自己手动抄写,而由于他的这篇文章过于令人惊叹,争相抄写,以至于写字的纸都不够。

说到这里肯定大家就觉得左思一定会官运亨达,但是并不人还记得开头我说的吗?他所属于的那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讲究门第出身,哪怕他才华横溢,哪怕他进入官场,但是却总是受到了诸多的排挤,一生郁郁而不得志。

但是,政治场上的失意却激发了他文学上更进一步的才能,他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激发出了清高之志,顿生出了隐士的风气,他慷慨激昂,他奋笔疾书不及世俗,为后世留下无数瑰丽的诗篇,更是扩大了了咏史诗这一个千古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