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和手术的区别(射频消融治肺癌)(1)

丁丽萍,张晓微,解放军306医院,心胸外科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30年前相比,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许多肺癌患者发病早期多无症状,仅表现为咳嗽、咳痰,容易被忽视。几乎7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Ⅲ期或Ⅳ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和手术的区别(射频消融治肺癌)(2)

自2000年Dupuy使用经皮射频治疗肺癌,消融术被引入肺肿瘤的治疗后,随着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技术不断成熟,为肺癌患者提供了除手术外的另一个可治愈性的选择,与外科切除、放疗、化疗等方法合理搭配应用极大提高肿瘤控制率, 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生命。笔者单位早在2000年即开展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已经顺利完成CT引导下的肺癌射频消融术近5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76.8%、31.0%、15.7%。在此就该技术的基本知识作简介。

1、何为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RFA)是一种针对肿瘤局部的微创介入性的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 0 MHz 的交变高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离子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摩擦发热,使肿瘤局部组织温度达到60℃~100℃,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以杀灭肿瘤细胞。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不良反应少,见效快,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将射频治疗用于肺癌、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既能原位灭活癌瘤,又保护正常肺组织,提高免疫功能,具有特殊的治疗优势,为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周围型肺癌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射频消融术适应症:①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②有微创治疗要求或拒绝手术;③肺功能差或合并全身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④肿瘤术后复发;⑤放化疗后肿瘤进展;⑥手术探查的补救;⑦减瘤综合治疗;⑧姑息治疗缓解症状。

3、射频消融术禁忌症:①凝血功能障碍;②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③肺癌转移到颈、胸椎,椎体破坏严重有截瘫危险;④肺部弥漫性转移病灶;⑤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阻塞性肺炎、恶性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肿瘤侵及肺门或大血管者,疗效不佳。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和手术的区别(射频消融治肺癌)(3)

4、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完善相关检查。由于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RFA不了解,对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存有疑问和恐惧心理,因此术前射频消融术的宣教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②术中护理。患者按病灶部位要求平卧或俯卧于检查床上,按外科手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协助医师在CT引导下穿刺。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守护在患者身旁,指导患者做好配合。③术后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后嘱患者平卧2~4小时,观察意识、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饮食营养方面。指导患者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食多餐。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和手术的区别(射频消融治肺癌)(4)

③术后并发症护理。术后48小时内出现发热,且大多为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5℃,持续3~4天,是肿瘤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后所致的吸收热。肿瘤病灶较大者,术后体温会更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9℃。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对于体温低于38.5℃者给予物理降温,超过38.5℃者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个别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胸廓以及治疗部位的疼痛,与肿瘤靠近胸壁、壁层胸膜受刺激有关。根据疼痛分级进行对症处理。部分患者出现咳嗽与咯血,与手术刺激支气管有关,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和有效咳嗽的必要性,并做间断呼吸,既有利于增加肺活量,清除分泌物,又可防止肺不张。个别患者可在术中或术后出现气胸,少量气体可不予处理,中等至大量气胸可行胸腔穿刺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3天可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