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道德经第50章感悟全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道德经第50章感悟全文(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第50章感悟全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直 译 :知者不言,(知道的人不说,)言者不知。(说的人不知道。)

塞其兑,(堵塞自己的嘴巴,)闭其门,(关闭自己的感官,)挫其锐,(挫败自己的锐气,)解其纷,(化解自己的纷扰,)和其光,(融和自己的性光,)同其尘,(随同自己的尘垢。)是谓玄同。(这叫做深奥玄妙的等同。)

故不可得而亲,(所以,亲近的不可得,)

不可得而疏;(疏远的也不可得;)

不可得而利,(有利的不可得,)

不可得而害;(有害的也不可得;)

不可得而贵,(高贵的不可得,)

不可得而贱。(低贱的也不可得。)

故为天下贵。(故此,才是天下最尊贵的。)

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

人为什么要说话?就是为了要表达某种意思,交换某些意见。话,本身是名字相,而所要表达的意思里面,却包含着各种事物。看真切了,这些事物其实仅此名字而已,名字与事物浑然天成。

当话不代表事物,只是单独的名字时,没有任何实际意思,所以,叫知者不言。知道事物本来不存在,只是人们在借名假喻,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

一旦名字代表着各种事物时,话一出口,里面尽是事物,不但让人忽略名字本身,还淹没了这颗正在表达意思的心,所以,叫做言者不知。嘴巴说出的只不过是言语,心却被牵动跟着绕来绕去,并且还调动了人的精神和情绪进行紧密配合。凡俗之人,被几句话或本不存在的虚构事物闹得晕头转向,可谓冤枉至极。

真正了知大道的人不说,开口就悖道。一是没法说,二是不能说,三是说了也白说。开口说道的人,并不知什么是道,而且基本上可以肯定,凡是口若悬河者一定处在迷惑颠倒之中

话是越说越长,因此需要堵塞嘴巴。人只要一讲话,心肯定在飞,意必然在动,情绪一定在跑。嘴巴是人生活中用途最广的主要工具之一,叫人闭嘴,确实不太容易。前面已经讲过,嘴巴除了有贪食的过患,语言也会常常涉及到人我是非,情醉意迷。古人云:言多必失。我们发现,生活中大部分麻烦都是嘴巴惹出来的,无事也能闹出事来,好事也会掰成坏事。嘴巴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对于道来说,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就算万不得已,讲话也要把握最低底线:不讲坏话,不说是非,什么听起来顺耳才说什么。嘴巴不讲话还勉强能做到,要想让心里不讲话,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心中风平浪静,一尘不染,才真正符合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因此,人需要关闭诸根之门。

关闭根门,是指关闭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意识,即让眼睛不看,耳朵不听,鼻子不嗅,舌头不尝,身体不接触,以及意识不动摇。实际意思是说,把紧了感觉器官的门,就可以防止这颗心随境妄动,受到尘垢的染污。对一般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能够做到不去刻意追寻感受,不作分别计较,不沾染外相诱惑,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也不是说完全做不到,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来控制身心,远离喧嚣,单处独静。要想让心安定下来,关闭诸根之门是直接有效的头等办法。

六根中,意识最重要,也最难以控制。不管接触到什么事物,喜欢的不贪,讨厌的不嫌,一律平等对待,不失为摄意的有效之招。若能将坏事看成好事,将不是看成都是,则可以做到心不分别,一切问题涣然释怀。另外,如果意识中杂念不起,则基本上等于关闭了其它根门。因为感官本能的直接反应,与心意识的人为分执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是谓玄同。”这叫做深奥玄妙的等同。同,一者是天下万物本来皆同于道,二者是人用身心去同于现象界的事物,则与道同。同到妙处,从未曾有,甚为幽玄。为什么叫玄同?本来相同,但人们认为有异,暂时不清楚所以称为玄。还没开始做的事情,眼前看不到以后的结果,当然就不清楚它将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正肯按照道的要求去做,就会发现这些做法,不但具有同的功效,其中还有不可思议的变化过程,故而叫玄同。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怎样化六而为一,明白叫同,不明为异。如何化一而为六,不懂为玄,懂得叫明。

当回归于本性时,一心所变现的万象,都会纷纷卸去巧妙的伪装,露出真实的面目。就像看电视,人们明明知道电视里的故事纯属虚构,但从感情上人们还是宁肯信其有,让故事的情节带着自己的心去旅行。电视的显示屏与电视节目浑然一体,但是,看电视节目让人心动,光看显示屏则心不会动。如果有人透过电视节目看到的是显示屏,则可以体会到少许玄同的味道。

“故为天下贵。”因此才是天下最尊贵的。 人只有离开了这些不可得的矛盾与对立现象,清净无为,那才是最珍贵的。一个人如果对生灭的物质享受还有丝毫眷恋,割舍不下,就等于永远深陷在污浊的泥潭中不能脱身。什么都得不到,那么有没有可以得到的东西呢?有!那就我们每个人这颗灵妙的真心,也就是道。而且非常奇妙的是,当得到了道也就意味着得到了一切,因为真心能变现天地、产生万物。当然,道的这个所得也正是由不可得而得。因此,讲到天边地边,人心才是最珍贵的。当人抛开了一切不可得的有为造作,心就会慢慢得到澄清,真心一旦显现,大道将光明永驻。

另外,那么,那些祖师大德讲经作何解释,我们现在来说法又当怎样看待?首先,祖师大德婆婆妈妈的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凡夫还处在现象的迷惑中,一直都在被语言文字所欺骗。因此,凡夫要想自救,还非得即法离法,即心离心,即相离相。也就是说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利用眼前的现象来揭穿假相,利用这颗妄心来求证真心,除此以外别无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