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曾是一座无名海岛。相传在远古时期曾是白鹭栖息地,因此人们称它为“鹭岛”。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约1100年前),先民(陈薛两姓氏汉人)入住岛屿,给它取名“新城”。后来由于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稻禾苗肥棵壮,于是先祖们又将岛屿改名为“嘉禾屿”。

宋朝时期,嘉禾屿只是当时同安县11个“里”(宋代最基层)中的一个“里”,称为“嘉禾里”。

元朝时期(1279年)中央政府在嘉禾屿设置了军事机构,将岛屿命名为“嘉禾千户所”,下设四个都(“里”改为“都”),嘉禾屿和鼓浪屿同归于同安县綏德乡的21—24都。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嘉禾屿成了海防史上著名的“中左守御千户所”,简称“中左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岛上建军事城堡(旧厦门工人文化宫广场所在地),取名“厦门城”(从此“厦门”这个地名第一次载入官方史册)。这时的“厦门”仅是军事城堡的名称,而“中左所”仍是全岛的代称。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扎厦门抗清,改地名为“思明州”。1662年康熙元年,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改“思明州”为“思明县”。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取厦门后,“思明县”被废,嘉禾屿和鼓浪屿重归同安县綏德乡的21—24都。

清乾隆年间,在綏德乡21—24都内设8图(“都”的下一级基层)4社(市镇)41保(乡村)。

道光年间,全岛共设45保。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鼓浪屿被设为公共租界(不再属于同安县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嘉禾屿(今厦门岛)、金门、大小嶝及附属岛合并为“思明县”,4月28日思明县政府正式成立。同年9月思明县改称为“思明府”。1915年金门和大小嶝被分出另设“金门县”,思明县轄区仅为厦门本岛及周围岛屿。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正式设厦门特别市(福建省第一个市)。

去厦门的必经路线(从海岛到今日的厦门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