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是中俄边界最大的淡水界湖

水域面积4380平方公里

其中1240平方公里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境内

燕鱼在水底找东西吃:大白鱼游上餐桌(1)

封冻的兴凯湖(2021年3月21日拍摄)。谢剑飞摄(新华社)

大白鱼是兴凯湖鼎鼎有名的特产

曾经,就是居住在兴凯湖畔的人

也很难吃到大白鱼

现在,大白鱼“游”上了餐桌

成为人人都可享用的大众美食

“只要吃鱼

第一时间就想到咱们当地的大白鱼

它既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也是亲朋好友间

礼尚往来的独特礼品”

兴凯湖水质清新、无污染

饵料资源丰富

使得这里出产的大白鱼

体色银白、肉质细嫩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当地人烹制大白鱼

一般是直接用湖水清炖

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炖出来的汤汁色白如乳,鲜浓无比

燕鱼在水底找东西吃:大白鱼游上餐桌(2)

图为在兴凯湖中捕捞起的人工养殖大白鱼。(资料图片)

随着来兴凯湖的游客越来越多

消费者的口味要求增多

大白鱼的烹制方式也多出了许多花样

香煎、冷熏、红烧、软炸、鱼头煲……

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

兴凯湖大白鱼

以大中型水面生态养殖为主

主要分布在鸡西市下辖的

密山、虎林、鸡东的几个水库

从1997年开始探索人工养殖

到2021年末

大白鱼养殖面积达到18万亩

产量265吨

按照每斤售价100元计算

可实现年产值5300万元

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型鱼种

燕鱼在水底找东西吃:大白鱼游上餐桌(3)

每年暑期都会有很多人到黑龙江兴凯湖旅游,图为兴凯湖风光。马维维摄

湖沿村是白鱼湾镇的一个小渔村

守着丰富旅游资源和大白鱼美味

这几年发展得正起劲儿

道路两旁的鱼馆、农家乐连成片

现在已经变成了旅游一条街

当地人也从原来主要依靠捕鱼为生

变为现在发展休闲渔业

吃上了渔业饭

不过,即使是在湖沿村

兴凯湖大白鱼

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

几十年前,大白鱼数量锐减

在市场上“一尾难求”

价格更是贵得离谱

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从1952年开始

规定每年6月6日至7月20日

为兴凯湖的禁渔期

时长45天

燕鱼在水底找东西吃:大白鱼游上餐桌(4)

封冻的兴凯湖(2021年3月13日拍摄)。谢剑飞摄(新华社)

禁渔期的设置

对修复和增殖公共水域渔业资源

维护生物多样性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兴凯湖大白鱼产业的

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你到兴凯湖来旅游

除了欣赏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

也来尝尝兴凯湖大白鱼吧~

转自/经济日报微信综合(记者马维维)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