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2)

【汪乔年生平】

汪乔年(1585年-1642年),字岁星,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汪家桥村)人,东林党人。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工部郎中,陕西按察使,青州知府,治行卓异,迁登莱兵备副使。以父丧归家守孝。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见杀于农民军,汪乔年代之,奉命掘李自成祖坟,会师出讨。汪乔年召集散亡士卒三万众,命令贺人龙率领。李自成"尽锐攻之",贺人龙等不战而走,汪乔年乃收步卒二千,入襄城(今河南襄城县)拒守。李自成、罗汝才军攻城五昼夜,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七日城陷。汪乔年不屈而死。南明时追赠兵部尚书,清乾隆朝赐谥忠烈。

汪乔年在任之时,明朝皇帝多次下诏或颁发圣旨,或委任,或嘉奖,现仅存一圣旨,至今近400年依然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3)

诰 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设三尺(1)以阴不法,要于协中(2)而止,而纵舍(3)周内(4)均所不戴,故刑非甘物也。朕庆毓宫闱,数诏中外乎平亭以广好生,而于祥刑(5)之吏可无纶綍之褒焉?尔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性资敏练,操检端勤,拔自轩庭,试于法署,严周夜折(6),惠溥(7)圜扉(8),畀陟小秋(9),以司三典。而尔清彻肺石(10),矢公矢慎于六廉;隐烛(11)覆盆(12),惟允惟明于五听。温敏若王镒(13),平反独多;守正类景佺(13),来货具绝。允矣!白云之皋咎(14)定霈江南之宽仁。师言孔嘉,朕志以怿。兹以覃恩,授尔阶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夫狱卦(15),取象噬嗑,以雷电合而章也,故曰“贞厉,无咎”。今乃庶威夺货(16),断制以乱无辜,朕焉用此!尔尚益监于伯夷播刑之迪,求所以制民于中者,使四罪(17)服而群议消,三德(18)成而五教(19)弼。朕将以从欲之治嘉尔。钦哉!

初任刑部陕西司主事,二任本部河南司署员外郎事主事,三任本部山东司署郎中事主事,四任实授今职。

制曰:国家重内教,必首壸范(20)。故疏荣于臣,未有不贲(21)及于妻者,矧其艰难早世者乎?尔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妻赠安人(42)苏氏,从夫圭窦(22),力任苦辛。昧爽(23)执勤,而无逾阈(24)之动;夜分劝业,而有刃机之风。惜梁笱(25)之中捐,望笄珈(26)而不待。兹以覃恩,加赠尔为宜人(42)。锡命玄台(27),扬芬彤管(28)。

制曰:朕观哲人听狱附刑,用情询之至于旬,亦孔瘁(29)已。自非女士拮据(30)劻勷(31),奈何不以内顾撼志乎?尔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继妻封安人姜氏,蘅茝(32)摩芳,琮璜(33)协度。洁尔潃瀡(34),曲承垂白之欢;共此膏萤(35),懋赞掇青之业。迨从官舍,益饬阃闲(36)。尔夫丕蔽要囚(37),弗敢怠皇(38),则惟尔执烛儆鸡(39)之助。兹用覃恩,加封尔为宜人。平亭(40)侈鸾诰(41)之华,尔室懋燕私之警。

天启六年三月 日(印玺:制诰之宝,广运之宝)


【注释】

(1)三尺:代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

(2)协中:《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 意思是,刑罚不是为刑罚而刑罚,而是引导教育百姓符合礼仪和中庸之道,不触犯法律,这才是最好的目的和效果。

(3)纵舍:释放,宽放。《庄子·胠箧》:“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所以说打倒圣人,放掉盗贼,才能天下太平。

(4)周内:也作周纳。弥补漏洞,使之周密。引申为罗织罪状,陷人于罪。

(5)祥刑:善用刑罚。

(6)折:判决,裁决。

(7)溥:通“普”。

(8)圜扉:牢狱。

(9)小秋:秋即秋官、刑官。小秋即初级秋官。

(10)肺石:古时朝廷门外设置嘉石与赤石。嘉石为有纹理之石,对于罪行情节轻微人的就罚其坐嘉石并强制劳役和思过。赤石即红色之石,色形如肺,又称肺石,百姓有不平可击石控诉鸣冤,后演化为冤鼓。

(11)隐烛:洞隐烛微,指目光敏锐,可以洞悉发现隐微之物和事。隐烛,当指不明亮,黑暗。

(12)覆盆:建筑物底座柱础。谓阳光照不到覆盆之下。后因以喻社会黑暗或无处申诉的沉冤。

(13)王镒、李景俭:唐代刑部官员、谏议大夫。

(14)皋咎:夏禹使用的官员,即皋陶,又名咎陶、咎鳐,总结了一套适用的刑罚原则,被称为中国首位法官。

(15)狱卦:噬嗑卦,在《易经》中序第二十一卦,其内卦为震为雷为闪电,外卦为离为火为光明。卦象如人张开的嘴巴,中间有食物,就不能合拢,只有用牙齿咬碎食物并吃下才能合起来。此卦比喻刑罚,刚柔相济,阴阳相符,恩威并施,才能发挥威力作用。

(16)庶威夺货:《书·吕刑》“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庶威,虚张声势、耀武扬威。夺货,掠夺财物,谋取贿赂。

(17)四罪:尧帝时期,欢兜、共工、鲧、三苗工作没做好,在舜的建议下,欢兜被流放到崇山以化南蛮,共工流放幽陵以化北狄,鲧流放羽山以化东夷,三苗流放三卫以化西戎,结果中国四周民俗大变,都服从中央。

(18)三德:《书》经指正直、刚克、柔克。《周礼》指至德、敏德、孝德。。

(19)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教育。

(20)壸范:妇女的仪范典式。

(21)贲:本义装饰,引申指华美、光彩。

(22)圭窦:形状如圭的墙洞,借指微贱之家。

(23)昧爽:黎明、拂晓。

(24)阈:门槛,界限。

(25)梁笱:捕鱼之具。这里应该也是代指妇女首饰。

(26)笄珈:妇女首饰。这里借物喻人。

(27)玄台:泉台,阴司。

(28)彤管:朱笔。

(29)孔瘁:深为忧伤。

(30)拮据:肢体劳累,又指生活贫困,情况窘迫。

(31)劻勷:当作“匡襄”,即辅佐帮助。

(32)蘅茝:两种香草。

(33)琮璜:玉器,比喻德才或文辞美。

(34)潃瀡:古时调和食物的一种方法,又指柔滑爽口的食物。相当于烧菜做饭。

(35)膏萤:膏,脂油。萤,萤火虫,灯光。膏萤,即加油点灯。

(36)阃闲:妇女道德规范。

(37)丕蔽要囚:于是判断幽禁囚犯。

(38)怠皇:懈怠而放松、闲暇。

(39)执烛儆鸡:执烛,照明。儆鸡,提醒之意。

(40)平亭:研究斟酌,使得其平,泛指评议。

(41)鸾诰:天子封赠之辞。

(42)宜人:妇女封号,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用以封赠朝奉大夫以上至 朝议大夫之妻,高于 安人而低于 恭人。元为 七品。明、清为五品官之妻封号。明、清封赠五口官之母或祖母称太宜人。


圣 旨 释 文

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

国家设立法律规范,目的是惩戒不法分子,关键是教导人民符合遵守中庸之道、礼仪制度。而那些放纵犯罪,或者罗织罪名加害于人的做法,都是不能被人们所承受、纵容、容忍的,需要加以杜绝。所以说,刑罚并不算是人们甘于或乐意接受的东西。朕自登上皇帝之位,曾经多次诏书天下,讨论评议怎么实行法制法律,以推广爱护百姓之政。要做到这样,对于善用刑罚的官吏,难道可以没有国家的表彰奖励吗?

你是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性情聪明练达,操行端正勤奋,进士出身时初试于刑部,能够严格周密加班加点审查案卷,办理案件,牢狱之中受惠良多。所以晋升你为刑部官员,执行刑法制度。你能倾听百姓控诉,公正慎重,体现了六廉要求,你昭雪沉冤,公允明了,体现了五听的要求。你像王镒一样温敏,平反了许多案件,你像李景俭一样清廉,不受一分贿赂。古时候负责审理诉讼的皋陶,就因为做得公正公平,恩泽施于江南,百姓生活在宽厚仁政之中。先哲的话说得很好,朕很喜欢,并有志按此去做。因此,朕授予你奉政大夫,并赐你这个诰命。

《易经》狱卦,就像嘴巴中含有食物,上下不能合拢。只要用牙齿跟舌头,把食物咬碎并吃下,就能合起来。雷动威猛,火焰辉煌,雷火相合,威势无比。所以刑罚虽然不是好征兆,但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就有好的结果。现在有些官吏虚张声势,掠夺财物,断案判决中乱罚无辜,这样的贪赃枉法之人,朕怎么能用!你要学习借鉴伯夷先礼后刑、出刑入礼的法治理念(德治与法治结合),努力做到让百姓遵循中庸之道,使四面八方的人都服从法律而不乱加议论,形成崇尚至德、敏德、孝德的风气,接受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伦理纲常教育。做到这样,就如朕所愿以治理人民了,朕将再次嘉奖你。这是朕的命令,你要记牢啊!

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妻苏氏安人:

国家重视妇女教育,最重要的是确立妇女的仪型典范。所以,在给臣子官吏荣誉的时候,也一定给其妻子相应的荣誉。

你作为汪乔年前妻,艰难早逝。当年家庭微寒,辛苦操持家庭,白天勤奋劳动,不乱窜门,不逾规矩,晚上还织布做针线活。可惜呀,你去逝得早,再也看不见你的美丽风采了。

这次,你丈夫汪乔年任清吏司郎中,并升为奉政大夫。朕广施恩泽,加赠你为宜人,并命阴司在史书上记录好你的事迹,并发扬光大。

刑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汪乔年继妻姜氏安人:

朕看以前先哲审断民众诉讼,对于那些触犯刑律的案件,总是根据不同情理加以审查,到十天后才作出判决。真是花精力费神气呀。如果不是你们妇女承受困难并提供辅佐帮助,怎么能够做到不分神顾家而动摇干事的意志呢?

你作为汪乔年现任妻子,相貌美丽,德才兼备,做菜烧饭,在生活上相顾相伴,让丈夫心情愉快,加油点灯,在事业上辅佐帮助,让丈夫建功立业。特别是来到官舍以后,更是修养妇德妇道。你丈夫查案办案不敢怠慢松懈,这有你在身边为其照明和提醒的功劳呀。所以在你丈夫加封奉政大夫之际,也加封你为宜人,是考虑让你分享诰命荣华,希望你在平日生活中再接再厉。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4)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5)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6)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7)

在汪家桥村,除了保存完好的圣旨,还有雕刻精美、令人惊叹的汪氏祠堂——汪氏家厅。

这座祠堂是汪乔年及后人所建,2005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家厅”门楼上挂一御敕忠烈匾额,下挂一横匾,上书“文武为宪”四个大字,其意思是“文章和武艺都值得效法”,也就是当时的皇帝称赞汪乔年文武双全。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8)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9)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0)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1)

三百多年来,为了追忆祖先,激励后人,汪家桥村每年都在农历六月六举行“晒圣旨”的祭祖活动,但活动只保留对本村人开放。从2017年农历六月初六起,晒圣旨活动开始对外开放,从而使汪家桥村的“圣旨文化”影响省内外。通过晒圣旨活动,挖掘、展示了汪家桥村忠孝文化内涵,逐步打造了汪家桥的文化品牌。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2)

【历史资料】

崇祯十四年前乔年公主政山东,那才是他人生价值积累的精彩之处。何谓“平庸”?

1、乔年公赴山东上任,“恶衣菲食”露宿在草地上,随行只带了书童和一匹马,挑着一筐书去上任。

2、乔年公在青州任知府时,大开“上访”之门给老百姓解决冤假错案。人多了就要排队,门吏便跟百姓收小费不给钱不让进门,乔年公就在衙门里建了“招待所和食堂”让来不及诉讼的百姓直接住进来,不受门吏干扰。

3、登莱兵备使任上,杭州毛文龙任皮岛总兵,补给后勤全靠山东支持。后袁崇焕枉杀栋梁,毛文龙旧部起兵伸冤,东江兵登陆山东。袁崇焕引起了极大的误会,东江兵满心怨恨到处杀人放火,官军不能敌皆望风而走。

乔年公一方面安顿百姓整顿城防,一方面与孔有德等人联系。备下酒肉,亲自带入东江兵军营(没带亲兵护卫一人)。与东江兵坦诚交谈,自称与毛文龙有旧,毛帅冤情他很理解,安抚叛军,畅谈一夜。次日东江兵秋毫无犯离去,百姓官兵都得幸免。 乔年公随后秉直上书毅宗烈皇帝,陈述了东江兵对袁崇焕的愤怒和冤情。

4、乔年公对坏人“锄奸如神”,对百姓“民以慈母视之”。当地曾有童谣“有书不读莫待汪”,意思是好好读书,别混日子,等着汪知府来惩罚教育你。

青州时期乔年公长子出生,多病,当地百姓自发上泰山为公子请愿祈福者络绎不绝。一直到康熙年间汪乔年殉国几十年了,汪乔年的外甥毛际可还遇到了老百姓问他“汪大人的公子病好了吗?” 青州至今还留有百姓给乔年公建的祠堂。

5、乔年公是著名文章《五人墓碑记》里毛一鹭的同乡和后辈,但他更是一个东林党,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可以算黄宗羲,史可法,郑成功的师兄)在东林党内名次孙承宗一位。

山东升任陕西后,乔年公已经参与过几次对闯军的抵抗。崇祯皇帝依然错在太仁慈“贼亦吾民也”,亲自下诏告诉汪乔年不要一概而论镇压起义军。要给田给地,让他们有活路,一意孤行的叛军再进兵招讨(这点与当代一些说法矛盾,不提),后来入关讨贼被左良玉坑是后话了。

任职陕西一事前有遂安同乡崇祯老师大学士方逢年推荐,后有东林党推动,并且汪乔年在山东以“治行卓异”升任陕西督办学政后已经在陕西参与过与闯军的斗争。绝非在老家突然一张纸就无奈上任。乔年公虽然是文官,一直渴望上阵杀敌效力,一腔热血“抗论每仰屋盈愤或抵几” 。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3)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4)

汪家桥論源汪氏世系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5)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6)

晚清有御史上奏折(汪乔年诰命释文)(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