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陷入绝境的人,求生的欲望有多么强烈?
——再读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
文/长安18子
一切总算剩下了这一点——
他们经历了生活的困苦顛连;
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就是胜利,
尽管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
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中篇小说《热爱生命》的开头语。我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当时读完这篇小说,就为这个陷入绝境的人为了求生顽强坚持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对这篇小说的内容至今都还记忆犹新。当我今天重新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就把这篇小说又重新读了一遍,再次深受感动,就想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看看。
从阿拉斯加金矿逃出来,这个人跟他的同伴比尔一起,带着一袋淘来的金子和一支没有子弹的来复枪,背着沉重的包袱走在荒无人烟的荒野上,向着他们埋藏子弹和食物的方向艰难地行走着。
这个人走在后面,刚开始就在过一条河时扭伤了脚腕子,可他的同伴比尔却不顾他的呼救,绝情地抛弃了他,头也不回自顾自己地走了。为了生存,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忍受着身体的疼痛和饥饿,心里的孤独和恐惧,还有接踵而来的一只狗熊、一只重病的老狼等野兽,和不停降落的雨雪等各种威胁,与周围的环境和自身做着顽强的斗争。“逼着他向前走的,是他体内的生命,生命本身在抗拒死亡。”
特别是走到了最后,他看到同伴比尔被狼群吃得只剩下了骨头,他看到不远处的大海边停着一艘轮船,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只垂死的病狼,随时准备着要吃掉他。
“于是,一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的求生悲剧就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跟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做着最后的挣扎,共同艰难地前进,互相提防,谁都想先要了对方的命。”
“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也许,这种想法完全是发疯,不过,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
他跟那只病狼比耐心。“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最后关键的一刻,他拼尽全力,终于咬死了病狼,喝到了狼的血……
当那艘停在海边捕鲸船上的科学考察队人员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像人了,“就像一条大虫子似的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用,但它始终不放弃努力,它一面晃动,一面向前扭动,一个小时大概也爬不了二十英尺。”
他是幸运的,他获救了,被那艘船上的人救了上去。但他被恐惧缠住了,老害怕粮食不够吃,他把别人给他的面包屯起来,把床铺上塞满了。“他是在担心可能发生的另一次饥荒——就是这么回事。”
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1876年生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的家庭。因家境贫困,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当过童工、装卸工和水手等,后又在美国各地流浪,靠劳动所得曾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因贫困被迫退学后加入过阿拉斯加等地淘金者的行列。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他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受到过马克思、斯宾塞、尼采等多人影响,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跳动着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成名后逐渐陷入极端个人主义和空虚中,40岁服用毒品过量去世。
《热爱生命》这篇小说,通过一个陷入绝境的人在荒原上及其艰难的求生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读完作品,对每一个逆境中的人,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这篇小说也成为杰克.伦敦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读书##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长安18子,电信工程师,美文作者,喜欢诗歌、散文和旅游,企望用最浅白的文字,营造出最深的诗意。原创码字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关注、支持、点赞、交流!
我一直都很喜欢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喜欢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期待着与有缘人的相识、相交、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