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大学##科文# #江苏# #徐州新鲜事# #徐州# 徐州老街巷之

大坝头与坝子街

大坝头与坝子街位于鼓楼区黄楼街道,北起环城路,南至大马路,长约500米,因该处有一拦水大坝得名。

宋至清代,黄河流经徐州,夺泗入淮,每到夏天雨季,滔滔黄河自西向东直冲子房山,白云山,然后流向下淀一带。为了阻挡河水漫流,让其顺河床向南流,人们在黄河的东岸筑起了一道大坝,这一带被称为大坝头。清末民初,来这里聚集的人多了,形成街巷,也就叫大坝头路了。

徐州坝子街旅游攻略(带你走进徐州老街)(1)

大坝头街景

居住在大坝头的多为城市贫民,以体力劳动者居多,居住的房屋多是土墙,草顶,民国中晚期,沿街出现一些砖墙瓦屋。1960年代后,有单位建的宿舍,一所中学也在这条街上,直到1980年代后,破旧的房屋拆除后盖起了大楼2000年后又陆续建了居民小区,如前舜新村等大坝头原有一家留真照相馆,位于路西,门面不大,却很有影响,城内外的人都到这里照相,在当年物质极为贫乏的年代,能去留真照相馆照个相,那是高消费了。小小的照相馆为普通市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徐州坝子街旅游攻略(带你走进徐州老街)(2)

黄河故道

坝子街北起闸口东、西街,南止坝子街桥,也是一条老街。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在黄河的北岸筑了一道拦水大坝,便利渡人和装卸货物,大坝上商船羁旅,来往频繁,自然形成街巷。最早的坝子街是桥北那一段,后来一直往延长至闸口东、西街。

坝子街还是古汴水、泗水交汇的地方。古汴水在古城北自西向东流,古泗水自北向南流,两条河流在坝子街交汇后向南流。唐韩愈有“汴泗交流郡城角”,宋苏轼“汴泗交流处,清潭万丈

深。”的诗句,即是指的这个地方。坝子街是一处重要的渡口,在河的岸边经汴大常发现沉船等物。

1930年代延平路修通后,往北还要跨过黄河故道才能达到岸北,以往摆渡过河显然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架一座桥连接河两岸。徐州民众教育馆建成后,就开始了造桥的计

徐州坝子街旅游攻略(带你走进徐州老街)(3)

“汴泗交流”

划。经过多方筹款,解决了部分资金,陇海铁路驻徐总段也给予赞助,送来很多筑桥建筑材料,当地军队、市民义务劳动,国民党第九师师长李延年派兵参与由除德记建筑公司承包修建,当时桥名为“泽民桥”,由于李延年派兵修桥,功不可没,桥随路名,称作“延平桥”,后改为坝子街桥。这座桥一直使用到1960年代,拆除后改作钢筋水泥双曲拱桥。1990年代中期,又对桥面加宽,原桥面用作机动车道,两侧用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1980年代在黄河南岸庆云桥与坝子街之间,发现一块清代刻的汉张良墓道碑。张良墓在微山湖微山岛上,怎么会在河里发现他的墓碑呢?这可能是地方官员刻好了墓碑准备用船运往微山岛树立,不知什么原因就搁浅在河里了。

这块碑后来被徐州博物馆收藏。1982年,在坝子街桥的南岸,还发现一块清雍正三年的“禁碑”,这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一道河运法规,规定了乘船过河的人数、应交的钱两,遵守的规矩。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违反禁令,“重则三十板,枷号一月不恕”,那是要坐班房挨打的,可见当时的禁令之严厉。禁碑现藏于徐州博物馆。在坝子街的桥南头绿地上,立有新制作的“禁碑”全文。

徐州坝子街旅游攻略(带你走进徐州老街)(4)

禁碑

想看下一个老街巷敬请关注 近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