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手臂,探向夜空,将那个小星星拥入怀中。

踮踮脚尖,伸伸胳膊,让我们能够轻抚天空。

缩成小小的一团,和风儿说说话儿。

……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这首童谣不时地响起。

那声音,那旋律,如同微风中轻轻舞动着的一缕白纱,如同教堂唱诗班唱出的圣歌,美得干净而纯粹;当这歌声从端庄秀丽的电影女主角口中缓缓流出时,声音、画面,纯粹净美得似能清除人心中的杂念。

电影讲述的是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善良美丽的女人,对人欢笑,给人打气,爱别人,自己却总是伤痕累累,最终在一片嫌弃中卑微地死去。

女主松子的悲剧根植于她的童年。

她是家中长女,父亲慈爱,且有着体面工作,可以想想,她在弟弟妹妹出生前一定受到的不少的宠爱。但是,父母的宠爱在患病的妹妹出生后戛然而止,父母的宠爱更多地转移到这个患病的妹妹身上,松子几乎被忽略。

弗洛依德说,童年的经历会刻入人的潜意识,伴随影响人的一生。松子一生的悲剧在童年已经种下,她渴望被爱,为了被爱,她不惜丑化自己、牺牲自己;她骨子里觉得自己不配被爱,她可怜自己,也可怜和她一样不配被爱的人。

松子成年后仍然表现出的讨好性人格,屡屡爱上根本配不上她的人渣,与她童年时代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松子的悲剧是她父母种下的。然而,她的父母都不是坏人。她父亲照料她妹妹时满脸的慈爱,在松子离家后,父亲日记里写满了对她的牵挂和愧疚。她的父亲其实一直在爱着这个女儿,只是精力被另一个女儿的病情过度消耗,已无能力表达。

爱自己的孩子,却伤害孩子至深,这是为人父母者最为痛心之事,却也是很多父母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更为可悲的是,很多父母终其一生也意识不到这一点。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就是,做父母不需要培训、不需要持证上岗。

父母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个不起眼的习惯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创伤,所以,为人父母者不仅仅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帮扶不良少年让女主的人生偏航。

虽然有着不太欢乐的童年,女主松子还是长大成人了,且出落得标致漂亮。她成为了一个中学音乐教师,与同校的一名男教师互有好感,简单却也幸福的生活似乎正在前面向她招手。

然而,一个不良少年的出现让女主的人生偏航。这个少年打架斗殴盗窃,说其无恶不作可能过分了点,但仅仅用“问题少年”的字样似乎也无法体现他的“恶”。少年的一次盗窃行为被发现,有过被人嫌弃经历的松子对这位遭人嫌弃的不良少年产生了拯救欲。

也许她以为这个少年就像童年时的自己,只要有人给予他关爱,他就会以温柔甚至更温柔回馈世界。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于是,一件本来极其容易处理的小事渐渐失控,她先被学校的小官员性骚扰,而后又被开除,简单幸福的生活从此与她无缘。

屡屡遭遇人渣。

人渣在人类群体中始终以一定的比例存在着,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算不上什么大不幸,一般而言,我们会因为这类人身上那些让人嫌弃的毛病而尽量远离他们。但是,对童年时代被人嫌弃过的女主松子而言,这些遭人嫌弃的人渣反而更能激起她的“爱”心。

松子爱上的第一个人渣是个落寞的作家,写作方面有点才气,但为人自私自利、行为乖张暴戾。这个人渣的所谓才气远远配不上他的乖戾,他连自己都无法养活。与他在一起时,女主忍受着他的打骂,还要解决二人的生机问题。

幸运的是,也许是被女主深沉、高尚、无私的爱所感化,人渣作家残余的良心复苏,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他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后卧轨,他留下的最后一抹嫣红也许才是对这个世界最好的交待。

松子遭遇的第二个人渣是一个“鸡头”,她与这个“鸡头”同居并合作。这个“鸡头”在合作中欺诈女主,侵占女主钱财,用女主钱财讨好其他女人,羞辱殴打女主。在一次剧烈的冲突中,女主失手杀死了这个人渣,成了杀人犯,被捕入狱。

出狱后的松子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个人渣,就是当初让她人生偏航的不良少年。十多年的时间里,不良少年已经长成遭人嫌弃的成年人渣、黑社会分子。她的“爱”心再次泛滥,飞蛾扑火般爱上了这个人渣,最好的姐妹也无法阻止她,正是这个人渣彻底击溃了她。

大部分的人渣们当然不是天生的,也许他们也曾单纯善良过,也许他们有过极度不幸的童年,也许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背叛,种种也许让他们彻底失去爱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渣们也是可怜人。

松子爱上的人渣作家很可怜,他无休无止的歇斯底里说明他终日生活在苦痛之中,甚至他在偶尔“清醒”的时段也极度自责,自杀对他自己而言也是种解脱。那个人渣黑社会分子也很可怜,他的堕落似乎与家庭有关,对于松子的爱也让他很痛苦,他对松子的爱亦出于真心。

但是,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权伤害无辜,恣意伤害无辜的人,尤其是伤害对自己投入很多感情的人,无论他的过往或当下多么悲惨,都可称之为人渣。当然,人渣们并非毫无良心和爱心,但他们输出爱的方式往往极其不合常理,这一点电影里也有表现。

那个不良少年在中学时代诬陷松子,让松子深陷囹圄,是因为爱慕;而成年后的他,将在监狱外抱着鲜花等他的松子一拳打倒,也是因为他觉得他爱她、不想连累她。凡此种种,就是毫无“爱”能力的人渣输出爱的奇特方式。

爱人渣,风险极大,也许只有全能的上帝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凡人应该做的是远离他们。不过,我也并不赞成送他们去见上帝,除非他们已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因为很多人渣们并非十恶不赦,甚至有些还心底善良。

松子的拯救。

过多解读松子的不幸,可能会让人觉得她太愚蠢。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她似乎都能做到优秀。她学习音乐,成为了优秀的音乐教师;她在狱中学习美发,又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翘楚。

即使屡屡遭遇不幸,她几乎也从未自暴自弃,不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坚韧努力地活着。即使到了影片结尾,肥胖臃肿的她也重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她去河边是为了捡起被她丢弃的一张重要名片。可惜的是,一群被人嫌弃的不良少年再次激起了她的拯救欲,而这次的拯救让她丧失了生命。

以我们世俗的眼光,我们可能会觉得松子的悲剧在于她多于普通人的拯救欲和爱,她不该拯救和爱那些不值得爱的人。同样的,以世俗的眼光,我们也无法理解耶稣甘愿为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大爱。

从某种意义上讲,松子就是在以肉体凡身行上帝之事。电影里,神父对阿龙(那个不良少年)说“宽恕不可宽恕之人,并且爱他,这就是上帝的爱”,阿龙说“宽恕不可宽恕之人,并且爱他?松子!松子就是我的上帝啊!”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人渣,也存在着松子一样的大善人,他们分别处于人类善恶的两个极端。处于中间的我们,痛恨嫌弃一端的人渣,有时也会自作聪明地鄙视另一端的善人,因为我们不理解他们。

人渣害人,我们有理由继续痛恨他们、嫌弃他们;善人爱人、救人,对于这个世界有益无害,即使我们无法理解他们、更不想成为他们,但我们没有鄙视他们理由,他们一点也不比我们愚蠢。

电影里有几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松子站立船头教学生唱歌,松子一身素白像极了虔诚的布道者;另一个是松子在歌声中拾级而上,像是在走向神龛;最后一个是松子被不良少年们打死,那让我想起了耶稣的受难,杀死他们都是他们爱着的、欲拯救的无知之人。

和松子一样的电影(像上帝一样爱人)(1)

我总觉得电影设置这些场景是有深意的,如果认为电影是在提醒我们擦亮眼睛、避开人渣,那我们可能就低估了这个电影。也许这个电影更是在提醒我们善待、尊重生命中遇到的善人,即使我们不想成为他们。

电影里,松子的侄子阿笙说:如果有上帝像姑姑一样,对人欢笑,给人打气,爱别人,自己却总是伤痕累累,那么孤独,傻到透顶,那我愿意信仰他。

我觉得我也愿意信仰这样的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