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法对于识字的积极作用(知道造汉字的原则)(1)

昨天(2022、05、14 )晚上,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演讲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任钱前先生,为大家开讲“要做一粒好种子”该怎么做?

钱院士演讲得知识量大,内容丰富,很精彩。但是他把“种质”的本质讲反了,讲错了!这不是他个人的错,而是我们识字人的错:按“字不离母”理解的意思讲解造成的。

汉字造字法对于识字的积极作用(知道造汉字的原则)(2)

钱院士开讲时说:“种”字的繁体“種”,是“禾”字过来一个“重”字。“禾”即禾本科植物……重的意思就是“国之大者”的意思(即重大的意思);“重”还读“重(chσng)”,是重复、繁衍的意思。

这也是我们平常按“字不离母”理解字的意思讲解的思路。但是,这样理解讲解“種(种)”字的意思,就讲解反了,是非常错误的。

汉字造字法对于识字的积极作用(知道造汉字的原则)(3)

汉字造字的合字一般原则是:左边的字反对、制止右边的字。按照这个原则分析:

“種(种)”字的正确解释是:“禾”这“木结籽也(《说文》)”,不是重的禾木,也不能重(chσng)复,即不重不重(chσng)”,不是重大、重复,但可生长繁衍的意思。

这并不是说种子不重要,恰是说种子是农业第一位的生产资料。正如人们常说的“事情上万千,吃饭最为先”和农谚说的“饿死爷娘至亲,也不能吃籽种。”这些话说明了种子在万千世事中最最为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中,种为轻、一、子、精华,引伸为精神、君等;“重为轻根”、六、茎根、母体,引伸物质、民等。

这就是“民为重,君为轻”古经典语录的来历。谷种与谷子茎根孰轻孰重?种子发芽后就变成苗子和分解的物质了,即种子不存在了,种子是不能重复使用的。生长繁衍是创新换代。我们每个先进分子“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这是人们熟知的科学事实和道理。

这也是《开讲啦》的“讲”字的繁体“講”中的造字意思:“言”讲的每一个意见,好比种子,要给人们用之不竭的“井”,在人们中间生根开花结果,不能“再”重复这一意见。否则,就是翻来覆去老一套,浪费时间,即农民说的“翻杀地”,鲁迅说的“无异于图财害命”!

这样,就回到了本期《开讲啦》节目的正确主题:“要做一粒好种子”该怎么做!如果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任钱前先生关于于种”字的繁体“種”的解释,就走向了自己讲的科学知识和主题的反面了。

汉字造字法对于识字的积极作用(知道造汉字的原则)(4)

中华文化造汉字造字原则详见拙著《大众龙学》《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前面的“说明”。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粉丝5700多,获赞4.3万多……请大家指正。

(图片1.2.3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就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