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济南气温骤降,但寒冷的温度却浇不灭市民对芙蓉街综合整治进度的关注热情。尤其是在新泉、青石板、古水道相继被发现后,大家对芙蓉街的期待又增加了。记者在芙蓉街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媒体通报会上获悉,历时49天,整修一新的芙蓉街即将正式亮相。

芙蓉街石板路改造(历时49天的整治提升)(1)

主街与配套施工均已达验收标准

下午3点,虽然芙蓉街仍在封闭施工中,但老街附近的街巷里,还有不少打听入口的市民和游客。记者随工作人员指引,进入正在整修的芙蓉街。街上铺满了复古的青石板,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街的北侧工人们正在冲刷石板,街的南侧工人们正在对石板进行检测,遇到松动的石板则填补修正。路两侧的商家忙着装修,为开街做着最后的准备。

芙蓉街石板路改造(历时49天的整治提升)(2)

在通报会上,明府城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称,明府城管理中心于11月8日启动芙蓉街主街市政配套及地面铺装工程,原定工期3个月,经科学安排工期、优化质量技术及参建团队的组织体系,现已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历时49天,完成主街铺装及市政管线525米,恢复老青石地面3370㎡,新增弱电管线6365米,强电管线3858米,新增主污水井238个,强弱电井80个。在保证主街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明府城管理中心又相应安排了起凤桥街、省府东街、东花墙子街、文庙广场等区域的配套施工,目前也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大部分可在年内与芙蓉街主街同步完工。

老街整治方案全由市民做主

芙蓉街石板路改造(历时49天的整治提升)(3)

芙蓉街是济南的芙蓉街,更是市民的芙蓉街。这次主街市政配套及地面铺装工程开创了历史街区内与群众和社会面高度互动的工程模式。由于街道两侧有大量居民,在封闭施工的同时为居民保留必要的出行通道。另外,因芙蓉街两侧商业高度发达,业户在封街过程中要承受相当数额的停业损失。因此,在主街正式实施前,先行推进了茶巷、涌泉胡同的试点项目,“形成了直观可看的样板段,得到居民和商户的高度认可。”该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明府城管理中心在施工前就多次召开座谈会,与群众业主高度互动,征求芙蓉街沿街居民和商户意见,向居民商户通报工程内容,根据居民商户的建议修改技术方案和设计内容。

“施工时,针对每栋建筑的具体情况,积极联系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业户,第一时间做好技术说明,与居民业户尽可能沟通并形成共识。居民业户门前的市政分支设施、铺装、台阶等都与群众先行商量,大部分都在实施过程中找到了工程推进与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历史遗迹即将惊艳亮相

芙蓉街施工的过程中,多次发现地下历史遗迹和泉水资源,被不少市民亲切地称为“考古一条街”,明府城管理中心与相关文物保护部门第一时间对这些宝贵财富进行了有效保护,经过对设计、考古、文保、申遗、泉水检测等单位的科学组织,及时更改相关设计和保护方案,没有出现因保护历史遗迹和泉水资源造成工程停滞或工期延误的情况。

芙蓉街石板路改造(历时49天的整治提升)(4)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泉与芙蓉泉之间的水道已经联通,不仅如此,两处泉水之间栽种了一颗柳树,“打造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济南风貌。”明府城管理中心主任朱俊如与清华同衡规划院的设计师也来到现场,朱俊如说,开街前,还会对新泉、古代青石板、水渠等新发现的历史遗迹进行安全、环保设施的铺设,“让大家能够最大限度的亲泉、戏泉。”

除了历史遗迹的保护,在芙蓉街主街的改造中,明府城管理中心广泛委托专业技术力量,坚持策划先行和技术研究先行。针对老城区研究实施了市政配套的特殊技术方案,并经多次专家咨询论证后得到市规划、文保、申遗等单位的支持认可。针对芙蓉街管线复杂、路面较窄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在不动原管线的原则下采取或避让或降低标高的设计方案,突破了大量技术难题,很多经验可直接指导明府城后续项目实施。

成立协会实现持续保护

芙蓉街石板路改造(历时49天的整治提升)(5)

“历史街区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本次通报会上,明府城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称,本次整治之后,芙蓉街即将增添很多历史元素和文化元素,这些需要科学的保护措施以及符合文化传承需要的保护理念。为把这个济南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建好,历下区成立了芙蓉街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泉城路办事处牵头出台了芙蓉街(巷)规范经营管理告知书,对将来老街保护利用、生产经营明确了负面清单。

下一步还要建立群众和业户的各种协会组织,把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业户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社会和居民业户的共同努力,找到保护、利用、旅游、经营的最大公约数,把芙蓉街这个泉城名片擦得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