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彤宝妈(原创)

有一段时间喜欢听相声,开始时不明白为什么说"三分逗七分捧",出彩的不都是"逗哏"吗?

后来慢慢明白,捧与逗之间唇齿相依,好的"捧哏"很难得。

岳云鹏说每次上台有孙越在他就觉得踏实。还说做噩梦,梦到上场时孙越没来。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

孙越对岳云鹏来说就像一根定海神针,能接得上他的话;能在他发挥过头时,把他拉回来;能在他说错话时圆回来。

有人评论:

"孙越是一个很好的捧哏演员,能认清自己的位置,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绝对不插话。"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2)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育儿路上很多时候也需要"捧哏"式智慧啊。

不做"一锤定音"式家长。

因为年龄问题,成人眼里很简单的问题或事物,孩子却理解不了。

个人认为孩子思维能力发育的过程中,家长更多地应引导孩子去观察、去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抛出答案。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3)

相声里"捧哏"给"逗哏"递话,让表演流畅、连贯地进行下去。

爸爸妈妈的任务就是做好"捧哏"的工作,在孩子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适时提供帮助。

前一段时间,单元门口的草丛里不知道是谁种的一棵葡萄树结了小小的两串葡萄。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4)

彤宝问:"妈妈,你看那是什么?"

我答:"什么?"

彤宝答:"我看着像葡萄。"

我说:"是的。"

彤宝继续说:"妈妈,它熟了没?"

我说:"你觉得呢?"

彤宝笑眯眯地说:"没熟,因为它还绿的呢。"

我说:"那什么时候它就熟了?"

彤宝回答:"变成紫色就熟了。"

这个过程中,她自己得出了"葡萄变紫才熟"的答案。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5)

我和她约定每天都来看看葡萄的变化。

这两天,那葡萄真的慢慢变紫了,她开心极了。

后来,特意给她买了绿色的葡萄,告诉她大部分葡萄成熟后是紫色的,但也有不会变紫的葡萄。

其实,我可以直接告诉她,那是葡萄,还生着呢,等变成紫色就熟了。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6)

但那远远没有她通过观察来印证自己的答案印象深刻,而且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她却做得很开心。

同样一个问题,家长用告知的语气,孩子的接受度并不高;让孩子当主角,家长做提问的一方,不仅会增进他的行动能力,而且会让他更自信,并觉得受到了尊重。

运用"拉波波特法则"和孩子沟通。

幼儿期是爸爸妈妈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但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心甘情愿地遵守那些规矩。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7)

在一次次对抗赛中,家长被气得七窍生烟,孩子则委屈地大声嚎哭。

找到一个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很重要。

"拉波波特法则"就是我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有用的一个方法。

拉波波特法则是世界著名的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提出来的,专门用来解决如何让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不同意见,并达成共识。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8)

拉波波特法则"四步走"步骤如下:

第一步,复述孩子的想法。

第二步,表示理解孩子。

第三步,肯定孩子的感受。

第四步,提出反对观点,并给出理由。

整个过程,尤其是前三步特别像"捧哏"说的话,现在用前几天我和彤宝的一段日常生活场景拆解还原一下。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9)

我的右脚不小心撞到沙发上,非常疼,好多天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

那天送彤宝去她爷爷家玩,也就几分钟的路程,我一只手拿着手机和钥匙,另一只手提着一大袋她的东西。

下楼没走几步,彤宝就开始撒娇:"妈妈抱抱!"(逗哏戏精上身)

"哦,想让妈妈抱啊。"(第一步,复述彤宝的要求:捧哏帮腔解释)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0)

"嗯,妈妈抱我!"(逗哏伸手要抱抱,继续表演中)

"今天可真热,太阳晒得彤宝都不想走路了。"(第二步,猜彤宝的想法,表示理解:捧哏插话帮腔解释)

"晒得我都累了。"(逗哏立马表现出对太阳的厌恶)

"是啊,出门忘戴帽子了,晒得脸都疼。"(第三步,肯定她的感受:捧哏表示赞同)

(逗哏眼巴巴等着我去抱她)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1)

"你看妈妈脚受伤了,还提了这么多东西,万一没把你抱好,摔了怎么办?"(第四步,给出不能抱她的理由)

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走快点少晒会儿。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沟通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为什么很多孩子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呢?

就是因为一次次无效沟通导致的。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2)

"捧哏"式读绘本。

现今,绘本几乎成了孩子们案头不可缺少的读物。

亲子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按着文字内容读,也可以自行创作一番再给孩子讲,还可以和孩子分角色演绎……

但在我的实际经验中还会遇到如下情况: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3)

彤宝有时并不想听我按顺序讲,而是随机打开一页;

她有时还会执着于一张图画,指着这儿问问,又指着那儿问问;

甚至有的时候,她的想象力发挥得完全超出了故事的本来情节……

对口相声中,整个表演中"捧哏"的话并不多,但起的是穿针引线、推进故事情节甚至也"逗一逗"的作用。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4)

孩子不按常理出牌时,家长不妨把主动权教给孩子,以"捧哏"的角色陪孩子看绘本。

绘本的灵魂是图画,图画本就没有文字那般死板,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吧,既锻炼观察力,也可以丰富语言能力。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5)

“捧哏”的由来是对口相声发展早期时,师傅、长辈怕初学乍练的徒弟或晚辈在舞台上出错,他们就作"捧哏"给兜着点,提点着点。

父母们怕孩子犯错,担心孩子做不好,往往越俎代庖,什么都做好,那孩子还有机会学吗?

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该是"捧哏"的活儿,而不是代替孩子去"逗"。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6)

彤宝妈育儿心得:

"捧哏"演员一方面要努力地去捧"逗哏"演员,让包袱扔得更响;另一方面还得甘于退居二线,不争抢风头。

为人父母的就该像个"捧哏"演员,放手让孩子在舞台上发挥,我们掌好舵,牵紧线就好。

怎么教孩子对口演相声(相声中的育儿智慧)(17)

当初岳云鹏在小剧场慢慢火起来时,说过很多"不高级"的段子,孙越告诉他:"你要是再说这些,我就不给你捧了。"他告诉岳云鹏眼光要放得长远些,否则永远走不出小剧场,上不了大舞台。

这是孙越给岳云鹏的人生路做的一次"捧哏",效果可见一斑。

育儿路上需要"捧哏式"技巧,孩子的成长中也需要家长"捧哏式"的深谋远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