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1)

为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11月30日上午,我县健康主题山歌对唱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周活动在冠超市门口小广场启动,以山歌对唱、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防艾舆论氛围。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2)

在宣传活动现场,主办方经过精心筹划,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壮语山歌对唱,以及文艺演出作为宣传活动载体,邀请县内外的山歌男女歌手各一对进行现场即兴对唱。一首首高亢嘹亮的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山歌在现场回荡,生动形象地宣传了防治艾滋病的意义。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3)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4)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5)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6)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7)

同时,活动还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艾滋病和禁毒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宣传品、现场解答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和解答防艾基本知识,进一步扩大了防艾宣传力度和宣传面。现场共发放艾滋病知识宣传册、宣传资料1000余份。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8)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9)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10)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11)

今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据了解,我县启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周活动后,还将组织相关部门在街道、乡村、学校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艾宣传工作,扩大艾滋病预防、干预、关怀治疗的覆盖面,提高大众人群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大众人群的健康生活意识。

延伸阅读:

关于艾滋病检测的小知识

艾滋病综合防治科普知识(世界艾滋病日主动检测)(12)

有高危性行为史,包括仅发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异性性行为或男性同性性行为:

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

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

在非正规医疗单位拔牙、纹身者(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没有严格消毒的器具);

其他情形: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病患者;

准备结婚的伴侣建议婚前检测;

孕妇建议在刚发现怀孕时检测;

感染了艾滋病的妈妈生的宝宝。

感染艾滋病后不是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存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抗体或核酸的一段时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4周。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抗体检测,建议在高危行为后4周检测抗体,大多数感染者4周可以检测到抗体。如果4周结果阴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检测。一般情况下,如果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但有可能病毒核酸已经在体内复制,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在这段时间发生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保护性伴不被感染。

如果既往有过高危行为,没有做过检测,应该尽快检测。

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均可以提供检测服务。

提供初筛检测服务的自愿咨询检测机构名录和提供确证检测服务的确证实验室名录可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查询。

网址:

http://ncaids.chinacdc.cn/fazl/jcjg_10287/

自我检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检测手段,国际上已经有检测试剂获得认证。我国还没有获得认证的产品。目前购买快速试剂进行自我检测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要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性伴侣不被感染,同时告知性伴接受检测。

来源:马山县广播电视台、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记者:蓝钲育

编辑:蒋谭鲜

审核:王宏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