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云南省西双版纳“断鼻家族”15头亚洲象北上逼近昆明城的消息引发人们关注。除了北上的亚洲象,还有一批南下的亚洲象。此前有专家称,象群北上是因为原有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匮乏,北上是为了找食物;也有人说,是象群的首领迷路了,才一路向北。好在人民日报客户端7月7日凌晨发布一侧消息称,云南北移象群离群独象安全回家。大队伍何时彻底回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不管咋说,大象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提到象,笔者仔细查找了一下,我国县级以上地名带“象”的有三个:浙江宁波市象山县、广西桂林象山区、广西来宾象州县。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1)

浙江宁波市象山县官方网站于2017-07-05发布信息:

玉皇大帝的坐骑是大白象,有天大象趁玉帝不注意,私自下了凡来到大海边。当地渔民很好奇,问:从哪儿来啊?大象想了想,说自己叫阿祥,台风把他刮到这里来了,有一对渔民夫妇漆下无子女,很喜欢阿祥。于是,阿祥认了那对渔民夫妇当父母。

玉皇大帝知道后,派了风雨雷电前去捉拿。那天,雷电交加,天几乎要坍下来了,大象脸色大变,他的养父母吃惊地看着他,大象扑通跳进了大海,顿时从海面上升起了大山,把海与陆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了,组成了一个半岛。这就是象山。

广西桂林象山区以闻名遐迩的风光胜景象鼻山而命名,位于桂林市区中南部,是桂林市中心城区。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2)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历史:先秦置象郡、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始置象州;民国改称象县;1952年9月,象县与武宣县合并,改称石龙县。1960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石龙县更名为象州县至今。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3)

“象”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突出高高扬起的长鼻子,准确把握住了大象的特点。几经演变成为“象”。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4)

从“牛、羊、豕(猪)”的甲骨文字形,我们不难发现,古人造这几种动物时,牛、羊从正面取景,而象、豕则从侧面,并将其高高竖起,其中原因,大家可以细细琢磨一番。

汉字最初创制主要集中在中原一带,也就是说大象应该是中原常见物种。河南省别称豫,豫就是大象的意思。这里插一段话,那就是简称与别称的区别。简称顾名思义就从完整的名字中取部分再组合,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简称共青团中央,江苏省简称为“苏”。别称则是从完整名称之外取字,如山东省别称“鲁”。陕西省简称为陕、别称为秦。不过,多年来,人们常常把“别称”也称之为“简称”,所以我们就得顺其自然了。

想当初,大象不仅参与农耕生产,还加入战斗行列。我们从“为(為、爲)”中不难看出,“為、爲”都有大象出没的身影,尤其是“爲”上为爪的变形,下为象,一幅手牵大象出征、下地的概略图。如今,都简化成“为”。“为”从一力两点,说不清道不明。

中国最早成熟的汉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最初成型的字就是象形字。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5)

因为此字代表大象,读音为xiàng,加之象属于中原人所见最为庞大的动物,于是此类汉字都被称作象形字,而不叫牛形字、羊形字、豕形字。

这里特别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象形字”不要写作“像形字”。还要注意对象形字解释时,也不要把“象”写作“像”,如“中”的甲骨文象旗帜形。(过去包括笔者在内,也包括《咬文嚼字》等报刊,常常写为:“中”的甲骨文像旗帜形)。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6)

2016年第8期《咬文嚼字》刊登《“象火形”的“象”》,对古文字学中的“象”字做了解释,文章大意是:因为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颇具代表性,故“有形之物皆曰象”。“象”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如“象火形”即模拟火的形状,此“象”作动词。“象”是主观上的模仿,是甲有意要表现出乙的特点;“像”则是客观上的判断,认定甲、乙之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象”的结果可能像,也可能不像;“像”的原因可能和模拟有关,也可能和模拟无关,比如鸡蛋像土豆,并不是鸡蛋去模拟土豆。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7)

再如“人”字的甲骨文,象人的侧立形,即“人”字甲骨文是取象于人的侧立形而产生的。这里的“象”并不是表示某字与某物某形相像。外加《说文解字》等著作都是以“象形字”“象某某形”著称,所以不说也就明白了。有的同志会说写“象什么形”怕别人误解,笔者建议改作“好似什么形”,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8)

由于极端天气的变化,加之人们对大象过度使用,据专家考证,战国之后大象被迫从中原南下,从而远离故乡。于是也就有了孙权派人不知从何处购买大象,千里迢迢送到河南许昌,于是也就有了曹冲称象神奇传说。要不然,中原遍地是大象,那还用得着孙权费死洋劲、费尽财力演那么一出好戏?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9)

2008年6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曹冲称象》特种邮票一套共2枚。

由于大象纷纷南下,于是中原人再也不见其踪影。若干若干年后,中原人偶尔能挖出一堆堆大象化石来。面对化石,会勾起民众对大象的想念,这就是想象一词来历。

最初古人只造了“象”,后来,“象”由于样子特殊,故引申泛指有形可见之物,形状,样子,如形象、景象、气象、天象、现象、象征等义。面对甲骨文,打眼一瞅就是“象”,很形象啊。于是最初“类似”“如同”就是用“象”。后来又指古代通译南方语言的官或从事翻译的人,具体为: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dī),北方曰译。这就是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鞮寄(义为翻译)”由来。再后来,人们赋予大象职能越来越多,再壮的“象”也承担不起啊。于是古人将“相貌”“类似”“如同”“形状”“样子”等义便另加义符人写作“像”来表示。

可是到了1977年前后,我国进行第二次汉字简化,将“像”合并到“象”,不过很快第二次汉字简化就被取消,但在那代人脑海却久久不能抹去。于是大凡写“好象”“象太阳一样红”的人,年龄大概都在六十岁上下。当然,这只是大概啊。

虽然“象”与“像”分得比较清楚,但“想象”与“想像”却是属于全等异形词(异形词就是读音一样、意思一样,就是词的写法不同。通俗地讲,用那个词客随主便,都是正确的)。不过,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推荐“想象”为首选词,有意冷落“想像”也就不难理解了。

注意:象、像与相的异同。三字都有外观形态、样子的意思。不同在于:

象,指自然界或人、物的形态、样子,如印象、形象等。

像,指用比较、模仿的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样子,也指光线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如:画像、雕像、图像、音像、摄像、录像、像章等。

相,则侧重指外面形态与事物内在情况的联系,如:真相、长相、站相、病相、相貌、相片、照相等。

壹点号吴永亮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他们在什么地方看见大象(循着地名去认字㉝)(10)

,